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增长放缓中的铁矿石贸易

经济增长放缓中的铁矿石贸易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申琴宇摘 要: 2011年9月以来,铁矿石价格出现了持续性下跌,从189美元高位滑落至2012年9月的90美元左右,跌势未止。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因此稳增长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预调微调力度加大,国家重点项目审批提速,信贷需求有所回升。

申琴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 2011年9月以来,铁矿石价格出现了持续性下跌,从189美元高位滑落至2012年9月的90美元左右,跌势未止。在这一年的钢价和矿价下行通道中,钢厂始终没有出现明显的减产意愿,在下游用钢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国内钢市供求进一步过剩。在高成本的制约下,亏损严重的钢企终于联合起来,采取按需采购的谨慎态度采购铁矿石。尽管数月来钢企一边是产量高企,但对铁矿石市场的需求也是连续维持低点,国内各大港口铁矿石库存高达近亿吨。三年前,三大矿山处于获取更大利益考虑,逼迫中国在内的铁矿石进口国放弃以年度定价的长协机制,先后调整为季度定价模式、月度定价模式、指数定价模式。因铁矿石价格上涨,我国钢企每年需要多支付数百亿美元的成本。随着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滑,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铁矿石进口国,我国钢企的原料供应条件得以改善。在铁矿石贸易中,我国钢企获得争取铁矿石定价权的历史性机遇。

关键词:铁矿石定价权

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显现

2012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出现超预期下滑,“三驾马车”均现失速,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长形势严峻。那么一季度我国经济是否已经探底?对钢铁行业和铁矿石贸易有什么影响?本文先来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未来的政策导向。

二季度以来,国际市场和经济都在下行。市场方面,世界主要股市二季度以来大幅下跌,石油、天然气、原煤、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快速下降。经济方面,由于内需表现良好,美国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不过受偏紧的外部环境影响,增长仍然乏力。欧洲经济与欧债危机相互作用、互相恶化,欧洲经济陷入停滞。除了西方的需求在收缩外,东方国家像中国、印度的经济也在减速。总的来看,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很大的东方经济以及对总量贡献很大的发达经济都在下降,导致全世界整体需求在收缩。而且这恐怕是一个比较长的慢性的变化。

再看国内经济形势,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商品和金融市场下行速度加快,出口、投资、外商投资、工业、发电量、消费、贷款需求、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滑坡,硬着陆风险增大,经济形势严峻。由于经济下滑具有惯性,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政府很可能采取积极的激励和维稳政策。在国内外都面临需求收缩的形势下,可能会出现CPI和GDP的同步下降、快速下降,为了防止“硬着陆”,避免通货紧缩,宏观经济政策出手要快,今年的头等任务就是“稳增长”。要运用减税、减息的“双减”手段:一方面是“增补(贴)减税”,另一方面是降准、减息。“稳增长”下半年要加大放松的力度,不过这个放松不是全面的,跟2008、2009年的走“铁、公、基、房”的老路不一样,这次主要是市场调节,特别是运用利率,运用市场参数,重点是要刺激实体经济。

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因此稳增长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预调微调力度加大,国家重点项目审批提速,信贷需求有所回升。从后期来看,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信贷需求随着政策放松逐渐恢复,而且6月初的降息使得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将有所减缓,融资需求也将增加。而从放贷规律来看,二季度放贷在全年占比为30%,与一季度规模持平,4、5两月共放贷1.5万亿左右,这说明6月份还需投放1万亿左右。从银行的角度来看,5月的降存款准备金率使得流动性压力减小,而央行将存款利率上限提高至1.1倍,引入竞争机制,银行可以自主在限定范围内调整利率,吸引存款,减少存款流失现象,从而减少存贷比限制对放贷的影响。从信贷结构和供应增速来看,当前的实体经济仍然偏弱,终端需求依然疲软,因此实体需求有待随着政策的刺激进一步释放,货币政策还将继续朝着宽松的方向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流动性环比将不断趋松,但在基数的影响下,货币供应同比增速仍有可能波动。

5月份经济数据出现了多处利好。不过考虑到工作日带来的基数效应后,这种利好恐怕需要打一个折扣,实际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央行在数据公布前三年多来首次下调了基准利率或可成为佐证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口的大幅反弹并不值得乐观,投资增长仍在波动企稳,消费也表现欠佳。由于外部环境依然不稳,欧美等国家经济复苏不稳,不确定性风险较大,外需仍然是我们需要首要关注的经济增长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重启了投资稳增长。

在经济下行风险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以稳定经济增长确有必要,不过投资虽然是需求,但不是最终需求,而是迟早要变成供给的需求,所以增加投资对总量平衡的最终影响不是增加了总需求,而是增加了总供给。在2009年出台“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时,中国的生产过剩矛盾实际已经很严重,在四万亿投资盛宴之后这一矛盾继续深化。这从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出现罕见的全行业大幅度亏损中可见一斑。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不得不重新拾起投资这根政策大棒。不过正如我们上述所说,这次投资再刺激还会积累更大的产能,而外部消费需求难以复苏,国内分配改革难以启动,更大的过剩危机在后面,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投资稳增长恐将加剧我国产能过剩矛盾。

因此,我们在新的投资计划中恐怕需要有所转变,包括投资领域、投资主体等。例如更多的向新兴产业倾斜,推进市场化,打破一些不必要的垄断限制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等。另外,在产能过剩的矛盾下,企业盈利水平受到明显压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就显得十分关键,最直接的就是减轻税负,我国财政状况良好,在减税方面应该加大力度。除了减税之外,金融环境也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推进市场化,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不过这些措施仍然只是从供给方面考虑问题,无法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扩大消费内需成为从需求上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要指出的是,尽管扩大消费非常重要,但期待我国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并不实际,就我国情况而言只有城镇化才是拉动我国经济的最大内需。而在此过程中我国需要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等许多制度的根本性调整。根据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城镇化需要大规模的钢铁产业作为支撑。

二、钢市低迷、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

铁矿石是钢铁产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钢铁产品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基础建设的物质条件和保障,铁矿石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形势息息相关。

当前经济仍呈缓中趋稳态势,主要用钢行业增速继续回落,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继续拖累固定资产投资,铁路、公路等大型基建投资未见明显起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汽车、家电、机械行业增速低位徘徊。随着秋季到来以及前期审批项目逐步进入施工阶段,9月份下游需求有望缓慢好转,但受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幅度有限。7月份国内粗钢日均产量仍维持在近200万吨的水平,市场供需矛盾增加;原料价格跌幅有限,钢厂亏损严重检修逐步增多,后期原料价格存在补跌压力,钢铁产能释放仍具有不确定性。因资金压力及需求低迷,经销商蓄水池作用降低,钢厂库存和订单压力较大,宝钢武钢等主导钢厂继续下调9月份价格,后市预期降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钢材出口明显下滑。预计9月份国内钢市仍呈低位震荡态势,价格有回升可能但幅度有限。

影响国内钢市运行的因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政策有进一步放松空间。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没有收敛的征兆,9月份出现明显转机的可能性不大。受此影响,7月份,我国进口同比增长4.7%,出口同比增长仅为1%,是今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1%,是自2011年3月以来的新低;出口及内需不足难以拉动钢材消费。7月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8%,较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30个月新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较6月份下降0.8%,连续五个月负增长。7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仅5401亿元,创下10个月来的新低,企业以销售库存为主,贷款需求明显减弱,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低迷。CPI、PPI的持续下滑为货币政策的放松提供了进一步的空间,近期多地出台经济刺激计划,稳增长意图明显,这些因素或会对后期钢材市场有所提振。

8月23日,市场传来消息称,铁矿石市场三大指数之一的TSI铁矿石指数大跌5.1美元/吨,报收于99.6美元/吨。这创出了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并自2009年12月9日以来,首次跌破100美元/吨。根据普氏及TSI铁矿石指数,62%品位的进口矿石已经连续一周在100美元/吨以下,并被形容为“奔着90而去”。这相较于去年的历史高位已经下跌50%左右。

中国经济放缓确实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长期而言,中国市场对资源的需求仍然看好,中国还是目前低迷市场的“复苏希望”。那么,矿价下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真的会像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大搞基建那样,再次在今年或明年“养活”全球的矿商吗?

2011年3月,在日本9级强震的刺激下,铁矿石价格很快突破了200美元/吨,如不含当时的海运费,矿价实际上已然创出了历史新高。随后,直到去年年底,铁矿石价格才“慢悠悠”地走上了下滑通道。

但业界没有想到,矿价会跌破100美元/吨。2010年2月底,淡水河谷率先与日韩钢厂达成协议,当时达成的季度协议矿价是108美元/吨,目前的矿价已大大低于2010年初的协议价格。

矿价的下跌源于钢价的低迷,不是因为需求减少才下跌的。仅以中国市场来看,矿价下跌根源确实是中国经济放缓,但放缓带来的影响不是实体领域(进口量),而是市场的心理预期(价格)。大家原先都认为,今年的矿价会前低后高。但现在所谓的“后高”,由于经济放缓以来,矿价高不起来,市场出现了恐慌。

2012年1月至7月,中国进口铁矿石4.2375亿吨,同比增涨了9.1%。“也就是说,经济放缓没有影响进口量,但却对价格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这实际上再次证明,铁矿石市场正逐渐趋同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信心市场,铁矿石市场同样如此。

对于未来矿价的走势,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显现,矿价很可能挑战80美元/吨的心理价位,虽然钢厂的间歇性补充库存可以延缓跌势。矿价持续下跌正带来连锁反应,矿商对短期铁矿石市场或资源市场的预期正在改变。三季度大部分时间内,中国铁矿石市场或将维持疲软态势,而且,时间有可能还会延长。

矿价的下跌同样影响到了以矿业为支柱产业的澳大利亚。中国建筑潮还将继续,但大宗商品价格创纪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澳大利亚的采矿业投资热潮将结束。尽管眼下澳大利亚采矿业投资达到纪录高位,但仍有大量投资处于未启动状态。只有当这些投资真正全部落实到位,并推动了出口增长,才能说明矿业投资达到鼎盛阶段。如果明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够达到7%以上,足以推动铁矿石和煤炭等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商品的价格,终结近期大幅下滑的局面。

事实上,国外矿企大多寄望中国市场。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年初缓慢起步后,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开始提高。如要实现2012全年的目标,基础设施投资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充足空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政策逐渐放宽松、基础设施投资出现复苏迹象,均有利于大宗商品的中短期需求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日趋成熟,经济增长趋于可持续态势,同时鉴于中国的高起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按绝对值计算,仍有望大幅增长。

指望中国政策调整,尚存不确定性。中国确实在发布一些刺激举措,但效果有待检验。一些观点认为,在今年10月前,宏观政策将以稳定为主,而10月后的政策,就更难判断了。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是中国快速上升的粗钢产量和严重的产能过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粗钢产量总计4.1946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1%,且7月粗钢日均产量仍为199万吨,虽低于6月的201万吨,但仍为市场人士所惊呼。

铁矿石作为原材料,直接影响着钢材价格的成本价格。铁矿石价格下调会引起钢材价格的下调,钢材价格的下调也会引起铁矿石价格的下调。今年1~7月,我国进口铁矿合计4.24亿吨,较去年同期的3.89吨,增长9%。其中加拿大、伊朗、乌克兰、印尼、俄罗斯稳据前十之列。产量方面,指出主要矿山的扩产情况,三大矿山产量继续增加,幅度不明显。需求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同样出现铁矿石需求减少的局。市场预测下一个铁矿石价格的支撑价格有可能在80~85美元之间,但是能否支撑还得看后期需求的变化。

三、国产高成本铁矿面临生存危机

受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矿山的利润普遍跌去3成,而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跌至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铁矿业分享中国市场繁荣“红利”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三大矿山仍看好中国需求加码生产,而随着产能过剩未来三大矿山很可能“以低价换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矿山与钢厂之间的博弈,将来会演变为国内矿和国际矿的博弈,国产矿山面临生存危机。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铁矿区3846个,查明铁矿石保有资源储量726.99亿吨。其中,基础储量222.32亿吨,资源量504.67亿吨。与2009年相比,矿区数增加209个,查明保有资源储量增加80.99亿吨,其中,基础储量增加9.32亿吨,资源量增加71.67亿吨。而如果与2005年相比,矿区数增加1377个,查明保有资源储量增加133.1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增加6.28亿吨,资源量增加127.4亿吨。

铁矿在中国的分布较广,但相对集中在辽宁、四川、河北、安徽、山东等13个省、市、区,这些省、市、区目前的探明保有资源总量多在10亿吨以上,合计保有资源储量649.92亿吨,占全国资源储量的89.4%。

我国铁矿资源总体上属于贫铁矿,平均含铁量为32.1%。据资料分析,我国探明的铁矿总储量中,贫铁矿占94.05%,富铁矿占5.95%,其中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仅占总量的2.2%。富矿比例很小,而且分布也比较集中,主要赋存于华东、中南,其次为西南和西北。我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储量占铁矿石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由于品位较低,开采难度大,国产矿开发成本远高于进口铁矿石。

(一)钢价低迷倒逼进口铁矿石价下跌

8月份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每天1~2美元的跌幅,国产铁矿价格也在不断下滑。中国作为三大矿山的主要销售市场,国内钢价的持续下跌倒逼进口矿价下跌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从今年上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经历的两轮明显下滑(5月、7月)的时间点来看,与钢价下跌的步调高度一致。尤其是钢价在7月出现深幅下跌后,进口矿价的跌幅也开始加大,已降至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一轮裁员潮正在三大矿山中蔓延。

事实上,最近几年中国钢厂饱受矿价持续暴涨之苦。三大矿山凭借垄断地位大幅拉涨矿价,而矿价持续暴涨逼迫钢厂只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下游,但是国内粗钢产量过高却制约了钢材价格的上涨,这使得矿山与钢厂长期处于不对等的关系,出现“钢价小涨矿价大涨、钢价大跌矿价小跌”的现象,钢厂在与矿山的多次博弈中都败下阵来。

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政府出台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市场对钢材需求的增速开始放缓,产能供大于求的现象日益严重,钢铁行业的“严冬”已经来临。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来看,自年初以来,除了二三月份出现小幅反弹以外,基本呈现持续下跌的走势,且跌幅持续扩大,整个钢铁行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

钢材市场的持续低迷运行,使得进口铁矿石的市场需求明显下降。随着六七月份钢价持续走低且跌幅扩大,使得钢厂尤其是中小钢厂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采购更加谨慎。目前唐山地区中小钢厂的铁矿石库存最低量仅保持几天的用量。钢价低迷倒逼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的传导效应已经明显显现。前期一直坚挺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从7月份开始出现一轮明显的下滑,目前已经跌至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铁矿石产能过剩已成定局

三大矿山巨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受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矿山的利润已不再似往年一般可观:以淡水河谷为例,这家全球最大的矿产商第二季度获利26.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降58.7%。而力拓上半年铁矿石产销虽然强劲,但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跌22%。

不过,三大矿山仍在赌中国需求。力拓仍将坚持本年度160亿美元的支出计划,160亿美元大部分将用于澳大利亚西部的铁矿石生产。淡水河谷则预计9月铁矿石现货价格将开始复苏,主要是基于需求复苏以及中国铁矿石库存处于低位。FMG称未来一年铁矿石产能提高近2倍达到1.55亿吨。

多年来,铁矿业一直在分享全球钢铁市场繁荣的“红利”,并且吸走了钢铁产业链上最可观的大部分利润。“红利”使得澳洲政府打起了矿产资源租赁税征收的主意,闹得沸沸扬扬。“红利”的维持终究是有时间段的。从长远和本质分析,决定铁矿石价格的要素有:一是总体供需关系,二是铁矿石产品的生产成本。

中国的钢铁产能高位运行造就了对铁矿石的高需求,这确实是一个利好条件。但当前受国内外多方面影响,钢铁消费量上不来,中国钢铁企业持续在成本线挣扎,钢价的不断滑落必然会拖着矿价滑落,因为钢铁业和铁矿业本是唇齿相依的两个行业,本是共赢的两个市场。

钢厂是铁矿石的下游用户,在钢厂的月销售利润率已经跌至-0.04%的糟糕局面时,铁矿石这些资源类产品的回报率降低不足为怪。至于海外众矿山“坚持扩产和投资不动摇”的种种赌注,恐怕都在透支着自己的未来支出。因为若中国钢市维持这种不景气,那么铁矿石仍存很大的下跌空间。

(三)进口铁矿与国产铁矿博弈战开启

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跌,目前进口铁矿石与国产铁矿的价格已相当接近,国产铁矿的低价优势已逐渐消失。进口铁矿石与国产铁矿的价格博弈刚刚开始。虽然业内一直呼吁降低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但考虑到国产矿开发成本远高于进口铁矿石,未来国内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只会越来越高。

进口矿价从去年189美元的高位,一路跌到目前90美元的价格水平,国内矿企面临巨大冲击。国内新矿的开发成本很高,主要是贫矿,市场机会小。矿山与钢厂之间的博弈,将来会演变为国内矿和国际矿的博弈。国内矿价已经接近生产成本了,再跌下去很多企业都要亏损。按现在进口矿价位,国内几乎没有盈利的矿山。而进口矿的平均成本也就是四五十美金,降价的空间还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钢铁业跟进口矿,进口矿跟国内矿的博弈都刚刚开始。

未来铁矿石市场竞争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一旦钢厂减产范围加大,将面临铁矿石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国外矿山可能会通过降价来抢占国内矿山的市场。低成本的国内矿山可能会有微利,但高成本矿山的生存空间极小,可能会退出市场。

(四)铁矿石从“易涨难跌”变成“易跌难涨”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下半年钢铁市场仍将面临市场低迷,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缺乏有力支撑,近亿吨的矿石库存也将近一步打压悲观的市场情绪,铁矿石价格反弹的难度很大。

堆积在港口的铁矿石,以前将近一半以上都是钢厂自己的货,剩下一部分是贸易商的。但是现在钢厂比重已经越来越小,贸易商被套牢在里面。因为资金链紧张,加上市场低迷,钢厂为了降低风险把库存量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另一方面钢厂也开始降低协议矿的进口比重,基本上以采购现货矿为主。但是和钢厂相反的是,因为对铁矿石市场盲目乐观,很多贸易商在前期购进的大批铁矿石,但是却因为铁矿石价格的急速下跌而变得“无人问津”,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目前的铁矿石价格已经低于当时矿石的采购成本,一些贸易商只能继续扛着,等待价格反弹再出货。目前市场上的钢厂都是在观望,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即使赔钱抛货,仍然少人问津。此言非虚。从国内几大港口处了解到,受矿山招标以及钢材继续大跌的影响,进口矿外盘市场进入下跌通道,市场除招标外几乎无成交。

贸易商的资金成本很高,一旦铁矿石价格不能反弹,那就意味着很多贸易商都会面临很大困境,特别是一旦资金链崩盘,后果不堪设想。和贸易商的判断相反,钢厂对于后期并不乐观,他们在等待矿石价格继续回落。因为价格高,加上钢厂普遍亏损,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在进一步下降,目前钢厂只是维持15天的库存,采购矿石也采取“随用随买”,绝对不会盲目采购铁矿石。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至6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均价为138.73美元/吨,同比下降14.24%。其中,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831万吨,较5月份环比下降8.66%,进口均价为139.07美元/吨,较5月份环比下降1.48%。一方面库存高企,另一方面铁矿石进口量在减少,这表明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已经明显减弱,贸易商港口库存难于“出货”。

对于铁矿石贸易商而言,一方面需要承担巨额的贷款利息,另一方面铁矿石难以脱手,资金压力已经很大,加上后期银行方面信贷开始收紧,无疑是给本来已经紧张的资金链“雪上加霜”。对于贸易商而言,风险正在慢慢积聚,如果铁矿石价格一直下滑,市场无法好转,后期将会有很大一批铁矿石贸易商面临“崩盘”。

今年以来国外很多矿山公司都有扩产,加上越来越多的独立矿山开始向中国市场供应铁矿石,这不仅冲击了三大矿山的垄断地位,同时已经形成铁矿石“供过于求”的局面。目前进口铁矿石价格继续下跌且跌幅扩大,其中部分品种价格已明显低于国产铁矿。低价进口铁矿的出现,不仅让国产铁矿失掉价格优势,也迫使一些国内中小矿企停产退市。

四、铁矿石市场:挑战和机遇同在

2009年,进口铁矿石由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与此同时,铁矿石进口均价一路上扬,三大矿山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而今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的深跌,已使得进口矿价降至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8月22日,63.5%印度粉矿报114美元/吨,跌破120美元/吨的心理支撑关口,这也是国产矿的边际成本线。受低迷的钢材市场拖累,矿价持续下跌,8月30日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跌至90.75美元/吨,MB-62%价格指数为89.24美元/吨(CFR,青岛港)。

目前钢厂采购积极性不高,后期铁矿石价格仍有下跌空间。首先,港口高价库存堆积严重,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其次,钢价低迷导致钢厂采购原料的积极性不高,这将进一步带动铁矿石价格下行。再次,国外矿石成本较低,利润空间仍然很大。最后,全球生铁产量增速远低于铁矿石产量增速。

(一)钢铁工业面临成长之痛

房地产、铁路、机械等行业作为下游主要用钢行业,今年的用钢情况与往年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房地产约占行业用钢需求的30%,其下降幅度是最为明显的。需求不振导致钢厂对后市较为悲观,国内主要钢厂,如宝钢、武钢、鞍钢、河钢等在8月份出厂价格政策基础上再次下调9月份出厂价格,这无疑将成为进口矿继续下行的最大刺激因素。如果钢市继续维持现在的疲惫状态,钢价继续下跌,钢厂撑不住的时候,必定会出现规模性减产。国内钢铁业目前大面积亏损,但仍然刹不住产能过剩的车轮。国外矿山现在还有利润,而且是当地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矿价下跌的车轮更不容易刹住。如果国内钢市继续疲软,而国家也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进口矿每月每吨还以22美元的跌幅继续下行的话,明年极有可能跌至70美元/吨。

进口矿价格下跌,对国产矿是一大威胁,对钢厂和钢贸商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虽然成本降下来了,但是钢厂的盈利预期取决于成本和钢价,原材料价格低,钢价也很难单边上涨,钢厂想赚钱也很难,钢贸商的夹缝生存处境也会更加凸显。

现在还不是中国钢铁行业最困难的时期,估计四季度或者是明年要比现在更困难一些,而这样的困境是由产能过剩和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两大原因造成的。这种困难局面不是短期的,而是由于钢铁工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大量没有及时解决的矛盾积累下来造成的,尤其是产能过剩问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解决,这段时间是很痛苦的,钢铁行业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争取定价话语权

2008年以来,国际铁矿石贸易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长协年度定价模式终结,以铁矿石指数为基础的现货季度定价和月度定价成为主导,现货交易模式已逐渐为市场各方所接受。现货交易市场也成为“必争之地”。然而当今国际上三大主流铁矿石指数:普氏指数(Platts)、环球钢讯TSI指数、英国金属导报MBIO指数被业内认为数据样本缺乏代表性、编制过程缺乏透明度,其合理性和公正性受到中国、日本和欧洲钢铁及贸易企业的普遍质疑。普氏指数由必和必拓主导推出,在国际铁矿石交易中普遍使用,普氏指数的数据采集、总额配算等方面既不透明也不合理。

5月8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在这个日子里扬帆起航。

从今年1月发起时仅有国内13家大型钢企和13家钢贸企业参与,被诟病“缺乏国际色彩”,到5月8日,152家国内外钢铁企业、铁矿石生产企业和贸易商齐聚一堂,把北矿所三层交易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从数字上看,152家进场会员阵容相当豪华。其中,境内会员有120家,包括了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河北钢铁等62家钢企和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贸易商中钢集团,以及中国五矿集团、中化国际等58家铁矿石贸易商。境外会员有32家,其中包括全球最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FMG。这几大巨头提供了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供应量。但也正是他们,通过翻云覆雨的手段抬高了进口铁矿石的价格。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1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累计6.86亿吨,进口现货矿占72.3%,平均到岸价格为164美元/吨,同比上涨27%。就是这一价格上涨,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在购买铁矿石时,多支出约239亿美元。

构建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相比场外交易更能体现供求关系,有利于形成具有公信力的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减少人为炒作因素。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在全球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理应有我们的声音,这是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成立最大的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下滑,国内钢厂生产成本和销售倒挂的情况将得以扭转,钢铁冶炼和制造行业的效益将逐步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进口铁矿石定价的天平在向我国钢厂倾斜,三大矿业巨头联手推高矿价,逼迫钢厂接受高价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后几年,铁矿石市场将趋向理性化,铁矿石贸易将引入并启用新的长协定价机制。作为全球最大的用户,我国钢厂将逐步获得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

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铁矿石市场疲软之际,我国钢厂调整结构、走出困境,稳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出现了。

参考文献

[1]《钢铁信息》,2012年第6期,第7期

[2]《中国钢铁业》,2012年第7期,第8期

[3]《世界钢铁统计信息月报》,2012年第1期,第7期

[4]《中国冶金报》,2012年8月全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