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工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农村工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3.2 农村工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革命以来的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直接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城市化又是工业化的有利条件,能够极大地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6.3.2 农村工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革命以来的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直接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城市化又是工业化的有利条件,能够极大地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的工业化直接推动了我国农村的城市化。分析和总结我国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与经验,探讨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机制,对我国农村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载体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由农民开办的企业,它包括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开办的企业、部分农民联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个人办的个体或私营企业以及以农民为主、由各种所有制经济联合经营的企业的总称。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工副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身为社队企业。伴随着乡镇企业的曲折发展,我国农村工业化也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其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农村工业的萌芽期(1949~1957年)——农村工副业的发展

我国乡镇企业是在50年代初中期开展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时在农村手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在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方针下,农村生产合作社可以利用自己多余的劳动力和财力兼顾其他可能发展的副业并使副业的经营能够为扩大农业生产服务。”(史敬棠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册,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9页)不少农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办起了一些修理农具和加工农副产品的手工场,同时许多分散的专业手工业者也被组织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来。据1956年统计,农村约有1000多万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和一部分分散的农村专业手工业者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副业从无到有。1957年,农村副业总产值达22.9亿元,占当时农业总产值的4.3%。此后作为乡镇企业前身的社队企业就是在集体副业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农村工业的起步期(1958~1978年)——社队企业的产生与曲折发展

在1958年席卷全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中国农村出现了第一次工业浪潮,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随之诞生。中共中央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公社工业化”,逐步把一个适当数量的劳动力从农业方面转移到工业方面,有计划地发展肥料、农药、农具和农业机械、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制糖、纺织、造纸以及采矿、冶金电力等轻重工业生产。自此,农村工业第一次从农村副业中分离出来并出现带有现代企业性质的社队企业。据统计,到1958年底,全国社办企业共有26万个,总产值达62.5亿元,常年性务工社员750万人,包括大炼钢铁在内的农业劳动力,总数达1800万人。1959年,社办工业继续发展,企业数达到70万个,总产值达100亿元(胡必亮等:《中国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1960年开始的国民经济整顿期间,社队企业成为整顿的部门之一,很多社队企业纷纷下马。1962年,中央提出停办社队企业的主张,社队企业面临诞生以来最困难的时期。社队企业总产值从1960年的50亿元下降至1965年的5.3亿元。

1970年8~10月,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号召各地农村发展“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水电、小机械修造、小水泥、小化肥的统称),社队企业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村工业化又掀起第二次浪潮。据统计,社队企业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5.2%,到1978年,社队企业已发展到152.42万个,总产值达493.0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385.3亿元。

(三)农村工业化的兴起(1978年至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一条具有强劲活力的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和《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两个指导性文件。自此,乡镇企业开始走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

乡镇企业自1984年始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轮高速增长时期。1984年,中央相继颁布了《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业的通知》和《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肯定了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提出要用“热情支持、积极引导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这一总方针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同意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同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巨大成功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劳动力条件和资金条件。乡镇企业正是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大环境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个数年均递增69.6%,就业人数年均递增24.2%,企业总产值年递增44.9%。

自1992年起,乡镇企业又迅速形成了新一轮快速增长的格局。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时视察了好几家著名乡镇企业,把乡镇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我国的优势相提并论。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江泽民在报告中两次提到乡镇企业对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促进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继续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所有这些,开辟了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史上大放异彩的新阶段,使乡镇企业自1992~199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6.5%。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所创造的经济增长总量已占本地经济总量的90%以上,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镇工业的崛起掀起了一轮“造城运动”

乡镇企业的崛起,从根本土改变了我国工业的格局,从而由原来单一的城市工业化模式演变成为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二元并存和双轨并进的模式,并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1)乡镇工业依托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性

乡镇工业必然向小城镇集中,推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这是由乡镇工业生产的性质特点和小城镇的功能特点所决定的。乡镇工业虽然在农村地区,但它同样必须具备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①有足够的劳动力;②有一定的资金、技术基础;③有一定的满足生产要求的厂房、机器设备;④有较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道路、车辆);⑤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总之,乡镇工业的发展同样要求向城镇集中,这种集中主要表现为人口集中、生产集中、消费集中、财产集中、技术信息的集中、政治文化的集中。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乡镇工业集中的首选地点和对象就是所在地区的小城镇。因为农村自然村落的封闭性、分散性不可能满足乡镇工业发展的要求,而小城镇的功能基本符合乡镇工业发展的要求。

一般来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城镇都基本具备了以下功能和优势:(1)劳动力集聚的优势,小城镇往往承担了乡镇工业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乡镇工业往往能从小城镇得到所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公用生产性设施集聚的优势,例如交通道路、供水、供电、供热、仓储、污水处理等,许多企业集中使用这些设施,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节约开支;(3)社会事业性设施集聚的优势,作为非农产业的工人及子女的生活需要如教育、科学、通讯、邮电、文化娱乐等非生产性设施,这些都是乡镇企业劳动力生存和发展最起码、最基本的条件;(4)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集聚的优势,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必要求加快为其服务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的建设,这两类市场的建设不可能选在封闭落后的农村,从空间距离来讲,应与乡镇企业所在地越近越好,而这种地点的理想选择就是小城镇。因此,乡镇工业这种对小城镇的依赖性决定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小城镇的建设,而乡镇工业与小城镇的同步发展也就必然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2)乡镇工业对农村城市化的直接推动作用

乡镇企业对农村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仅1991~1996年,我国乡镇企业已累计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843.5万人,平均每年安置807.3万人,乡镇企业职工已占农村全部就业人员的29.8%。特别是江苏省,1995年乡镇企业职工达924.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尤其是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这一比例高达70%以上,例如无锡市,截至1996年年底农村从业人员总计为209.94万人,户均2.51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员为52.75万人,占25.13%,从事非农业人员为157.19万人,占农村就业人员的74.87%;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第二,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由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换,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村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开辟了由单一农业经济向农工商三大产业综合发展的工业化之路。1978年,我国农村三大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分别为69.5%、25.6%和4.9%;到199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3.9%、64.6%和11.5%。在一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较快地区,第一产业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已下降到20%以下,如1997年,浙江省为13.7%,江苏省为15.1%,山东省为18.0%。

第三,提供了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建设资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到1994年底,全国有乡村道路2893万公里,村镇之间的高级和次高级公路达37万公里。全国建成自来水厂21040家,铺设供水管道169549公里,受益人口达2.92亿。1978~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达900多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对农业投入的80%;用于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资金达1120.9亿元,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财源。江苏省无锡市的小城镇建设更为突出,到1998年,该市农村集镇建成小公园34座,自来水厂89座,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70%,村镇道路总长度9222公里,道路密度1.7公里/平方公里,属于全国先进水平。仅1996~1998年三年中,无锡市乡镇企业已向乡镇社会事业提供了65.78亿元建设资金。该市各乡镇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用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一般都在五百万元左右,其中60%的资金来自乡镇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乡镇企业是广大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广大乡镇正是凭借乡镇企业积累的资金,以工建农,以工补农,集资办学,筑路造桥,兴办公益,兴起了一座座“乡村里的都市”,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面貌。

第四,造就了一代新人,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乡镇企业的崛起不仅为农村城市化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直接改造了农民,使以农民为主体的乡镇居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伴随着这一转变过程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科技文化素质的变化。不少过去以种地为生的传统农民经过乡镇企业和市场经济的锤炼,已迅速地成长为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甚至成为农民企业家。例如江苏省无锡市乡镇企业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六万多人,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约占员工总数的28%。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农民正在形成,一代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乡镇企业家正在形成。

综上不难看出,由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范围的农村城市化,迅速掀起了一轮“造城”运动。全国各地农村小城镇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大批令城里人都感叹不已的“乡村里的都市”悄然兴起。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83~1992年,我国农村的建制镇由2781个猛增到14135个,平均每年增加1262个;市镇总人口由22274万人增至3237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22万人,我国人口城市化率则由21.6%上升到27.6%。1992年后,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导和鼓舞下,我国农村城市化呈加速趋势,“造城”运动在广阔的时空中全面展开。仅1992~1995年间,我国农村建制镇就由14135个增至16992个,平均每年增加952个;市镇总人口由32372万人增至3517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9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由23412万人增至2710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30万人,人口城市化率则由27.6%上升至29.0%。另外,我国农村建制镇和集镇的公用设施建设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全国现有的五万多个建制镇和农村集镇中,已有文化设施4.6万个,卫生设施4.5万个,集贸市场5.2万个;1984~1994年,全国村镇人均住宅面积由12.27平方米增至16.43平方米,其中楼房的比重由22.5%上升到50.8%(3)

三、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直接推动了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同样也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然而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布局分散、规模过小。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虽然导致了乡镇工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集中,但是乡镇工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的局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1985年平均每个乡村办企业劳动力规模平均为8.4人,1996年为10.4人。企业的劳动投入规模小,在一定条件下意味着资本投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进而导致产出规模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第二,土地资源浪费惊人。据统计,乡镇企业自80年代初大规模发展以来,已占用耕地近一亿亩。乡镇企业职工人均占地面积已超过城市职工的10倍(4)

第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从1985~1994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增加58.3%(全国为28.1%),废气排放量增加38.6%(全国为13.1%),固体废弃物及有害废弃物增加16倍(全国为12倍),工业粉尘增加34.4%(全国为2.1%)(5)。另外,乡镇企业对环境管理较差,再加上布局分散,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很大,容易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四,缺乏科学规划,小城镇功能不齐全、不合理,难以形成对乡镇工业集中的优势。

为此,要保证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同步协调、健康有序、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做出以下政策选择。

(1)建设具有乡镇特色的工业开发小区。通过工业开发小区的建设,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进区建设,推动乡镇工业规模经济的发展,并由此带动农村城市化。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小城镇的经济中心功能,而且对于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都是有利的。

(2)建设“农民城”。工业小区的开发必然带来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将使更多的农民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来,形成新的“市民”,从而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3)搞好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行有利于农民流动进镇的户籍制度改革;二是进行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集中的税费制度改革;三是进行有利于土地置换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四是建立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转让,防止资源浪费;五是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推广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收费制度,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六是要有适当的政府干预,以利于调控城乡差距和资源配置,真正使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