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七章 中国的戏剧、乐曲和武术一、中国戏曲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第十七章 中国的戏剧、乐曲和武术

一、中国戏曲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著名。汉墓出土的陶器、汉画像石里有生动的描写。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分,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如“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了“北杂剧”,南方的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亦称“戏文”,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也称作温州杂剧。南戏用南曲演唱。南曲是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盛行于元明,音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言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明中叶以后也兼从《中原音韵》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萧笛伴奏。《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的南曲曲牌有1513个,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名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明清将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称为传奇。盛行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的有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喜剧本为主。代表作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明末清初李玉的《清忠谱》和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中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如陕西秦腔、河南豫剧、徽剧、川剧、粤剧等。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全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合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

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受到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其艺术上的成熟。

二、中国地方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评剧、越剧、昆曲、秦腔、粤剧、豫剧、川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50多个剧种。被称为国剧的京剧脱胎于徽剧和秦腔。

1.徽剧

徽剧古称“徽调”、“二黄调”,安庆一带则称“乱弹”,是安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徽剧的渊源是“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与乱弹的交流融合,在发展过程中受昆曲影响,逐渐演变成为徽剧。

清乾隆年间,徽剧著名艺人高朗亭把徽剧带到当时全国商业中心之一的扬州。扬州是戏剧“雅部”与“花部”的集中地。徽剧吸收诸家之长,很快超过其它剧种,获得“色艺最优”的称誉。后来他又带领徽剧“三庆班”到京城演出,深受宫廷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接着,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又相继进京,称“四大徽班进京”,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较大影响。后来,徽剧逐渐吸取汉剧、昆腔之长,发展成为京剧,徽剧的著名演员程长庚成为京剧的鼻祖。徽剧对南方各省戏剧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其嫡派有句容的徽戏、浙江的婆剧、江西的赣剧;受其影响的有湖南的湘剧、云南的滇剧、广东的粤剧、广西的桂剧,以及淮剧、黄梅戏等。徽剧对中国南北戏曲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清代乾隆年间至抗日战争前夕,安徽省有60多个徽戏班社,演出地点遍及长江两岸、淮河南北。其中庆升班活动时间长达200年之久。一些班社庞大至百人以上,除大的班社外,还有半职业的“鬼火班”(农闲聚唱,农忙散去,故称鬼火)和业余的“昆腔会”。徽剧的传统剧目据载有1404个。

徽剧的声腔形式可分为乱弹、高腔、昆曲三大类,其中乱弹占主要位置,有西皮、二簧、吹腔、拔子、平板、花腔、杂调等调式,西皮、二簧为主调,有正、反、缓、速等不同唱法,或高亢,或悲愤,善于表达复杂的情绪,以胡琴伴奏,曲牌有200多支。高腔属青阳腔,一唱众和,原为锣鼓伴奏,现改用丝弦。昆曲已安徽化,多演武戏,唢呐与锣鼓齐奏,气氛热烈。锣鼓经约有百首,配合演员唱、念、做、打,表演特点是重排场,讲对参衬,要求服饰富丽,角色齐全,动作强烈鲜明,朴实粗犷,开打炽烈,武功表演出众,强调平台和高台武功,有不少特技和绝招,如爬杆、滚灯、顶碗、矮子步、辫子功等。有的演员表演高台武功,能从7张桌子上翻身而下,一般的也要翻3张桌子。徽剧还讲究身段、亮相的优美,如在《水淹七军》中,关羽和周仓观书姿态优美,且不断变化、反复更新。徽剧还注重集体表演,通过群歌齐舞制造热烈的舞台气氛。

建国以后,徽剧获得新生。1956年秋,安徽省徽剧团成立,1958年参加全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演出《水淹七军》、《齐王点马》、《磨房相会》等剧。1959年4月,赴京汇报演出,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戏剧名家欧阳予倩、梅兰芳等人的赞誉,首都各大报刊发表了数十篇介绍文章。1961年春,应邀赴上海公演,获得好评。1964年,自编现代戏《渡江第一船》,参加全省现代戏会演。近几年来,又整理、排演了《百花赠剑》、《白蛇传》、《江会》等传统剧目,创作排演了《吕布与貂蝉》、《情义千秋》等戏,参加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观摩演出,并赴香港等地公演,受到海内外专家及观众的好评。

2.秦腔

秦腔通称“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因采用梆子击节,又名“梆子腔”或“桄桄子”。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

相传唐玄宗曾设专门演唱的梨园,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是陕西民间乐人,秉性慷慨,所作《秦王破阵曲》,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安禄山叛乱后,梨园子弟各奔东西,“秦腔”遂与民间乐舞结合,形成民间“秦腔”。其后,秦腔受宋词、元曲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日臻完美。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秦腔“西调”(同州梆子)作为军戏演唱。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秦腔流传至北京;“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秦腔开始盛行,足迹几遍全国。在陕西省内,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秦腔,又称东府(同州府)秦腔,流行于陕西东部华县、华阴、潼关、合阳、大荔(同州)等地,唱腔音调与山西蒲州梆子近似。西路秦腔,又称西府(凤翔)秦腔,流行于陕西西部凤翔、宝鸡、歧山、眉县、陇县一带。南路秦腔,又叫“汉调桄桄”,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地区,由老秦腔向南流行演变而成。中路秦腔,以西安为中心,又称“西安乱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西、南三路秦腔均近衰亡,“西安乱弹”起而代之,流行于陕西各地,表演形式朴实、明快、夸张性强。秦腔与京剧有过密切的关系,京剧的主要曲调“西皮”,就是渊源于秦腔。可以说,秦腔是京剧的母体之一。

秦腔的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大类,各自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欢音长于表演喜悦、欢快的情绪;苦音长于表演悲愤、凄凉的情感,可以依据戏剧情节和人物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伴奏音乐分为文、武两类。文场以弦乐器为主,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王绍勤在《秦腔纪闻》一书中记载说:“大锣大鼓,宫商揉杂,冠冕堂皇之中,兼具中正和平之美,此秦腔固有之风格也,亦乱弹所成立之要素也。”秦腔音乐的特点是高亢激越,“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风云为之变色,星辰为之失度”,激越中又杂柔和细腻,缠绵凄恻。秦腔的伴奏曲牌近二百个,唱板分塌、滚、摇、代、垫五部。秦腔的角色,分四生(老、须、小、幼)、六里(老、正、小、花、武、媒)、二净(大、毛)、一丑共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秦腔表演接近民间生活,特别强调情感的真实,要求演员的一招一式皆情真意切,喜、笑、怒、骂、悲、哀、愁、怨、爱、恨、憎、欲,要鲜明强烈,达到“装谁像谁”。各门都曾有许多出色的演员,如王喜儿演的《牧羊圈》、陈雨林演的《皇始打朝》和《曹玉莲走雪》、麻子红(李云亭)演的《拆书》和《杀驿》等,都称誉一时。秦腔演员不仅重唱,而且也重工架、特技,如越马、拉架子、担柴、担水、喷火、梢子功、扑跌等表演都十分考究。秦腔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自周、秦至清的各朝代历史故事戏、神话戏、民间传说戏及社会风情戏,据统计有2748本之多。脸谱共分十二类,颇有自己的特色,眉、眼、嘴、鼻、脑皆有严格的规范与专门的画法。

3.评剧

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地方戏。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先后吸收了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于清朝末年形成。评剧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擅长表演现代生活。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等。

4.粤剧

粤剧是广东省的主要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闽南一带。居住在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也十分喜爱粤剧。明清时代,中国的许多剧种流传到了广东,这些剧种的声腔与广东音乐、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粤剧。粤剧用广东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演员有红线女、马师曾等,代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5.越剧

越剧发源于越国所在地浙江绍兴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戏,流行在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越剧形成于清朝末年,最初全部由男演员演出,20世纪30年代又发展成全部由女演员演出。越剧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已经成为仅次于京剧的一个大剧种。著名演员有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代表剧目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6.豫剧

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戏,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以及临近各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能够表演各种风格的剧目,传统剧目有650多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7.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戏之一,旧时称为黄梅调,主要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发展形成了这个剧种。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等,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三、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诗经》中所提到的乐器就有30多种。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周礼》将中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和木。

1.金

金为钟,包括各类钟、铙、镯、铎等金属打击乐器。在古代种类繁多的金属乐器中,最主要的是钟类乐器,而钹、锣等也是金属乐器,它们的共同特性是声音宏亮、音质清脆、音色柔和,足以代表中国乐器金石之声。如钟,有的钟只有一个孤零零地悬挂在那儿,叫特钟;有的成群结队,排着座次,叫编钟,编钟敲起来声音各不相同,有高低变化。

中国的钟最早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商代出现了一种打击乐器,叫铙。这种铜铸的铙的横断面是扁形的,铙边成棱形。先是单个的,后来逐渐发展为大小不同、三五成组的编铙。进入周朝,乐匠们对编铙进行了改进,先是把编铙挂在架上,再对铙的形状进行了改进,这就成了编钟,而且数量也逐渐增加。乐匠们将不同大小、不同音律、不同音高的钟编成组,可以演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到战国时期或周朝末期,编钟进入鼎盛时期,数量多达六十多枚,奏出的音乐更加动听,并且逐渐成为一种礼仪乐器,使这种单纯的乐器扮演起一个政治、文化上的重要角色。

战国时期,周朝衰落,诸侯崛起,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制作复杂、价值昂贵的扁形编钟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秦汉时,扁形的编钟竟然无处可寻,制作技术也已失传。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回归现象,曾被赋予非凡功效的钟重新成为一种普普通通的乐器,只是钟的形状有扁有圆,没有固定的形制了。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道教形成。钟又被赋予一种新的使命,成了法器,悬挂于佛寺、道观。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钟成为宗教专用品,作为法器的佛事钟竟成了中国古钟的主流。

后来钟又衍生出两个门类:朝钟和更钟。朝钟是皇帝们用来表功德、显尊贵的,更钟是用来报时的。

2.石

石指的是石类乐器,石类乐器主要是磬。磬是以坚硬的大理石或玉石制成。石质越坚硬,声音就越铿锵宏亮。磬可分为特磬、编磬等。编磬是由16枚形式大小不同或厚薄不同的石块编悬而成。磬也和钟一样,有特字号的和编字号的,在我国少数博物院(馆)里有陈列,我国台湾省南部的孔庙里便有一个。磬这种乐器就是从石器发展而来的。在3200多年前的商代,磬已有了广泛的制作和运用,并发展到用玉石制造,以后又有了编磬问世,可以击出旋律。

3.丝

琴、瑟为丝,包括筝、阮、咸、筑等弹拨乐器。在商、周以前,丝弦乐器只有琴和瑟两种,秦汉以后才有筝、箜篌、阮咸、秦琴、三弦、琵琶、胡琴等。琴在中国的乐器里最富于代表性,它的身价颇高,象征着君王和隐士。古代演奏时,有的一人弹,一人听,像伯牙和钟子期。伯牙弹山,钟子期知道他在弹山;弹水,钟子期知道他在弹水。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就把琴弦弄断了,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道他的好朋友了。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一个著名的典故:“知音”。

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虞舜作五弦之琴的传说,到了周朝“文武二王,各增一弦”,至此,五弦琴成为七弦琴的形制。而古琴文化历史,实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最早的“黄帝鼓清角之琴,以合大地鬼神”、箕子“隐而鼓琴自悲”,到“高山流水”的典故流传千载,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文人的四艺“琴、棋、书、画”,琴为四艺之首。而蔡邕的“焦尾”琴、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司马相如的“绿绮”琴,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筝也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大筝发音柔和、雅致,小筝发音清脆明亮。

4.竹

箫管为竹,包括篪(chí)、笛等竹制吹奏乐器。其实比较简单的区别是竖吹为箫,横吹为笛,二者虽然都是竹子做成的乐器,但性质和音色各有巧妙不同。如果想要进一步辨别箫和笛的不同,在于笛有膜,出音特别嘹亮,而箫无膜孔,音色柔和。在竹制的古乐器中,最重要的是排箫,它有发标准音的功用。

5.匏(páo)

笙竽为匏,包括巢、和等用匏做底座的吹奏乐器。古人用干老的匏瓜制成乐器,就是匏类乐器。匏类乐器包括笙和竽等簧片乐器。笙是和声乐器,而竽形状很像笙,比笙大一点,管也比笙多,战国以前在民间极为盛行。

6.土

八音中的土类乐器,主要的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fǒu)。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个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变为八孔埙、十孔埙和半音埙。埙的音色柔美、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缶本是用来装酒的瓦器,敲打起来就算是音乐了。

7.革

革是指以野兽皮革制成的乐器,其中最主要的是鼓,鼓也是古代人民最初使用的乐器。鼓的作用很多,平时可当乐器,以配合舞蹈节拍,在战时可激励士气。鼓的种类很多,“腰鼓”是其中的一种。

8.木

木是指木类乐器。最初有柷(chù)、敔(yǔ)、拍板等,后来有木鱼、梆子等。柷是一种祭祀用的启奏乐器,而敔是一种停止音乐的乐器,这两种乐器除了在孔庙以外,普通乐团不容易看到。柷的形状像个方斗,上宽下窄,边上有个洞,可以把一支柄槌放进去。我国台湾省南部的孔庙里就放着一个。

中国的乐器除了主要作为演奏音乐之用外,其实还有其它各种功能。它们不但是各个时期的娱乐用器和装饰摆设,更是重要的礼仪及传讯用器。

古人用乐器的弹奏来传达讯息。例如,我国古时的战争,多以鼓声来传达军令;在日常生活中,则以梆子或小锣来报更;有一些少数民族更爱以口簧来通信、对话。

在一些宗教或祭祀仪式中所陈列的乐器,往往并非真的为了演奏,而是作为权力或威仪的象征。例如,钟是一种乐器,但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是一种礼,一种宣教、治国的重要手段。先秦时期,乐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史记》说,乐有内辅正心和外异贵贱两种功能。传统的说法是一把好琴要具备九德,就是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

不同等级的人在欣赏乐器时是有严格界限的。钟列为八音之首,可见它不仅是宫廷音乐的首要乐器,也是位极尊贵的象征,只有国王和诸侯才有资格欣赏钟鼓之声。卿大夫和士可以听丝竹之声,而下层百姓只能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余,借陶制乐器如埙之类取乐。正因为钟是最高贵的象征,《周礼》对拥有钟的人和数量也作出严格的规定。平民百姓是不能拥有钟的,哪怕你再富有,谁逾越了这个规定,就是违背了礼。

乐器与神话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传说中乐器往往被固定与某些事物相连。例如古琴象征道德,而编钟象征权威,木鱼和钟鼓代表佛教等。事实上,古琴从来不在乐器的层次中,而是直接成为礼器甚至神器。琴不是表演型的乐器,而是供懂得音乐的君子修身养性、表达志向、观察世道的变迁、测度天时与灾祥。

这些造型特色各异的乐器,以它们美妙丰富的音律,合奏出悦耳动人的声音,十分强调感情的表达细微及复杂的感情变化,力求生动传达出人的情绪和意蕴,从而觉得别有神韵。他们不仅可以表达各种思想情感、心理活动,并且擅长表达各种人物和天、地、山、水的形态美,意境深邃高远。

中国古代对于乐器历来讲求一个“品字”,即所谓“乐品”。什么叫乐品呢?就是该乐器天生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当然,也包括它在音乐表现上的层次和品位。在欣赏乐器时能够感到演奏者的品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例如箫,中国人演奏箫这种乐器时一般不叫“吹箫”,而尊称为“品箫”,这个“品”字,请大家不要领会成品尝或品味之品,我们认为应该是品位之“品”,品德之“品”。因此,箫的品位高,关键还在于吹箫人在道德修养、气节情操方面要具备高水平。中国有句古语曰:“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焚不能毁其节。”古人拿竹节比喻人的气节的诗词是很多的,历代文人都认为竹制的箫也应该具有竹的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古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乐品极高的箫曲。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梅花由于在三冬腊月开放,具有敢抗风寒、不畏霜雪的特征,因此常借梅花来比喻高尚的情操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三弄,是指乐曲中的梅花主题出现过三次而言。箫轻吐弱奏和泛音技巧,在不同八度音程上奏出,表达了梅花的冷艳脱俗和美丽高洁。

再如钟,有一口佛钟上铸着一段铭文再清楚不过地表述了寺钟的真正意义和功能:“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当年徐志摩游天目山时,对清晨传来的钟声大为感慨:“多奇异的力量,多奥妙的启示……这单纯的音响,于我是一种智灵的洗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乐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文化底蕴很深,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变化万千,独具风格,美不胜收。而且每一朝代的乐器都各有千秋,不尽相同。随着朝代的变迁,乐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乐器与音乐其实都一样,反映当时社会的特定的文化背景,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内心感受和思想状态。在悠久深远的中国历史中,中国乐器也扮演着人们内心世界的传播者。

大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

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距今有7000余年的无音孔陶埙(只有一个吹孔),此外就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有6700余年的两个陶埙,一个无音孔,另一个有一个音孔,能吹出羽(F)与宫(bA)两音,构成小三度音程。

其它吹奏类乐器见于传说记载的有龠(yuè)、管、箫、笙等。箫也是由骨哨发展而来,用于虞舜时期的乐舞《韶》的伴奏,故又名《箫韶》,此乐舞大约于汉末消亡。

龠是传说中伊耆氏时的乐器,《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夏禹时的乐舞叫《大夏》,以龠伴奏,故又名《夏龠》。

笙则传说是由帝喾命锤制作。远古时期已有了击奏类乐器,如磬、鼓。此外,在河南登封阳城(今告成镇)王城岗夏文代遗址发现了青铜器残片,说明夏代已有青铜器,故铜钟在此时可能已出现。

击奏乐器见于史籍的还有足鼓、缶、鼗(táo)(俗称“拨浪鼓”)等。足鼓据说是夏后氏时期出现,是在土鼓的鼓腔中装上用陶土制作的足,以便鼓放平稳。缶是由先民的盛水用具发展而来。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说:“昔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命士达作王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音乐也是以钟鼓乐为代表。

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唐代则是我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古琴谱,现存丘明(公元494年—公元590年)所传《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晚唐曹柔又创简字谱,使得古琴音乐得以保存。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燕乐为代表。拉弦类乐器开始在民间出现。

秦时,宫廷建立了音乐机构——乐府,设专职的演奏乐师,乐器制造,及管理人员弹奏乐器筝的出现,后来称为“秦筝”。

汉时开始出现了“鼓吹乐”,即是吹奏与打击乐器互相结合的演奏方式,分为鼓吹(以排箫、笳为主,道路行进仪仗形式)及横吹(鼓、角为主,军乐奏于马上)。琴,逐渐定型成七弦琴的型态,独奏技术更加精进,许多著名琴曲诞生。

汉时琵琶类乐器出现并急速发展。当时的重要乐器还有排箫、笛、羌笛、竽、笳、角、琴、瑟、箜篌、琵琶、铜鼓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乐器有笙、笛、篪、琴、瑟、筑、琵琶、方响、筚篥(bi li)等等。

唐代重要的乐器有五弦琵琶、阮弦琵琶、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琴铜、鼓铜、钹、筚篥、笛等等。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吹奏类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四、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1.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琴曲,传说作于三国。据《晋书》记载,嵇康因不满当时专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害,临刑前曾索琴弹奏此曲。现存传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其解云:“广陵散曲,世有二谱,今余所取者,隋宫所收之谱,隋亡而入唐,唐亡流落于民间有年,至宋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余以此谱为正,故取之。”全曲分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五大部,连开指共四十五段,为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后人据各段标题,推测此即《琴操》中所记的《聂政刺韩王曲》。

2.平沙落雁

又名《雁落平沙》,琴曲。最早见于《古琴正宗》(公元1634年)。内容是描写沙滩上群雁起落飞鸣、回翔呼应的情景。琵琶大曲中亦有同名乐曲,以不同曲调表现相似的内容和意境。亦有称琵琶曲《海青拿天鹅》为《平沙落雁》。

3.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琴曲。据称此曲是根据晋桓伊所作笛曲改编而成。内容写傲霜雪的梅花,全曲主调出现三次,即取泛音三段,异徽同弦,称为“三弄”。《琴谱谐声》(公元1820年)改此曲为琴箫合谱。

4.十面埋伏

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明王猷定(公元1598年—1662年)《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有关于汤应曾弹奏琵琶曲《楚汉》的详细记载。后人认为,《楚汉》即《十面埋伏》的前身。乐谱初见于华秋苹《琵琶谱》。各传谱分段不一,标题亦互有出入,通常分十八段。内容描写汉刘邦与楚项羽的垓下之战,运用琵琶特有的技巧,描绘古代的战争场面,表现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气势,颇为生动。

5.夕阳箫鼓

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琵琶大曲。原有抄本流传,后收入《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称《浔阳琵琶》。近人改编此曲为民族管弦乐曲,易名《春江花月夜》。各种谱本的分段及小标题多不相同。全曲通过对夕阳西下,渔舟晚归的描绘,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6.渔樵问答

琴曲。最早见于明萧鸾辑《杏庄太音续谱》(公元1560年)。稍后杨表正加以修订,配制歌词,收入所编《重修真传琴谱》(公元1585年)。清代有些谱本又舍弃歌词,修改曲调,用乐句的变化反复或移位再现等手法,描写渔樵对话的情态,成为独立的器乐曲。传谱以《琴学入门》本较为流行。

7.胡笳十八拍

乐府《琴曲》歌辞名。相传东汉蔡琰所作,共分十八章,一章为一拍,故名。诗中写她为乱军所掳,流入南匈奴,后又被赎归汉,与亲子分别的悲惨生活和矛盾心情。形式为骚体。

乐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分《小胡笳》(六段)、《大胡笳》(十八段)二曲,无词,解题称其为后唐董庭兰所作。其后流传最广的《胡笳十八拍》传谱,始见于清徐常遇《澄鉴堂琴谱》(公元1686年)。歌词用同名诗。

8.汉宫秋月

相传作于东汉,琴曲。元杂剧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元朝马致远所作,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剧本着重刻画将相的怯懦自私,对元帝则予以同情,描写他同昭君分离时的痛苦,最后以元帝思念昭君入梦,醒后听到孤雁衰鸣为结。

9.阳春白雪

琴曲。传为春秋时晋国音乐家师旷所作;一说是齐国刘涓子所作。古时每以“阳春白雪”连称,故常被认为一曲,后世琴谱则均分为两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其《阳春》解题称唐高宗时曾由吕才加以修订;《白雪》解题称:“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澹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10.高山流水

琴曲。内容及曲名据《列子·汤问》所载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因以“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称知音或知己。现存传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其解题称:“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天闻阁琴谱》,以七十滚拂描写流水奔腾澎湃之状,故又名《七十二滚拂流水》,流传较广。”

五、中国古代音乐家

孔子 春秋时著名的教育家、音乐家。约公元前481年,作琴曲《陬(zōu)操》,以伤悼被赵简子杀害的两位贤大夫。现存琴曲《龟山操》、《获麟操》、《猗(yī)兰操》相传都是孔子的作品。

师旷 春秋后期晋国著名宫廷乐师。目盲,精于审音调律,对于音感极为敏感。明、清琴谱中说《阳春》、《白雪》等琴曲是他的作品。

伯牙 先秦琴师。《吕氏春秋》记载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而能为钟子期领悟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老师成连带他到东海蓬莱山去实地领略“移情”的功夫,于是创作出《水仙操》。现存琴曲《高山》、《流水》、《水仙操》都是源于这些传说的作品。

雍门周 战国琴师。善鼓琴,常为孟尝君鼓琴。后世说他是最早发明琴谱的人。

桓谭 东汉琴家。任掌乐大夫。所著《新论》,常论及音乐。并著《琴道》,介绍有关琴及琴曲的事迹。

蔡邕 汉末琴家。他创作了著名的《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现存《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亦传为他的作品。

蔡琰 汉末女琴家,字文姬,蔡邕的女儿。汉末,她被虏入胡地,12年后被曹操赎回。琴曲中表现这一题材的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等,这些往往被认为是她的作品。

嵇康 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竹林七贤之一,作有琴曲《嵇氏四弄》,包括:《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与《蔡氏五弄》合称《九弄》。他的《琴赋》生动地描绘了琴曲艺术的多种表现,并评论了当时的一些琴曲,具有史料价值。此外,《玄默》、《孤馆遇神》等琴曲也传为他的作品。

阮籍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精于琴道。现存琴曲《酒狂》传说是他的作品。有音乐论文《乐论》传世。

阮咸 魏晋琴家,竹林七贤之一,琴曲《三峡流泉》相传为他的作品。

刘琨 晋代琴家。创作琴曲《胡笳五弄》,包括《登陇》、《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是最早以胡笳声编为琴曲的作品。

贺若弼 隋代琴师。创作琴曲《石博金》、《清夜吟》、《不换玉》等,《西麓堂琴统》中存有《清夜吟》。

赵耶利 初唐琴师。琴艺冠绝当世,曾整理《蔡氏五弄》及《胡笳五弄》等琴曲。著有《琴叙录》九卷、《弹琴手势图谱》和《弹琴右手法》。他总结琴派时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这些评论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

董庭兰 盛唐琴师,从凤州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而青出于蓝,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存《大胡笳》、《小胡笳》、《颐真》等琴曲相传为他的作品。

薛易简 唐代琴家。他九岁弹琴,十二岁能弹杂曲三十及《三峡流泉》等三弄,十七岁弹《胡笳》两本及《别鹤》、《白雪》等名曲。他在讲究“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之外,更强调“声韵皆有所主”的内在表现。还指出了从弹琴姿势反映出的精神不集中的“七病”,为后世琴家所重视,从而引申出许多的弹琴规范。

义海 北宋琴家。夷中的入门弟子,在越州法华山学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

郭楚望 南宋琴家。因感政治腐败,犹如云雾遮蔽九嶷山,遂作琴曲《潇湘水云》。又有《秋鸿》、《泛沧浪》等琴曲作品。刘志方传其琴艺与毛敏仲、徐天民形成著名的浙派。郭楚望实为浙派的创始人。

徐天民 南宋琴师。为杨瓒门客时,由学江西谱改学郭楚望谱,并参与编辑《紫霞洞琴谱》。其祖孙四代皆是著名琴师,后人推崇为“徐门正传”。现存《神奇秘谱》中的《泽畔吟》为其作品。

毛敏仲 南宋琴师。为杨瓒门客时从刘志方学郭楚望传谱。创作琴曲甚多,有《渔歌》、《樵歌》、《列子御风》、《山居吟》、《佩兰》等。其中,《渔歌》、《樵歌》的艺术水平很高。

严徵 明末琴家。虞山派创始人。琴风“清、微、淡、远”,所编的《松弦馆琴谱》为虞山派主要的谱集。

徐上瀛 明末琴家。虞山派集大成者。他和严徵同学艺于陈爱桐的弟子,但是琴风大不相同。他吸收《雉朝飞》、《乌夜啼》等快节奏的琴曲,收入《大还阁琴谱》。琴风“徐疾咸备”,弥补了严徵的不足。所著《溪山琴况》对琴曲演奏的美学理论有系统而详尽的阐述。

庄臻凤 清代琴家。弹琴近30年,创作了首琴曲,收入《琴学心声》中,较为流行的有《梧叶舞秋风》、《春山听杜鹃》等。

徐常遇 清初琴家。广陵琴派的先行者。所传琴谱于1702年刊为《澄鉴堂琴谱》,为广陵派最早的谱集。

徐祺 清代琴师。广陵派的继起者。传谱辑为《五知斋琴谱》,所收琴曲以虞山派为多,并对各曲进行了加工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广陵派与虞山派的渊源关系。

吴虹 清代琴师。学琴于徐常遇之孙徐锦堂。当时是广陵派鼎盛时期,琴家云集,日夜弹奏,对他很有帮助。他致力学琴数十年,编琴曲八十二首,于1802年刊印《自远堂琴谱》,为广陵派集大成者。

祝凤喈(jiē) 清代琴家。19岁学琴,致力琴学30多年。著有《与古斋琴谱》,对琴学理论有深入探讨。

张孔山 清代琴师。学琴于浙江人冯彤云。咸丰年间为四川青城山道士,1875年协助唐彝铭编成《天闻阁琴谱》。所传诸曲如《流水》、《醉渔唱晚》、《普安咒》都很有特点。经他发展加工的《流水》流传甚广。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乐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文化底蕴很深,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变化万千、独具风格、美不胜收。

轻柔典雅的筝,清逸柔美的古琴,华丽委婉的琵琶,清脆明亮的笛子,甜美幽雅的箫,悠扬浑厚的钟声等等,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能使我们领略到自然质朴的美以及古人的生活气息,返璞归真,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使心态祥和、宁静。

六、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健身、护体、防敌、致胜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为各民族所喜闻乐见。

武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使用棍棒、石器等同野兽搏斗,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格斗和搏杀技能。原始战争的出现,单人应战技能得以完善。先秦时期,各国诸侯都非常重视培养和训练将士们的搏击技术。汉代,带有搏击性质的“角抵”已有广泛的基础,还发明了铁兵器,出现了编排起来的攻防连续套路。到了晋代,练武活动已有“口诀要术”,武术初见雏形。唐代,是中国武术的兴盛时期,唐武则天开武举,不少武术人才脱颖而出,天下闻名的少林武术的最早记载也起于唐朝初年。宋代,中国武术走向成熟,健身练武已成为志士仁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民间还组成了研习武术的组织——“社”,开始出现武术的一些流派。元代出现了某些以传授武艺为主要内容的武馆。明清时期,民间习武更为广泛,门派林立,出现了数百种武术套路,武术流派趋于定型。

中国武术具有独特的风采,武术的主要内容由拳术和器械的套路组成。根据拳种和类别的不同,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有对练,风格不同,表现各异。但共同的要求是动作连贯,往返多变,起伏转折,快速敏捷,节奏鲜明。在武术的动作和练法中,都具有攻防的作用,如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是组成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因素,它们都有不同的演练特点和攻防规律,中国武术具有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神韵。由于武术动作是从格斗攻防技术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要求手到眼到,手疾眼快;手脚相随,上下协调;意领身随、以气催力,意识、呼吸、动作必须和谐一致。在中国武术的长期发展中,逐渐演化出十八般武艺或十八般兵器。通常认为,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枪、剑、戟、棍、棒、槊(shuò)、镗、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中国古代的兵器远不止这十八种,平常所说的十八般兵器或武艺只不过是一种泛称。

中国武术文化底蕴丰富,门类众多。按流行地区分类,可划分为南拳,太极拳;按山脉,庙宇分类可划分为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按形象分类可划分为蛇拳、猴拳、螳螂拳等。按技术内容分类,划分为拳术类、器械类、气功类、摔跤类等。拳术类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等。器械类包括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四大主要形式。气功类包括禅家、道家、儒家、医家和拳家五大派别。摔跤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力和相扑,现称为中国式摔跤。

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最为著名的武术流派是少林派、武当派和峨眉派。

1.少林武术

发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武术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少林拳的精华被称为“少林五拳”,指龙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鹤拳,分为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几十种少林拳法,还有刀、枪、剑、铲、棒等器械的器击法,并创造出少林易筋功、小武功、阴阳功、混元一气功等气功。少林拳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分为北派少林拳和南派少林拳。

2.武当武术

因发源于湖北均县境内的武当山而得名。武当武术起源于元末明初,盛行于明末清初。武当拳的风格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见长、以慢击快、以意运空、以气运身,武当派拳术有无极拳、鹞子长拳、猿猴伏地拳、六岁散手和五当太乙五行拳等。武当兵器有武当剑、白虹剑、六合枪、松溪棍等。太极拳属武当著名拳种,影响极大。太极拳在长期流传中,演变出许多门派,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太极拳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后经提炼整理,又出现简化太极拳、48式太极拳、88式太极拳等套路。

3.峨眉武术

发祥于四川峨眉山,形成于明代。峨眉拳集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技法与风格。它的主要技击特点是动作小、变化大、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静制动和以动制静并用,攻防时多顺势前钻,借力反击,以快取胜。峨眉拳术有僧门、岳门、杜门、赵门四大家和洪门、化门、字门、慧门四小家,还分为黄林、点易、青城、铁佛、青牛五大门派。

此外,气功与摔跤也在中国武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气功是一种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养生术和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气功在发展中逐渐与各学说流派相结合。儒家养气,旨在修身;武术拳家养气,旨在积气;医家养气,旨在治疾健身;佛家养气,旨在排除杂念,达到禅定。气功门派众多,尤以道家气功见长。

摔跤是两人相搏的一种武术体育运动,一般均按体重分级进行,能使对手的身体任何部位(两脚除外)触地为胜。摔跤也是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和保安族等都喜爱摔跤。

中国武术自唐宋后,就逐渐传向国外。日本、朝鲜、越南及东亚国家习武者不少,并形成一些武术门派。在欧美国家,中国武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称中国武术为“功夫”。很多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首先是从了解中国武术开始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