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本章依据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讨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工业国家出现的停滞(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并对由这一现象引起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兴起做出评价。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

本章依据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讨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工业国家出现的停滞(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并对由这一现象引起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兴起做出评价。然后,介绍当代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对“滞胀现象”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是萨缪尔森对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两个现象全面研究的最新成果。最后,介绍宏观经济学第三个总量模型AS-AD模型。

第一节 “滞胀现象”的挑战

经济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而经济学正是从不断地研究和解决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中获得发展和完善。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产生了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在随后的三四十年里,随着凯恩斯反危机的“总需求管理”政策的运用和实践,宏观经济学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所介绍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发现是20世纪经济学最重大的成就和进展,它导致了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战后第二次复苏和繁荣。然而,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由工业化的中级阶段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矛盾现象,即GDP的增长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这个现象被简称为“滞胀现象”或“滞胀问题”。

一、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困难

“滞胀现象”之所以成为经济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或同时出现,与传统的商业周期或经济周期的特征是矛盾的。在传统的经济周期中,当经济上升至快到峰顶和达到峰顶的阶段才会出现引人注意的通货膨胀现象,而不会有失业;当经济下降至快到谷底和达到谷底的阶段才会出现显著的失业现象,而不会有通货膨胀现象。就是说,通货膨胀和失业在传统的商业周期中是峰顶和谷底两个阶段各自特有的现象,而且二者是不见面的。相应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的解释是,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经济会出现过剩和失业现象;当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时,经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现象。那么,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释?显然,用传统的供求失衡原理是无法解释和说明滞胀并存现象的。

另一方面,滞胀并存现象给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提出了难题。当经济出现过剩、失业、停滞时,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消除失业、过剩、促进经济复苏;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现象。那么,当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又该如何运用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呢?显然,从逻辑上讲,如果采取紧缩性政策,有利于抑制通胀,但又会加重失业的程度;如果采取扩张性政策,有利于减少失业,但又会加重通胀的程度。这样,在滞胀并存的情况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就处在了一个两难选择的境地。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就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和挑战。三十多年来,围绕“滞胀现象”,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探索和思考,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善的答案,争论仍在进行。用萨缪尔森的话说,宏观经济学除GDP的定义没有分歧以外,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存在分歧和争论。宏观经济学至今仍处在混乱状态。

由于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主流经济学陷入困境,20世纪8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学派重新抬头,为反映这一时代的理论思考过程,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主要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观点和见解。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兴起

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众多,影响较大的、直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自由主义学派主要是美国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主要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此外,德国的弗莱堡学派在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中也算独树一帜,影响很大。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这四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下一节对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经济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作一个总的分析和评价。

1.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亦称货币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他著述很多,因货币主义的兴起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货币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货币学派认为,滞胀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扩大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造成的。因为政府支出增加会提高利率和挤出私人投资。一般来讲,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私人投资是生产性的。非生产性支出增加,其结果是通货膨胀,生产性私人投资减少,其结果是产出下降和停滞、失业。这就造成了滞胀并存的现象。第二,货币主义也反对凯恩斯主义依据情况而变动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从实施到发生作用和效果有一个时间过程,即时滞效应。时而增加货币供给量,时而减少货币供给量,会由于经济情况的变化而收不到预期的经济效果,只会导致经济混乱。第三,对于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是,而且只能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产出的增长速度造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永远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1987)。这是货币学派对通货膨胀原因的看法,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货币数量过多只是原因之一,这个问题在本章第三节介绍。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是单一货币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政府只需按照经济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实行稳定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单一货币政策,市场机制就会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此外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因此,货币主义从本质上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自由主义学派。

货币主义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在货币主义的影响下,美联储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就把货币供给量而不是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控制的目标,而且在控制经济运行上更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再如,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在英国实施了货币主义政策的试验。严格控制货币增长率,大幅度削减政府财政支出,改革税制,采取了多项削弱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等等。尽管这个试验最后是失败的,但当时却使货币主义的身价大大提高。

2.供给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供给学派认为,滞胀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政策造成的后果。凯恩斯的逻辑是需求会创造供给和产出(这个逻辑也被称为凯恩斯定理)。但实际上,需求扩大不一定会造成实际产量的增长。因为需求扩大必然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引起私人投资减少和产出下降。而且需求扩大超过实际产出的增长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出现滞胀局面。第二,供给学派认为,应该恢复“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拉弗指出,该定律“不仅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拉弗,1980)。第三,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停滞是凯恩斯主义高税率政策和福利政策造成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供给的增加,供给的增加取决于劳动、资本的投入数量的增加或投资规模扩大,而凯恩斯主义为维持庞大政府支出的高税率政策,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累进税率政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投资积极性。同时,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又培养了人们懒惰习惯。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劳动供给减少,私人投资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依据上述理论观点,供给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一是政府应大规模减税和减少社会福利支出,提高私人投资的积极性,鼓励人们通过市场竞争去获得收入;二是取消对企业的限制,排除限制企业自由竞争的障碍;市场机制会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政府管制和干预的越少,市场经济的运行就越有效率。1981年,里根政府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声明以供给学派的理论为依据,施行供给学派的主张,这使供给学派的身价大大提高。比如里根政府大规模减税和削减福利,取消许多对企业的管制政策,以鼓励企业竞争。但美国经济并没有像计划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大部分目标也未能实现。特别是里根政府杀贫济富的政策,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激化了社会利益冲突。因为,减税主要是减了高收入家庭的累进所得税,而减少福利主要是削减了低收入家庭的福利补助。因此,该政策的实施,使20世纪70年代已经缩小的收入分配差距重新拉大。经济复兴计划实施不久,美国经济就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供给学派也随之销声匿迹。

3.理性预期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也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自由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以及萨金特·巴罗等。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理性预期则是指人们在充分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所做的正确的、理性的判断和预测。随着计算机发明和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形成自己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已十分方便。现代经济学家们都认为预期在经济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理性预期是决定人们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凯恩斯主义陷入困难的情况下,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从理性预期出发提出了他们的见解和主张。

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三个:第一,在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下,工资和价格是灵活的,能迅速对市场变动做出反应。就是说,市场供求机制能够灵活、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解决一切经济问题。而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大垄断企业能有效控制工资和价格,工资和价格具有刚性,不能灵活地随供求变动而变动。这一观点表明理性预期学派承袭了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主义传统,因此,它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第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人们能够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经济信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理性预期,并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可以被人们预期的,因此政府无法用宏观经济政策来“愚弄”人民。萨缪尔森认为这个观点是全新的,并且认为依据上述两点理论,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即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工资和价格是灵活的,人们依据自己的理性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不会被政府的扩张或收缩政策“欺骗”和左右。因此,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这就是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无效性定理”。进一步说,该定理含义是说,在理性预期和工资、价格灵活性的前提下,被人们预期到的政府政策无法影响实际的产出和失业。第三,理性预期学派用理性预期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失业、萧条、通货膨胀等现象。他们认为,经济运行中之所以会出现失业、通货膨胀、衰退等现象是由于人们的预期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错误的经济行为。随着人们逐步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上矫正自己的预期和行为,做到理性预期,就会采取正确的行为,上述现象就会消失。经济就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正常运作。政府的扩张和收缩政策是能被人们预期的,因此,它对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是无效的,只会造成经济混乱。所以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府应彻底退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这表明理性预期学派是属于彻底的反对政府干预的经济自由主义学派。因此,理性预期学派的人类理性可以充分、正确地了解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观点与哈耶克的人类理性有限性的观点是矛盾的。哈耶克认为,人的理性永远无法做到对客观世界的“全知”,所以,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尽管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存在很大争议,但它提醒了现代经济学家对预期的重要性的重视。萨缪尔森认为,“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注意,经济中充满了聪明的信息处理者,他们对政策做出反应,有时甚至能预期到政策。而这种作用和反作用实际上能够改变经济行为的方式”。正因为如此,理性预期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理性预期学说也被现代主流经济学吸收消化,并运用在很多问题的分析上。在分析中西方学者又进一步把预期区分为适应性预期(或“后顾型预期”)和理性预期(或“前瞻型预期”)两个范畴。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仅仅机械地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自己的预期;理性预期的含义前面已说明。经济学家们认为,理性预期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理解人们的行为十分关键。

4.弗莱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是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肯和弗兰茨·贝姆等人以德国弗莱堡大学为中心在20世纪30年代初创立的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弗莱堡学派最大的特色是对社会公平的关注。他们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导致的人类生存竞争,使大多数人处在贫困和尊严丧失的地位,是不人道和不公正的。因此,德国弗莱堡学派与美国新自由主义学派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弗莱堡学派主张的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加以指导的,也就是社会指导的市场经济,即“社会市场经济”。其经济运作方式是“自由竞争”辅之以“国家的有限干预”。而其理想的经济制度是“市场效率+社会公平”。为了达到社会公平,弗莱堡学派提出了著名的“经济人道主义”主张。该主张认为,资本主义是“歪曲”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历史形式”,与社会主义完全计划经济一样,都不是“经济的理想典型”。而“社会市场经济”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即“经济人道主义”道路。其基本内容有三个:一是反对垄断,尤其是特权垄断。该学派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垄断。垄断是对人类自由、尊严、公正的最大侵犯,也是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损害。二是“社会伙伴关系”。该学派认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应该建立工人和资本家之间互助互利的伙伴关系。该学派的这个思想体现在德国独特的企业制度设计上。德国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在“理事会”成员构成上,资方代表和劳方代表各占一半。资方代表中出任一名主席,劳方代表中出任一名副主席兼人事经理。由“理事会”聘任和监督企业的总经理。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资方和劳方在利益上的相互制衡和互助互利,既避免了资方滥用权力伤害工人的尊严和利益,又使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整体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公平分配。目标是使“人人都成为财产所有者”。为此目的,该学派认为要积极推行“人民股票”措施,使职工都成为企业的股东。该学派还特别强调福利国家的重要性,主张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制度。这表明该学派与其他新自由主义学派不同,主张政府要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上承担起消除贫困、增进公平的责任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及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性质和影响

新经济自由主义在世界已风行了二十多年,据此人们认为凯恩斯时代已经结束,世界经济又回归到了自由主义时代。本节通过对新经济自由主义性质及影响的原因的深入分析,说明上述看法既不符合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也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这一节对于正确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方向是十分重要的。

一、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性质

新经济自由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当代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从广义上讲包括所有反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学派。

新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他1889年生于奥地利,20世纪40年代从英国移居美国。曾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自由宪章》、《法、立法和自由》等一系列推崇自然社会秩序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著作和论文,成为现代经济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和突出代表。1944年他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被看作是新自由主义的宪章。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新”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是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哈耶克不仅承袭了亚当·斯密和魁奈的自然秩序、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市场制度是最完善的制度等自由主义思想传统,而且进一步从哲学、社会学、法学等更宽的领域拓展和深化了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发掘。因此,哈耶克的经济自由主义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更新。另一方面,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新”在它的时代特征。它是以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和苏联的政府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为旗帜的。哈耶克反对形形色色的国家干预和政府计划,主张彻底回到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同时代产生,由于凯恩斯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代要求,开辟了经济学史上的凯恩斯时代。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三四十年里,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只是停留在书斋里,影响并不大。20世纪7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哈耶克的学生,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首先对凯恩斯主义发起攻击,标志着20世纪80年代自由主义兴起的开端。继而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风行整个80年代。后来人们发现哈耶克是现代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特别是英国首相撒切尔、美国总统里根公开宣称自己是哈耶克的信徒,哈耶克的著作一时洛阳纸贵,《通往奴役之路》也被人们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重获重视。经济学界就把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众多自由主义学派统统归到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旗下。实际上,哈耶克只是个精神领袖,在经济学上并无多少建树。这些众多的自由主义学派背景不同,研究问题的角度、思路和观点也有差别。例如,尽管都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货币学派还给政府留了一项任务,即用单一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供给学派也给政府留了一项职能,即要用低税率政策促进投资;产权与制度学派则赋予了政府合理的规定产权的使命;弗莱堡学派则认为政府应通过有限的干预促进公平;理性预期学派最彻底,他们没有给政府在经济事务中以任何权力,认为政府可以彻底地退出对经济的干预。尽管有这些差别,自由主义学派在主张彻底回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立场上是基本一致的。

哈耶克的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源于以下几个基本命题:第一,人类的生存条件决定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者。人们谋生的必要条件是人身自由和私人财产安全必须得到保障。因此,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或财产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自然社会秩序,也是以分工和交换为前提的、自然形成的市场经济秩序的两个基石。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是最合乎人的本性和理性的、最有效率的社会经济秩序。第二,只要不对他人构成侵犯,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认为合意的生活方式的权力,任何人也没有权力将自己的意志和效用函数强加于别人,包括国家在内。第三,人的理性永远无法做到对客观世界的“全知”,因此,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有限的理性不可能设计出完善的人类社会合作的秩序。社会秩序是自发形成、扩展和完善的,而非人为设计的,任何人为设计最终都会破坏自然社会秩序。对人类自由秩序威胁最大的是总有些政治家试图超越理性所能去“设计人类的前途”。第四,以上三个命题的一个必然结论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任何国家强制和干预最终都会导致对人类自由的奴役、对人身权利的侵犯、对自然社会秩序的破坏。国家和政府的作用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秩序和法律,保障社会安全。

要深入理解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性质,还需要了解西方经济学界的分歧。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两大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很好的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凡是市场能做好的事情都应该由市场来做。但是,市场经济制度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比如“胜者全得”的竞争原则导致市场垄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的社会利益冲突;外部性的污染问题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损害等;特别是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使国民财富遭到重大损失。由于市场经济体系本身无法克服这些缺陷,所以必须由政府承担起责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消除或缓解经济周期波动,促进国民财富的稳定增长。因此,凯恩斯主义也被称为国家干预主义。

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完善和谐的系统,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供求会自动平衡。市场系统的供求机制会自发调节和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不需要政府干预经济运行。政府干预的越少,市场经济的运转就越有效率。因此,自由主义学派坚决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主张彻底回到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萨缪尔森指出,新经济自由主义的信念承袭了亚当·斯密古典主义的传统。

如何评价凯恩斯主义遇到困难后,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从经济学本身发展的逻辑来讲,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产物。尽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困难,但历史不可能倒退,经济自由主义不可能代表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也不可能成为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工业国家的发展已经走完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中级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了后工业化社会阶段。而世界上许多落后国家、刚开始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国家,才刚开始进入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或中级阶段,也就是说,它们刚开始走发达国家一百年前走过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理论正是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经济自由主义在当代世界仍有广泛的影响。下面就分别讨论这两方面的问题。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已不符合历史潮流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和产生不同阶段的经济理论和思想,这是人类意识对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规律和经验的理论总结。另一方面,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和思想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层次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发达工业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到现在的后工业化社会三个阶段,相应地经济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到现代的凯恩斯主义在国际范围的扩展,即发达国家在国际范围的经济协调和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协调和管理,这些内容也可以概括为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如表13-1所示。

因此,从经济学发展的逻辑来看,从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上讲,新经济自由主义不代表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也不能成为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主流。滞胀现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正是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时期。所以,滞胀现象只是一个信号,它表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仅限于一国范围之内的调节已经不够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资本的国际扩张,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已紧密连接为一体。因此,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应用才有更好的效果。就是说,经济联系紧密的发达国家必须联合起来,采取相同的宏观经济调节政策才能协调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例如,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最重大的一个事件是欧洲大陆的统一。几十个国家连接为一体,实行统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当代经济理论和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各国经济的联系和协调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协调和管理。也就是说,是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在国际范围的扩展。

表13-1 资本主义工业化

因此,滞胀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凯恩斯主义的过时。特别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工业化发展处在初级阶段或中级阶段的国家,国际经济联系还不太紧密的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政策在一国范围内仍是十分有效的。例如,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政府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取得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即使在发达工业国家,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尽管受到国际经济联系的限制,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现代发达工业国家的资本和生产的社会化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其表现为股份制大企业的发展和垄断、公共经济部门的发展),政府经济管理的责任和作用日益重要和不可缺少。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自由主义从整体上讲已不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20世纪80年代,尽管自由主义流派在发达工业国家曾风行一时,但毕竟是短命的。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上台,重新强调了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性,并大刀阔斧地实施重建美国的计划。克林顿政府认为,在干预经济方面,政府必须做更多的工作。而克林顿政府8年的政绩表明,在管理经济方面,政府确实能起重要的作用。克林顿政府重建美国计划的财政政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新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初步实践。

当然,说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已不符合历史潮流是说它不代表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并不是说它完全没有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一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一是市场自发调节的微观经济,二是政府调节的宏观经济,两个层次缺一不可。在微观经济层次的构建上,经济自由主义或新经济自由主义都是有功的。从历史上看,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整个19世纪是经济自由主义时代。经济自由主义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旗帜,它对于扫除封建专制残余,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现代经济社会的微观基础,建立了历史的功绩,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都被吸收到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中。即使在现代,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成果对于这些国家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排除各种观念和体制上的障碍,仍有重要意义。新经济自由主义对于我国学术界接受市场经济制度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是,新经济自由主义的错误在于过分夸大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极端反对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主张彻底回到市场自发调节的自由主义经济秩序。这显然是无视人类经济社会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对人类在经济学领域一个世纪探索的思想成果毫无了解,主张人类社会彻底回到19世纪。所以,这种思潮不可能成为经济学的主流。现代主流经济学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所以主流经济学并不排除吸收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合理见解。西方主流经济学正是在争论中不断地吸收和综合各学派的合理见解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当代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仍然是以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18版为代表的,主张政府管理和干预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三、新经济自由主义在当代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原因

从上述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理解新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学上确实没有太多的新贡献,但为什么新经济自由主义在当代世界有如此广泛的影响?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个大的背景外,具体讲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新自由主义适应了发达工业国家资本国际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又符合落后国家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需要。同时,经济全球化为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面就来讨论这几方面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是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客观历史趋势

20世纪最后20年出现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生产力新一轮全球扩张的必然历史趋势,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组织或哪一个国家刻意发起和推动的。对于这一趋势,150年前的马克思早有预见。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世界历史的性质”,市场是“世界市场”。马克思还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伴随着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的,也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视为“同义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是把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扩张到全世界。在这一历史使命没有完成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1845)。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资本生产力在欧美发达工业国家完成了第一轮扩张。20世纪末出现的新一轮扩张的显著特点是速度快、规模大、范围广。资本生产力的触角伸到了全球几乎所有的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有这个新特点,是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为资本生产力的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内在动力。随着电脑的发明以及电视、通信、交通工具的革命,世界迅速变小了。生产、交易和资本的流动已经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进行。当今发达工业国家的生产,其原料来自世界各国,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一家公司的总裁在有一台电脑的办公桌前就可以控制遍布全球的生产和销售系统;地球上任意两个角落的两个人的通话就像在家里谈话一样方便;日行万里在今天已不是神话;任何一国的公民从市场上可以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产品,从电视上可以迅速看到地球任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生产的信息化,使全球经济紧密地连接为一体,使各国经济和政治的摩擦和沟通变得日益频繁和必要。世界各国及公民正处在一个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磨合和沟通的时期。“地球村”的二百位“村民”正在努力探索和建立“村民”们都能接受的国际政治和经济行为规则和秩序。这就是我们看到的20世纪末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生产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的历史趋势。这一历史趋势为发达工业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2.新经济自由主义符合发达国家资本国际扩张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发达工业国家的资本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对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工业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原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美国的罗伯特·索洛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解释。他认为,工业时代,资本积累或资本深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70年代末,发达工业国家的资本深化终止了。也就是说,到70年代末,发达工业国家的资本积累已达到了饱和。“资本深化终止”使发达工业国家的产出增长停滞。另一方面,低收入人口要求增加工资和收入,收入的增长,又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这是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发达工业国家的资本积累都达到饱和,发达工业国家要摆脱滞胀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使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向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扩张。而要使过剩资本顺利地、“自由”地扩张到落后国家,发达国家就要要求落后国家打开国门,开放市场,遵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则。这就是美英等发达国家1989年形成“华盛顿共识”的深刻的历史背景。所谓“华盛顿共识”是指美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89年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该共识起初是为拉丁美洲国家解决沉重债务负担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该共识认为和要求债务国必须实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才能偿还债权国和世界银行的债务。在东欧剧变后,“华盛顿共识”又被英美发达国家推荐给俄罗斯作为转轨药方,成为“休克疗法”的基本内容。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以亚洲国家是否接受“华盛顿共识”作为是否向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援助政策的依据和条件。因此,“华盛顿共识”成为美英等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推行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内容的经济自由主义政策的代名词。要特别指出的是,“华盛顿共识”并不是意味着发达工业国家自己要搞“新经济自由主义”,而是标志着发达工业国家的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新经济自由主义符合资本国际扩张的需要,是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排除资本向落后国家扩张的障碍的有利的理论思想武器。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推行新经济自由主义政策,它自己并不搞经济自由主义,它自己仍然运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和控制本国经济的运行,只不过是矫正了政府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而且,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推行经济自由主义政策这一行为本身,恰恰表明发达国家的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利用国家和政府的力量为过剩资本的国际扩张开辟道路、创造条件和提供政策支持,这是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在国际竞争中新的应用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政府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竞争角色。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自然而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导地位,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而且,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是以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的。因此,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对抗它是没有用的,只会损害自己。发达国家的行为和政策也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自然而然的行为。美国作家诺姆·乔姆斯基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第5页)一书中写道,“因为美国只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来推行其全球体系谋划的。作为世界的强者,美国意欲筹划的是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所以,对于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处在劣势地位,但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这完全是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的资本国际扩张的历史趋势的自然而然的表现。落后国家应该做的不是对抗和指责这一趋势,而是考虑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发展壮大自己。要发展壮大自己,建立和完善市场制度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吸收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成果,这就是运用国家和政府的力量,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及国际竞争战略,有利有节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因此,对发展中落后国家来说,凯恩斯主义更重要。

3.新经济自由主义也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给发展中落后国家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末席卷全球落后国家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改革,并不完全是发达国家强加给落后国家的,而是落后国家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表现是20世纪最后20年,几乎所有的落后国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富民强国必须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因为它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走上经济和国家复兴之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自由主义在世界落后国家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影响。因为自由竞争时代的思想成果经济自由主义正是处在市场发育和完善阶段的落后国家所需要的,是落后国家经济社会自身发展也会产生和认可的思想。之所以强调经济自由主义在落后国家有广泛的市场和影响是因为发达国家早就建立和运行着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发达国家经济思想和政策的主要方面是宏观经济的调节和国际竞争战略的调整。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自由主义也不是发达国家强加给落后国家的。在当今世界,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对于某种主义或思想,如果不是你自己感到需要和认可,别人是无法强加于你的。落后国家取得的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共识是正确的,关键在于这条路怎么走。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机制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以为似乎只要施行了私有化和自由化,市场就会自动解决经济发展的一切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20多年里,在广大实行市场化经济改革的落后国家中,有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比如中国;也有失败的国家,比如阿根廷;还有走了曲折道路付出巨大损失和代价的国家,比如俄罗斯。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看到,凡是取得成功的国家,都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更注重吸收当代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思想成果,运用国家和政府的力量牢牢掌握本国经济发展的命运;凡是失败和走了弯路的国家,其最大的教训恰恰是放弃了凯恩斯主义,以为“万能”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就能使国家经济走向繁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在国家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对于中小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国的政府如果不能承担起调节和稳定本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责任,没有自主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只是打开国门,开放市场,听任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很危险的。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发达国家的资本蜂拥而入占领一国的市场,控制一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使一国完全丧失自主发展本国经济、掌握本国经济命运的主权,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这样,在世界经济发展平稳的时期,该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世界经济的发展一有波动,该国又是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最好的地区。这就是“阿根廷模式”失败的最沉痛的教训。

4.凯恩斯主义才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之一。中国的成功不仅在于采取稳健(摸着石头过河)、务实(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态度逐步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更在于中国采取开放的态度,广泛吸收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成功的经验以及当代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最新的成果,独立自主地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以及有利有节的国际竞争战略;特别是运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有力地控制着国家宏观经济(包括金融)的稳定运行。例如,其中最精彩的一页是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政府的表现。在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各国的几年里,中国政府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承担起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稳定国际金融的责任;对内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稳定了国内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运行,又以每年增加4500亿元政府投资的气魄(每年增加3000亿元左右的财政赤字和1500亿元左右的国债投资,而且这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运作的),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在亚洲及世界经济一片萧瑟和动荡中,整个中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建设大工地,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和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特别是中国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独到的战略眼光和融入国际经济发展潮流的决心和魄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比较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发展道路时,对中国的发展道路给以充分肯定的评价。特别是他在总结了受“华盛顿共识”误导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后,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1998年1月,斯蒂格利茨在芬兰赫尔辛基的联合国大学发表年度讲演时指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机制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以为似乎只要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化,市场就会自动解决经济发展的一切问题。发展中国家要使市场经济平稳地运转应该做到:第一,政府要执行宏观经济政策,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但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应该扩大,不应只局限于防止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不但要稳定物价,避免汇率和利率的人为扭曲,而且应该把充分就业、稳定生产和金融、促进长期增长作为宏观稳定的内容。要避免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必须在政府建立了对金融业的有效监督和规则之后才能放手进行。第二,要特别强调竞争环境的培育对市场机制的成熟是至关重要的。促进私有化和自由贸易,凡是市场能够做好的事就应该交给市场去做。但私有化之前必须建立一个竞争性环境和健全政府各项必要的、有利于市场发育和竞争的规则,使政府能有效发挥其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功能。第三,不要只追求GDP指数的提高,还要追求包括健康、教育质量、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在内生活水平的实质提高;要追求平等的发展,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平等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要追求民主的发展,即公民能够以各种方式广泛地参与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决策。从以上斯蒂格利茨的建议中可以看到,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培育市场竞争环境,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扩展社会发展目标;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应该起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可以说,该建议体现和扩展了当代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最新的思想成果,这正是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

四、结论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而大部分发展中落后国家还处在工业化的初级或中级阶段,有些国家甚至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另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一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一是市场自发调节的微观经济层次;二是政府调节的宏观经济层次。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的多样性决定了和产生了经济理论的多样性,而一国经济由两个层次构成又为一国充分利用人类经济思想的一切优秀成果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例如,对于发展中落后国家来讲,新经济自由主义优秀的思想成果对于促进本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对于促进本国微观经济基础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吸收凯恩斯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这就是运用国家和政府的力量,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促进国家经济的成长,有利有节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总之,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家要注意排除阶级的、民族的偏见,客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自己所处的阶段,广泛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既要独立发展本国的经济,又要敢于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是人类社会终将要走向统一的历史要求。

第二,滞胀现象是工业社会由中级阶段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出现的现象。它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表明处在工业化初级和中级阶段的国家是不会出现滞胀现象的,处在这些阶段的国家,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于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着实际有效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罗伯特·索洛对于滞胀现象的主要原因的解释是正确的。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由于资本深化或资本积累饱和而出现滞胀现象,要求过剩资本向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这是市场经济具有世界市场性质的必然表现,也是资本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滞胀现象的出现表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仅在本国范围内应用已经不够了,滞胀现象只是一个信号,它表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仅限于在一国范围之内的调节已经不够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资本的国际扩张,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已紧密连接为一体。因此,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应用才有更好的效果。就是说,经济联系紧密的发达国家必须联合起来,采取相同的宏观经济调节政策才能协调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例如,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最重大的一个事件是欧洲大陆的统一。几十个国家连接为一体,实行统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当代经济理论和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各国经济的联系和协调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协调和管理。也就是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在国际范围的扩展。

第三,从经济学本身的发展来讲,新经济自由主义不代表经济学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更不能说凯恩斯主义过时了,又回归到了经济自由主义时代。代表经济学发展主流和方向的是凯恩斯主义在国际领域的扩展,是国家间竞争关系的调整,是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协调、管理和发展,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在完成了对当代经济自由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再回到当代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思路上。介绍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对滞胀现象的成因及对策问题的探讨,主要是萨缪尔森最新的研究成果。要说明滞胀现象的成因,首先要对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两个现象进行全面研究。下面介绍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和现代失业理论,以及反通胀和失业的代价和政策选择问题。

第三节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率是指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百分比。

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经过加权平均后的平均价格,也即价格指数。因此,价格指数是关于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标,也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常用的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CPI)、GDP紧缩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关于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方法,第二章已经说明,这里不再重复。一般来讲,人们通常用CPI指标表示通货膨胀率,其计算公式为:

例如,今年的CPI是215,去年的CPI是200,那么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依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或者说依据价格水平上升百分比的大小,萨缪尔森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种类型:

1.温和的通货膨胀

其特点是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还比较信任,相对物价也比较稳定。而且研究表明,温和通货膨胀时期,经济增长一般比较强劲。

2.急剧的通货膨胀

其特点是年通胀率以2位数或3位数急剧上升,而且价格上涨变的不可预测。货币贬值迅速,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手中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之需。

3.恶性通货膨胀

其特征是指各种价格以1000%以上的惊人速度迅速上升,价格体系和市场经济陷入瘫痪和崩溃。恶性通货膨胀最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当时该国为还债大量印刷纸币,货币发行量以惊人速度增长。从1922年1月至1923年11月,该国价格指数从1上升到1百亿,就是说两年间平均价格上升了1百亿倍。这意味着什么?假如在1922年初有5亿元财产,那么到1923年底这些钱连一块糖都买不到。急剧的通货膨胀最清楚地显示了它是由于纸币的大量发行超过了实际产出造成的。这使许多经济学家相信,通货膨胀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可预期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以及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价格仅仅成为人们调整自己行为的可以变动的标准。

当通货膨胀变的不可预期,如急剧的、恶性的通货膨胀,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它使货币贬值,价格扭曲,引起社会恐慌等。下面就讨论这个问题。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通货膨胀之所以成为经济社会反对的头号“敌人”,是因为急剧的、恶性的通货膨胀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下列影响。

1.它使人们的货币财富和收入迅速贬值

30%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手中的货币和货币收入贬值30%。用经济学家的话说,流通中的现金是实际利率为零的货币。如去年通胀率从0上升到30%,则现金的实际利率就从每年的零利率降为-30%。正因为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以货币存款方式保有财富的人受到重大损失。人们急于抛出货币,购置房产、囤积商品。

2.通货膨胀会导致财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再分配

假如你欠别人10000元钱,那么50%的通胀率会使你获得50%的意外收益。因为你现在偿还债权人11000元钱(假定利率10%),实际上,由于货币贬值,你只偿还了5500元钱。对于债权人来说,则意味着损失了50%。因此,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但经济学家认为,在更多的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和在一起,在全体居民中间随机地重新分配,而不会冲击某个社会群体。

3.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价格扭曲、损害经济效率

物品的价格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调整自己经济行为的信号。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价格的变动及相对价格的混乱无序,使人们难以适从。而且以货币表示的收入、税收等都出现扭曲和变形,经济效率自然受到损害。除了在微观上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收入再分配和损害效率,从宏观上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呢?西方学者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低通胀率的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强劲。高通胀率和通货紧缩的国家经济增长则较为缓慢。

表13-2 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72页。

表13-2是对127个国家综合研究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于人们关心的理想的通胀率是多少的问题给出一个答案。因为较高的通胀率是有害的,也是经济社会要避免和反对的。但抑制通胀率是有代价的,因此,确定一个理想的通胀率的范围,对于社会的政策选择和权衡是有意义的。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类型

从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种类型:预期和惯性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预期和惯性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认为,在现代经济社会,在没有需求拉动和供给冲击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个惯性通货膨胀,它每年保持一个同样的速率。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物价一直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稳步上升,就是说在此期间,美国的惯性通胀率为每年3%。由于惯性通胀率是在没有供给和需求冲击下的通胀率,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基础通胀率、核心通胀率或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那么形成惯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呢?西方学者的解释是,大多数工资和价格的确定是着眼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或预期。例如当年的通胀率为3%,人们预期下一年的通胀率也会是3%,那么为了避免损失,人们就会将工资和价格提高3%,如此循环,将导致每年的通胀率以3%的速度螺旋上升。因此,可以把这种类型的通胀定义如下:由于通过预期未来经济形势确定工资和价格增长率的企业行为导致的通货膨胀称为预期和惯性通货膨胀。

西方学者认为,一般来讲,只有在发生供给或需求冲击的情况下,惯性通胀率才会发生变动。就是说,假定正常的、稳定的惯性通胀率为3%,如果需求拉动或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冲击)使价格上升,通胀率就会超过3%的水平。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就是传统的通货膨胀类型。在GDP总公式中已说明,当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增加,导致总需求超过潜在产出水平,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货币供给增加超过实际货币需求,会使总需求增加和价格水平上升,走向通货膨胀。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把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定义为:由于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外贸顺差和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总需求增加超过潜在产出水平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在近半个世纪中,特别是滞胀现象出现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通货膨胀类型。萨缪尔森通过考察半个世纪价格变动的历史发现,“现在的价格变动只是沿着一个方向,经济衰退时是上升,经济繁荣时是更快的上升。世界上所有市场经济的情况几乎全都如此。现代的通货膨胀与过去简单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区别在于:价格和工资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就开始上升,甚至在30%的生产能力闲置,10%的劳动力失业的情况下,价格和工资也在上升。这种现象称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或称为供给冲击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早期尚未出现,这种通货膨胀首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1]萨缪尔森将这种新类型的通货膨胀定义为,在失业率很高且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造成的通货膨胀称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那么,为什么在失业和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成本还会上升呢?西方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工资粘性”所致。

“工资粘性”是指工资不随经济周期劳动市场供求变动而上下起伏,而是保持稳定和上升的现象。对于造成“工资粘性”的原因,西方学者的解释是,一方面,现代大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和保持一个稳定的、高效率的员工队伍。而保持高效率的员工队伍的重要条件是稳定的效率工资制度。效率工资制度是指高于劳动市场出清价格,即一般工资水平的,可以鼓励员工高效率工作的工资制度。一般大公司都采取效率工资制,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可以使员工更有效率地为企业工作。而且业主认为,降低工资去雇佣低效率、不熟练的失业人员对企业是不合算的。因为现代生产都是高技术装备的复杂的生产过程。尽管不熟练的失业人员工资较低,但他们需要一个培训、熟练、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企业损失的产出要大于少给他们的工资。另一方面,大企业都有工会组织,企业的工资水平一般是由劳资双方经过长期谈判,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的,而且一定三年不变。从工会的角度讲,每次谈判,工资是只能涨、不能降;从业主的角度讲,工资只是涨多少的问题,降低工资是很困难的。因为降低工资,对员工队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影响重大。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是大公司工资水平不随商业行情起伏,而是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的业主为了不使自己的人才流失和员工队伍稳定,一般也会比照大公司的工资政策制定本企业的工资政策,这就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工资粘性”。

工资是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成本又是企业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因此,工资的稳定和增长决定了企业成本的稳定和增长,成本的稳定和增长又决定了企业产品价格的稳定和上升,不会由于衰退而下降。或者说,“工资粘性”又导致了“价格粘性”。因此,“工资粘性”所导致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滞胀并存现象的一个重要成因。

西方学者不仅用“工资粘性”解释衰退和失业时仍会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胀现象。而且用“工资粘性”还可以说明成本推动的通胀会加重失业的程度。由于成本推动,企业产品价格不会由于衰退而下降。但衰退意味着社会需求减少和销售额下降。不能降低价格,就只有减少产量。减少产量必然导致裁员和失业增加。

由此可以看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或者说“滞胀现象”的出现是和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由众多小企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向大企业的垄断阶段的过渡和发展相适应的。从时间上看,成本推动型通胀出现于20世纪30~40年代,这正是这个过渡完成的时期,导致今天的美国是一千多家大公司即寡头企业垄断和领导美国的产业界。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基本类似。垄断造成的竞争不完全性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其结果或表现就是市场价格和工资不能灵活地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而变动,并调节供求关系。因此,一旦垄断在经济中占了支配地位,自由竞争时代的传统商业周期的特征自然会发生变形。因此,可以说垄断是“滞胀并存”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或因素是很多的,而不是像货币学派认为的那样,只是货币增长过快这一种原因。综合上述三类通货膨胀,可以看到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人们的预期、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外贸顺差、货币供给增加、工资率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众多因素。

第四节 现代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定义和衡量

西方学者将一国的成年人口分为非劳动力人口和劳动力人口两类。非劳动力人口包括:退休人员、身体不佳不能工作人员和在家操持家务不愿去找工作的人员。例如在美国,成年人口中的34%属于这一类人员。非劳动力人员不属于失业人口。劳动力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二、失业的影响

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从经济上讲,失业意味着社会劳动资源的浪费和产出的损失。奥肯法则表明,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产出将下降2个百分点。可见失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严重的。

失业的社会影响也是严重的,用萨缪尔森的话说,失业使成千上万人面对收入减少的困境而痛苦挣扎,情绪低落,健康恶化,家庭紧张,社会动荡。

美国的阿瑟·奥肯首先发现了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数量相关关系,这个关系被称为奥肯法则。奥肯法则指出: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百分之二,失业率就上升百分之一。

例如,假定初期的GDP是潜在GDP的100%,失业率为6%,那么GDP下降至潜在GDP的98%,失业率会由6%上升至7%。或者当失业率由6%上升至7%,GDP会下降至潜在GDP的98%。

奥肯法则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才能防止失业率的上升。也即GDP必须不断增长,才能保证失业率留在原地。

奥肯法则揭示的产出率变动与失业率变动之间1∶2的负相关关系是依据美国经济社会的情况。各国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不同,经济情况也有很大差别。各国产出率变动与失业率变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应该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具体测定,不能一概而论。

三、失业的原因及类型

依据造成失业的原因,西方学者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职业之间、地区之间变换工作而产生的短期失业。即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也会发生一些工作岗位上的变动。人们辞掉现在的工作,去寻找更好的工作,在找到新工作前就处于失业状态。由于产生这种失业的原因是人们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所以这种失业被认为是自愿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的失业。在经济发展和成长中,一些产业兴起,一些产业衰落。衰落的产业,劳动力过剩,造成失业;兴起的产业,劳动力供不应求。但衰落产业的失业人员又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技术要求,或者需要经过长期培训才能上岗。这就造成了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

如果所有产业、行业或部门的失业率都出现上升,那么就是总支出和总产出下降造成的失业,失业就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质。或者说,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和衰退造成的失业。

区分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有利于分析劳动市场的具体情况和选择具体的对策。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水平较高可能反映的是经济成长中产生结构性变化。或者说,在经济高速成长的繁荣阶段,通货膨胀现象存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四、“工资粘性”与非自愿失业

工资粘性或工资刚性会加重失业的程度,下面讨论工资缺乏灵活性对失业的影响。

根据供求原理,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将会出清竞争市场。不会有过剩或短缺。因此,西方学者认为,如果劳动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工资对供求关系能做出灵活的反应,就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失业都是自愿的。如果工资不能对供求关系做出灵活的反应,就是说工资具有粘性或刚性就会造成非自愿失业。萨缪尔森用图13-1说明了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区别。

图13-1 刚性工资引起非自愿失业

图13-1描述了弹性工资和刚性工资对失业的影响。图中劳动的供给曲线呈垂直的部分,表示已达到充分就业的数量,这时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没有弹性的。垂直部分表明,就业数量对工资水平变动没有反应。先来看图13-1(a),由于工资是具有弹性的,能对供求关系的变动做出灵活反应,所以,供求曲线的交点E点决定工资水平。E点对应的横轴就是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愿意工作的就业数量(W点至E点的距离)。E点至F点的距离代表什么呢?萨缪尔森的解释是,这部分工人虽愿意工作,但他们要求较高的工资,就是说EF线段表示这部分工人不愿在现行的市场工资率下工作,所以他们是自愿失业的。

再看图13-1(b),如果工资具有粘性或刚性,就是说工资对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反应迟缓或没有反应,而是保持高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工资率水平,如W2,就会造成非自愿失业。图中W2的水平虚线与需求曲线交点H,为在W2工资水平下就业的劳动数量。H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代表什么?它代表愿意在W2工资水平上工作的工人都找不到工作岗位,因此,他们是非自愿失业。为什么工资刚性会导致非自愿失业呢?萨缪尔森的解释是,当工资缺乏弹性或具有刚性,过高的工资率会使寻找工作的合格工人的数量大于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图13-1(b)中愿意在W2水平工作的工人数量是供给曲线上的G点,而企业需要雇佣的数量是需求曲线上的H点。由于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于是出现劳动供给过剩,H点至G点的水平距离即为供给过剩的数量,也即非自愿失业的失业者。萨缪尔森将非自愿失业定义为:合格劳工不能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到工作的情形。相应地,自愿失业则定义为:在现行的市场工资率下,不愿工作的劳工。

五、自然失业率和最低可持续失业率

实现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那么充分就业是否意味着所有工人都能就业呢?根据以上对失业类型的分析可以理解,即使在宏观经济均衡运行、健康成长的时期,也会存在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因此,西方学者认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所有工人都能就业,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最低的自然失业率或最低可持续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假说认为,在宏观经济均衡运行,劳动市场也均衡时,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等,这就是自然失业率。因此,自然失业率是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假定自然失业率为4%,那么相应的自然就业率就为96%。这时经济就达到了充分就业。当实际的失业率为3%时,就称为低于自然失业率;当实际失业率为6%时,就称为高于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意义是要表明,在经济均衡运行的状态下也存在一个最低的失业率,这是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在自然失业率情况下,政府就没有必要再采取扩张性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即使采取这种政策也没有效果。

萨缪尔森认为,在宏观经济均衡运行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经济运行不存在向上和向下压力的状态下,也存在一个最低的、基础的、稳定的、惯性通货膨胀率。萨缪尔森将最低的自然失业率与基础的、稳定的通胀率联系起来,提出了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的概念。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是指,从长期看只存在一种与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的最低失业率。经济处在这种失业率时,通货膨胀是稳定的,不存在向上或下降的趋势。

以上分析表明,在衰退和失业的情况下,仍会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经济成长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也会存在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那么在经济运行或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就成了一种经常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与稳定的通胀率相一致的最低失业率就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

第五节 反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政策选择

西方学者认为,当经济处在惯性通货膨胀和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的正常状态下,政府没有必要采取针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宏观政策。但是当通胀率超过了惯性通胀率,失业率也超过了自然失业率,经济就处在了非正常状态。这时就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措施,那么该如何进行政策选择呢?

西方学者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滞胀并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就是说降低通胀率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和产出下降;降低失业率又会导致通胀率上升和财富贬值。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宏观经济学追求的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两个目标是否可以兼得?如果不能兼得,又该如何取舍和选择?或者说,在滞胀并存的经济社会,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是有代价和成本的。紧缩性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代价是失业率上升和产出下降;扩张性降低失业率政策的代价和成本是通胀率上升和财富贬值。那么在二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一个成本最低的政策组合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菲利普斯曲线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英国失业率和工资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在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用曲线来表示就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后来,由于工资率的稳步上升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率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萨缪尔森认为可以用该曲线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图13-2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图13-2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与5%的通胀率对应的是3%的失业率,与3%的通胀率对应的是4.5%的失业率。就是说,假定初期的通胀率为5%,失业率为3%,那么如果采取紧缩性政策,降低通胀率至3%,失业率会上升至4.5%。

在滞胀并存的状态下,就是说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社会中,依据一定时期的统计资料,将与通货膨胀率对应的失业率的坐标点标在坐标曲线图上就可以做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一个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负相关关系的组合菜单,为政府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政府可以权衡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成本和降低失业率的成本,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西方学者认为,从长期看,随着GDP增长达到其潜在水平,失业率会降低至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水平,通货膨胀率也会稳定在惯性的可预期的通胀率水平。这时如果GDP的增长超过其潜在水平,会使通胀率上升,超过惯性通胀率,但失业率不会再下降至最低可持续失业水平以下。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它垂直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的水平上,见图13-3。在这个水平,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不会下降,或者说从长期看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例如,相当一段时期美国政府在进行宏观政策调控时,把2.5%经济增长率视为潜在GDP的增长率,5.5%的失业率视为最低可持续失业率;3%的通胀率视为惯性的可预期的通胀率。一旦经济增长超过2.5%的水平,失业率处在5.5%的水平,政府政策的目标就定为防止通胀率上升超过惯性或可预期的水平。

图13-3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当经济运行出现失业率高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水平,通胀率也高于惯性的预期的通胀率水平,经济就处在短期的非正常状态,也就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状态。这时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就存在负相关关系,政府的调控政策选择就有一个成本和代价的问题。

西方学者认为,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或自然失业率)是经济运行中的摩擦所造成的自然状态,是不可能再降低的。但有的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培训来降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通过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人员就业积极性。以上措施可以降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但萨缪尔森的研究认为,在过去40年的巨大社会变迁中,美国的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是十分稳定的。就是说是很难降低的。因此,只有在出现高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反失业政策措施。

二、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代价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说明反通货膨胀率的代价。如果菲利普斯曲线比较平缓,那么降低通胀率就会使失业率大大提高,并造成产出的较大损失。如果菲利普斯曲线比较陡峭,那么稍稍提高失业率就会使通胀率迅速下降,或者说降低通胀率的代价就比较小。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降低通胀率的代价会因国家、地区、初始的通胀率以及采取的政策不同而不同。奥肯法则指出的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产出就下降2个百分点,即失业率和产出1∶2的负相关关系是以美国的经济为对象测定的。各国经济情况不同,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效率差别很大,失业率与产出的负相关比例也不一定相同,要依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具体测定。以美国为例,萨缪尔森的研究认为,就1996年的情况,要让通胀率下降1个百分点,就会使当年失业率上升2个百分点。依据奥肯法则,失业率上升2个百分点,会使当年GDP下降4%,即损失3000亿美元的产出(1996年美国潜在GDP为7.6万亿美元,按1996年价格计算)。就是说,以1996年的情况,降低1个百分点通胀率的代价或成本是3000亿美元产出的损失。可见这个代价是不能不考虑的。

由于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代价高昂,经济学家们不得不考虑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必要通过紧缩经济提高失业率来降低通胀率。一般来讲,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采取紧缩政策降低通胀率的。一方面,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强劲增长,而且对社会的影响又不大。另一方面,紧缩性政策代价过高,得不偿失。只有在急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采取反通货膨胀政策。这时高昂的代价也是无可奈何的。正因为如此,西方学者一直在探索一些代价较低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这些政策被称为收入管制政策或收入政策。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三、收入政策

1.工资——物价管制

在欧洲和美国近年来一直采用工资——物价管制办法对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管制的方式分为劝说、指导、强制三种。就是说,政府依据情况的轻、重、缓、急程度,采取规劝、指导性意见和强制措施限制企业的工资和物价上涨率。但是从实践上看,劝说、指导没有效果,强制管制又违背市场原则。现在已很少用该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

2.基于税收的收入政策(TIP)

具体办法是:向那些工资收入上升较快的人征税;而向那些工资收入增长较慢的人提供补贴。但这种办法限制收入增长效果十分有限。

由于上述收入管制政策的效果很不理想,有的西方学者主张还是要依靠市场竞争力量来调节工资和价格,他们认为应解除对产业的政府管制,消除不合理的反托拉斯法和妨碍市场竞争的因素。只有市场竞争力量才会恢复工资弹性。但是在大企业垄断占支配地位的今天,这种想法是很难实现的。

总之,萨缪尔森认为,上述政策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经济学者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而持久的收入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如何寻找办法摆脱这种必须以高失业率来抑制通货膨胀率的两难困境,仍是现代宏观经济学最关心的难题之一。

四、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最低代价的反通货膨胀办法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8年的强劲增长的同时,失业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的水平(4%~5%),通货膨胀率也持续下降并稳定在3%左右的惯性通胀率的水平,这是和克林顿政府大规模削减非生产性政府支出,扩大生产性投资支出的财政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据此是否可以说精简政府机构,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是代价最低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办法呢?

第六节 AS-AD模型

本节介绍宏观经济学第三个总量模型:AS-AD模型,也称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

滞胀现象出现以后,经济学家们想建立一个模型来分析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的关系,从而对滞胀现象做出解释,这就是第三个总量模型AS-AD模型。但是西方学者对这个模型的解释存在分歧,或者说这个模型还是个不太成熟的模型。下面的介绍是按萨缪尔森的解释来说明的。

一、AS-AD模型的含义

图13-4即为AS-AD模型。横轴(或数量轴)表示经济的总产出(实际GDP总量)。纵轴代表一般或平均的价格总水平,即所有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即一般价格指数。或者常用消费价格指数CPI来代表。以Q表示产出水平,以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

图13-4 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

向下倾斜的曲线是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简称AD曲线。它代表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经济中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数量,即总支出=C+I+G+(X-M)。

向上倾斜的曲线是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简称AS曲线。它代表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生产和出售的数量,即总产出=C+S+T。

国民产出和总价格水平由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均衡点E决定。这时企业愿意生产和出售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和其他需求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从图13-4中看到,在均衡点E,产出水平为2200,总价格水平或价格指数为110。这也被称为宏观经济均衡的产出和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均衡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产出和总价格水平的组合。在均衡状态,卖方和买方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需求量或供给量。这时也不存在价格变动的压力。

从图13-4中可以看到经济是如何达到宏观经济均衡的。假定价格水平高于均衡价格水平,如图13-4上所示价格指数为140时,企业愿意出售的数量为C点,大于买方愿意购买的数量B点,商品就会过剩,厂商会减少产量、降低价格。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买方卖方之间的差距会逐步缩小,直至P=110、Q=2200这一均衡状态为止。

如果初始的价格水平低于均衡价格水平,如图13-4所示的价格指数为80,这时企业愿意出售的数量为D点,小于买方愿意购买的数量F点。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企业会增加产量,直至P=110、Q=2200这一均衡状态为止。

二、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和说明

由于总需求曲线代表的是在货币供给量、资本存量等因素不变条件下,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社会愿意购买的总产出数量,即总支出=C+I+G(X-M)。因此,能使总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的因素包括:

1.宏观经济政策

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政府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会导致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增加,从而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政府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导致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投资等支出减少,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外生变量

如国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增加,即净出口增加;技术进步使私人投资增加;收入增加使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等。这些因素的增加会表现为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增加,即AD曲线向右移动。反之,C、I、(X-M)各项减少,会导致AD曲线向左移动。

三、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和说明

由于总供给曲线代表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有企业愿意生产的产出总量与总体价格水平的关系。因此,构成总供给基础的因素,也即能使总供给变动的因素有:

1.潜在产出

它取决于一国经济可利用的劳动、资本及自然资源等投入品的数量及技术水平。或者说,潜在产出可定义为:潜在GDP是指在失业率处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水平时,一国经济的生产能力(各投入品的数量及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最高国民产出。劳动的数量、资本存量增加,开发出新的自然资源、技术水平提高等,会导致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产出增加,AS曲线会向右移动。反之,劳动供给量、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减少,会导致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产出减少,AS曲线会向左移动。

2.投入成本

投入成本即各投入品的价格。如石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的工资率上升等,会使投入成本上升。投入成本的提高会导致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产出减少,AS曲线会向左移动。反之,各投入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产出增加,AS曲线会向左移动。

3.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的扩张或紧缩政策会通过影响投资、资本存量、投入品价格等来影响总供给曲线。比如,政府限制或取消福利支出的政策会增加劳动的供给量,政府鼓励投资的政策会增加资本存量,从而使总产出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增加。AS曲线向右移动。政府紧缩性政策会使投资减少,AS曲线向左移动。

四、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关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西方学者的说明存在分歧。或者说在总供给曲线形状的解释上,古典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存在分歧。

古典主义认为,价格和工资是有弹性的,任何过剩的供给和需求都能被很快消除。并且,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受到冲击后能重新回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因此,古典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能够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上运行,所以,AS(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潜在产出数量的曲线,或称为充分就业的、潜在产出曲线。凯恩斯主义学者认为,经济运行是周期性波动的,从短期(经济萧条或低迷时期)看,经济并不总是在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上运行。但从长期看,产出总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潜在产出水平。所以,可以接受古典主义的潜在产出曲线,把它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学者认为,在短期内,即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低迷或萧条时期,产量和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就是价格上升,产量也会增加,总供给曲线是缓慢向上倾斜的。尽管工资和价格存在粘性,但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起调节作用的,只不过调整过程是缓慢的。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从长期看,当产出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产量就不会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加了。而且长期中,工资和价格有充分的时间调整,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潜在产出的一条直线。当总供给达到潜在产出水平,总供给曲线成垂直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实际产出。就是说,当总供给达到潜在产出水平,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它表现为名义GDP的增长超过实际GDP的增长。因为,实际GDP或实际产出的增长不会超过潜在产出或潜在GDP。

因此,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把总供给曲线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倾斜上升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图13-5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五、需求冲击和通货膨胀

在了解了AS-AD模型的含义及影响AD和AS曲线的因素后,现在可以运用该模型分析一些宏观经济现象。萨缪尔森说,现在重要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问题都可以用该模型进行分析。下面运用该模型分析一下需求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和需求不足造成的衰退,以及供给冲击造成的滞胀现象,以了解西方学者运用该模型的分析方法。

图13-6描述了总需求的急剧增加或称需求冲击如何造成通货膨胀现象。需求冲击或因新技术发明引起的投资的迅速增加;或因战争导致的对战时物资需求的急剧增加,或因政府采取了急剧的增加总需求的扩张性政策等,都会使总需求曲线AD向右移动。

图13-6 需求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

假定初始的经济处在E1的均衡点。均衡产出为Q1的水平,这个产出水平较低,社会存在失业现象,价格指数水平为P1。假定由于新技术发明引起了投资的迅速增加,推动AD1移动到AD2的位置,在E2点与总供给曲线相交。这时均衡产出(名义GDP)达到Q2超过潜在产出水平,价格指数水平上升到P2的水平,社会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还可以用图13-6说明总需求减少造成衰退现象。假定初始的经济均衡在E2的水平,这时经济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现象。假定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策使总需求迅速减少,AD曲线由AD2移动到AD1,使经济均衡在E1的水平,价格指数由P2下降为P1,通货膨胀下降或消失,产出由Q2下降为Q1,社会出现失业和衰退。这就是政府在反通货膨胀时经常人为造成衰退的情况。

六、供给冲击和滞胀现象

供给冲击是指由于生产成本发生变化从而使总供给发生变动的情况。供给冲击可能是急剧的,比如自然灾害使农业严重歉收,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或石油危机使原油价格迅速上升等。原材料或燃料价格上升会使企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使总供给迅速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冲击也可能是缓慢的,比如工资的稳定增长,使生产成本稳定上升,总供给曲线缓慢向左移动。如图13-7所示:

图13-7 供给冲击或成本推动造成滞胀现象

图13-7描述了滞胀现象的形成。假定初始经济均衡在E1点,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Q1,价格指数水平为P1。假定或者是由于农业歉收,原料价格迅速上升;或者由于工资稳步上升,使产业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由AS1左移至AS2,与总需求曲线交于E2点。这时产出由Q1下降为Q2,社会出现失业和设备闲置,产出没有达到潜在水平,而同时,价格指数却由P1上升至P2,出现通货膨胀,经济社会处于滞胀状态。

从上述分析中看到,AS-AD模型既可以解释传统的总需求变动造成的通货膨胀和衰退现象,又可以解释总供给变动造成的滞胀现象。因此,该模型成为现代西方学者研究宏观经济的一个主要工具。

本章总结和提要

本章内容涉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发展中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于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的根本分歧以及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历史地位在第二节最后的结论中做了全面的总结,这个总结对于理清当代经济学界的争论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解释和弄清楚“滞胀现象”的原因,主流经济学派全面研究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提出了当代通货膨胀理论和失业理论。由于在滞胀并存的状态下,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负相关关系,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就面临两难选择和成本代价的权衡问题。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的权衡和选择提供了一个技术分析的工具。为了更好地解释和分析“滞胀现象”,经济学又建立了第三个总量分析模型,即AS-AD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解释传统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能解释现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滞胀现象”。该模型已成为当代经济学家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思考题

1.为什么“滞胀现象”成为经济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2.你同意货币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吗?为什么?

3.请评价供给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

4.在自由主义学派中你最欣赏什么观点?为什么?

5.请仔细分析自由主义学派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的根本分歧,你同意和反对什么观点?并说明理由。

6.你同意罗伯特·索洛对“滞胀现象”原因的解释吗?说明理由。

7.你同意本书作者对当代经济自由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吗?说明理由。

8.你遇到过通货膨胀的困扰吗?通货膨胀有什么危害?

9.请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0.什么是奥肯法则?它对所有国家都适用吗?

11.说明失业的原因及类型。

12.运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在滞胀并存的状态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成本和代价问题。

13.仔细分析AS-AD模型的含义,并用该模型解释“滞胀现象”。

【注释】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