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冷战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冷战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冷战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1.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同时,地区热点层出不穷,天下仍不太平。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要求联合国进一步发挥任何单个国家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最后,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冷战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1.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1)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同时,地区热点层出不穷,天下仍不太平。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促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同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从主导世界发展趋势的主要力量的对比来看,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仍然大于战争力量的增长,在今后10~20年,新的世界大战还不会爆发。各国都从长远利益出发,以对话作为解决国家间矛盾的主要方式,各国间既竞争又合作,既摩擦又妥协,相互间的制衡作用进一步增强。但天下并不因此而太平无事: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南北差距不断加大,发展问题变得更为严峻,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另一方面,原先为冷战所掩盖的各种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宗教矛盾和领土纠纷等问题陆续暴露出来,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其复杂性不断加深,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世界并不安宁。

(2)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一超多强”成为国际格局的过渡状态,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呈上升趋势。前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但仍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与此同时,欧洲联合自强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趋势进一步明显;俄罗斯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后开始逐步复苏,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抬头,要恢复其大国地位;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综合国力日渐提高等。这些都给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以极大挑战,“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十分明显。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复杂而深刻的调整之中,各种利益间的纷争与协调构成了大国关系的主线。但在短时间内,其他各国均不具备与美国单独抗衡的实力。“一超多强”的局面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中,西西矛盾的地位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不仅由于前苏联及东欧集团解体使西方国家失去了联盟凝聚的基础,内聚力大为削弱,相互间为冷战所掩盖的矛盾与冲突加剧,争夺地区事务与国际事务主导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同时,也由于经济普遍不景气,各国间为争夺原料和市场的斗争加剧,经济摩擦和纠纷日益激烈,从而进一步影响政治与军事合作。西西矛盾在政治方面的表现为对地区和世界事务主导权的斗争;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及双边经济活动中的贸易战;在军事方面主要表现为美国和西欧、日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虽然西西矛盾处于不断加剧的趋势中,但由于国际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趋势不断加强,西方各国在国际事务的许多领域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因此,他们之间仍将以协调为主旋律,通过协商与对话来缓和矛盾。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同时,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也迅速发展。由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冷战后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更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以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国为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与相互渗透的趋势逐步加深。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跨国银行和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实体规模越来越大,活动领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以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也日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事实证明,这些地缘相近的国家为更好地保护和促进本国利益、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区域性经济自由化和开放活动,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4)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经过50多年的发展,联合国的成员国已从1945年的51个发展到2003年的191个,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要求联合国进一步发挥任何单个国家所不能发挥的作用。由于众多力量崛起,使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再凭借自己的实力肆意决定世界事务,而是要求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联合国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与机会。同时,全球问题的发展已超出一国能力所能够解决的范围,所有国家必须团结合作,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且,冷战的结束也进一步终止了联合国为大国操纵和控制的历史,使它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近年来,联合国在预防和调解冲突及战争、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公共福利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预料,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协调中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冷战后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既为中国提供了机遇,也给中国带来了挑战:

(1)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上升。首先,就中国国内状况而言,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之初,国际舆论也曾认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步前苏联东欧各国的后尘。但实践证明,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顶住了西方的压力,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苏东剧变后国家解体、政局动荡和经济滑坡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瞩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冷战的结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冷战后,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正日益加强,中国作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紧密团结,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呼吁南北对话,推进南南合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不懈努力。中国所做的工作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受到国际舆论的一致好评;西西矛盾的发展使中国有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能够制约个别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维护各主要力量间的相对均衡,推动世界格局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最后,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与西方经济普遍不景气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中国的国际经贸关系不断拓展,这无形中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尤其是中国在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确保人民币不贬值、防止危机进一步加深扩大的做法更为各国所称道,不仅进一步维护了中国的国际金融信誉,而且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2)冷战后的国际环境也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首先,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冲击。曾经被认为是固若金汤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土崩瓦解,这不能不对中国产生影响,促使中国认真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西方国家对前苏联东欧的“和平演变”策略获得成功后,便把实施的重点转移到了中国,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思想攻势,从而使中国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其次,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政治压力。由于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的整体力量大为削弱,社会主义运动处于暂时的低潮。西强东弱、西攻东守的态势十分明显。中国作为冷战后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正以蓬勃的气势崛起于东方,这必然会引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意与恐惧,他们一方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渗透,企图从内部改变中国;另一方面在国际事务中制造各种借口对中国施加压力,借民主、人权之名,行干涉中国内政之实,从而限制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冷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也给中国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在以高新技术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为赶上20世纪最后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力争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事实,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无论在经济发展的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克服自身的劣势,抓住时机、促进发展,是中国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