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制造业地区变化

全球制造业地区变化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全球制造业地区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本图所指趋势是6个洲的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在亚洲,制造业的增长又主要集中于9个国家,其中心是中国。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直接提升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的份额。制造业快速增长与制成品贸易快速增加相辅相成。

(二)全球制造业地区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图2.4)。一部分是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这三个洲的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占世界的比重不仅小,而且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战后世界制造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70年代),三个洲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也只占世界的8.5%,在第二个黄金时期(21世纪第一个10年)也仅占7.4%。三十多年来,大洋洲占世界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主要的制造业国家是澳大利亚。非洲有统计数据的48个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总和占世界的比重在1.3%和1.8%之间,即使1990年以来的三个年份所有的国家都有统计数据,估计这48个国家占世界的比重也不会超过2%,表明1990年至2010年之间,非洲制造业所占份额又下降了。11个南美洲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在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的下降后,在21世纪的头十年略有增加,表现出与非洲相同的趋势。

img22

图2.4 世界制造业的地区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1997年、2006年和2012年)计算所得。本图所指趋势是6个洲的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趋势。

另一部分是北美洲、欧洲和亚洲。这三个洲不仅占世界的比重最大,而且三者之间的力量处于彼此激烈的交替之中。90年代以前,北美洲制造业的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欧洲,最后是亚洲,但是北美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欧洲和亚洲的比重在上升。在给定的四个年份中,三大洲首次收敛于1990年(三者的比重接近,欧洲26.6%、北美26.5%、亚洲26.2%)。之后,三个大洲的趋势是分化加剧,亚洲占比直线上升,欧洲和北美于2000年以后下降明显,尤其是北美。北美和欧洲的下降,反映在亚洲的显著提升、南美的温和增加及非洲的略微增加,显然世界制造业中心已经由北美转移到亚洲(表2.5)。在亚洲,制造业的增长又主要集中于9个国家,其中心是中国。

表2.5 制造业增加值前30个国家及占世界比重

img23

(续表)

img2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1983年、1997年和2012年)。

说明:(1)1960年和1980年缺少西班牙、瑞士、苏联等国家的数据,2010年缺少加拿大、以色列等国的数据,我们相信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一定在前30名以内。(2)1960年,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的数据是工业增加值。

换一个角度看,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WDI[1],2005、2012)三个阶段,高收入国家的工业(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1.9%和1.9%,中低收入国家分别达到2.8%、4.4%和7.5%;最显著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年增长率分别为8.6%、10.9%和10.1%;其次是南亚地区,年增长率分别为6.9%、6.0%和8.4%。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直接提升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的份额。根据UNDIO(2011)统计,1990—2010年,发展中经济体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从20.7%增加到35.6%,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最快,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从6.3%提高到20.9%。上述分析揭示,过去30多年世界制造业的快速增长集中在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亚。这个地区显著增加的约75%源自中国,中国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发展中经济体的43.3%。制造业快速增长与制成品贸易快速增加相辅相成。2011年,制成品占国际货物贸易的67%,多数经济体的制成品出口超过50%,最突出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达到80%(WDI,2012)。

表2.6 世界不同地区制成品出口占比   单位:%

img2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2005年和201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