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兰州市新型工业化形势分析与预测

兰州市新型工业化形势分析与预测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同全国一样,兰州的新型工业化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已是迫在眉睫,由传统的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兰州市新型工业化形势分析与预测

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工业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是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濒于枯竭,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加上科技革命和管理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应运而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近年来,同全国一样,兰州的新型工业化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兰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发达国家正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并且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其发展速度会更加迅猛。我国目前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不同,要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有利条件,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实现中国工业的快速腾飞。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相类似,都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来推动的。但这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我们所能够利用的资源不再像发达国家当初那样富足,水、石油等资源的供给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激增与对资源的大规模利用已使环境承载力不断受到挑战。因此,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的老路。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经济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国际分工体系不断细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的开放和融合程度日益提高。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我国经济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必须以世界眼光来发展工业,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遵循发展生态工业的理念,不断提升产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差距,在世界经济当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二)兰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意义

兰州市工业经济在全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发达城市相比,不仅面临着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加速改造传统工业、推进农业工业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兰州市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布建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兰州工业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

目前,兰州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与这一发展阶段相对应,目前兰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工业结构还欠合理,产业关联度低,工业布局较为散乱,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工业生产的环境成本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已是迫在眉睫,由传统的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兰州工业经济所处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

兰州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强,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般达到近40%,且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还在进一步增强。如2008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318.93亿元,同比增长13.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6.59亿元,同比增长13.5%,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7.69%,比上年提升1.1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6.9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6%。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3户,从业人员20.4万人。工业经济在兰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表明,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兰州经济总量、增强城市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来说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工业经济本身发展水平还并不高的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稳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改变兰州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

目前,兰州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特点比较突出,城乡差距还在拉大。从城乡所创造的GDP差别来看,近郊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四区创造的GDP总额在2003—2008年分别占到各年全市GDP总量的81.37%、82.99%、83.5%、84.6%、81.07%和80.98%,而远郊榆中、皋兰、永登、红古三县一区仅分别占18.63%、17.01%、16.48%、15.4%、18.93%和19.02%;近郊四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0%左右,而完成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在85%以上,完成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在85%以上,表明二、三产业主要集聚于近郊四区,特别是第二产业主要集聚于西固区和七里河区,第三产业主要集聚于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从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来看,200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为27.30%,其创造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只占全市GDP的3.56%,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为29.78%、42.91%,其创造的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45.86%和50.57%,表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差别来看,近郊四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到了全市的9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75%以上,说明近郊四区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了相对较多的投资支持,其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城乡收入比看,近几年由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赶不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所以城乡收入比呈持续拉大的状态。2003年这一比值为2.96∶1,之后比值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达到了3.31∶1。另外,近郊四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远高于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远郊三县一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而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兰州市突出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表明,我们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生态工业,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增强工业经济实力的同时,以更强的能力来反哺农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和发展,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发挥兰州产业优势的迫切需要

兰州工业的起步较早,近代工业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工业使古老的兰州迈入了近代工业的殿堂,对兰州现代工业文明的开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五”时期国家重点项目的布建以及“三线”建设时期东部工业企业的陆续迁入,兰州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在突破原有体制机制束缚的同时,积极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并已成为兰州的支柱性产业。目前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能源电力、建筑建材、生物制药以及核工业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这些优势是兰州今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和基础,要发挥产业优势,必须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更多的企业存量资产在兰州发展中发挥应有的效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兰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现实要求

近几年,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瓶颈性制约的加大,国家越来越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社会,并且确定了严格的节能减排任务。对于兰州市而言,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巨大。同时,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兰州的大气、水和固废污染治理难度极大,而在重工业为主、传统的“三高一低”增长方式为主的工业经济结构特点下,节能、降耗、减排的压力巨大。虽然经过不断的治理,兰州的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工业排放逐步减少,但工业污染依然是兰州环境污染的主体之一,而且采用“末端治理”的方法,难度大、成本高、效果差。在资源消耗方面,目前兰州市能源消耗的80%在工业,因此工业节能降耗首当其冲。“十一五”前两年兰州市节能未达到平均进度,而2008年虽然完成情况较好,但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非常大。不仅仍面临着资源环境对经济的约束问题,而且也面临着能否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调整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二、兰州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现状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兰州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和“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兰州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结构调整,狠抓项目建设,实施节能减排攻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工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近几年以企业为主体,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工业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研发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近三年全市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00余项。近年我市研制开发了一批以多糖蛋白结合疫苗、A型肉毒素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医药新产品;以直升机吊装钻机、高温高压合金阀门、825合金材料高压空冷器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新产品,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兰州电机、兰石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兰州交大绿色镀膜中心、天华院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36家,占到全省的43%,其中国家级3家,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产学研联合方面,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了面向行业的阀门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得以加快,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生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一五”前三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4%,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速3.09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规划保13.5%力争15%以上的发展目标2.14个百分点0.6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市GDP平均增速3.64个百分点,其中2006、2007两年增速分别达到16.6%和17.12%。2008年工业战线积极应对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迎难而上,工业经济在逆势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318.93亿元,同比增长13.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6.59亿元,同比增长13.5%,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7.69%,比上年提升1.1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6.9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6%。

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兰州已建成具备较高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准的公用通信网,截至2007年底,本地光纤达到乡镇已过98%,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2万户,移动用户达245.12万户。新建成的兰州市综合信息平台(IDC)是符合国际专业级品质标准的数据中心,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先进的网络数据中心。政府、大多数部门、高校都建立了局域网。兰州石化、兰州燃气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等分别投入1227万元、1679万元、1350万元建设了公司局域网系统。兰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999年专门组织成立了兰州软件园,2002年经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截至2007年底,兰州地区80%的软件企业已经入驻软件园区,从业人员达到1500人,实现技工贸收入9.1亿元,利税1.3亿元,发展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已开发出南特地理信息系统、输变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铝电解优化配比软件包技术、水利灌溉监控管理系统、油库信息平台整合系统、机动车辆计算机网络化及GPM网络移动区域定位系统及智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这些软件产品已被市场认可并获得国家及省市各类奖励。软件产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金融、商业、交通、教育等行业的信息化服务建设突出。全市600多家金融单位均实现了金融电子化,大部分商业零售企业也都使用电子收银机、条形码、扫描器等信息技术产品,极大提高了售货效率。新建成的兰州市环境监控中心信息系统,实现了城区内大气、水资源、重点工业污染源等监控数据信息的自动在线监控和环境执法的实时指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呈多元化的格局,民办信息机构逐步壮大,在劳务市场、房地产、商品交易、技术交易中介、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兰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节能减排取得进展。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完成好节能减排任务。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了兰州市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形成例会制,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体系中,作为县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实行“四长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兰州市节约能源实施方案、节能减排部门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暂行办法、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实施办法,以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监测、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初步形成了政策的导向、调控与约束机制。三是贯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市2008—2020年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近期与中远期目标;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系统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路径与措施。四是围绕十大节能工程,每年滚动实施50项节能降耗循环经济项目。方大炭素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国电兰州热电区域热电联产工程、腾达西北铁合金硅铁炉余热利用工程等重点节能改造和循环经济项目获得国家节能奖励资金6117.6万元。2008年国家已经批准我市节能量万吨标煤以上的项目10个,项目建成后年节能量可达27.78万吨标准煤。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500万元,并保持每年增长20%用于支持循环经济和节能重点项目。五是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强化企业节能基础管理,探索节能新机制,与中国节能协会达成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合同能源管理(EPC)试点。42户试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加快推进。六是突出抓好市场准入、淘汰落后,启动新、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近几年我市已关闭淘汰小造纸、小钢铁、铁合金、电石、小砖瓦等“五小”和新“十五小”企业百余户,2008年关闭、废毁石灰土窑70家,关闭后每年可减少煤炭用量23万吨。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奖励政策,当年争取到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资金6000多万元。七是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兰州石化公司节能改造和产业链延伸、祁连山水泥窑炉余热利用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已建成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固区、兰州石化科技产业基地、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工作,2008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达到24户,利用工业固废240多万吨,减免增值税8300多万元。八是组建了兰州市节能监察中心,8个县区也相继成立了节能监察中心,全市节能监察执法体系初步形成。2006年、2007年、2008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2.71%、4.26%和6%,累计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2.3%,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三、兰州市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的来看,工业经济规模还比较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综合竞争力都不够强,优势产业的产业链短,核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很不够,工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还不够强。

(一)工业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增长后劲

目前,兰州市的工业经济虽然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无论从与其他发达省会城市的横向对比来看,还是从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其经济规模都还比较小,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较强的竞争力和强劲的增长能力。当前,兰州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呈现如下特点:重化工业为主、国有经济为主、大中型企业为主、传统产业为主、中央省属企业为主、资源消耗水平较高、城区发展空间不足。在此布局下,工业经济发展通常也重在保证这些居于主导地位的行业和企业,而这种发展思路虽然确保了工业经济短期的增长,但从长远看这种发展是非常脆弱、不稳定和缺乏后劲的。

(二)工业经济规模小,竞争力较弱

从新型工业化的进程看,兰州市工业经济总量不足,规模相对偏小,特别是部分老工业企业设备老化,科技创新及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的工艺、设备、技术层次较低,产品档次不高,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很低,缺乏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企业总体素质偏低,经济效益较差,整体上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二高二低”状态,还不能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撑。2008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在西部11个省会中心城市列第8位,总量列第7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国4.6个百分点。从产业发展的模式看,工业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两高”产业比重依然过大,大型企业不强,中小企业培育不足,国家宏观调控的任何举措,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的效益,乃至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工业投入也显不足,特别是在目前政府投资不再直接进入一般竞争性行业,资金配置通过价格信号来实现的情况下,东西部资金收益与风险存在较大差别,及资本流动逐利的法则强化了我们筹资的难度,工业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三)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

兰州市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水平低,与东部地区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上的差距十分明显。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仍然居于主体地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从产业的竞争力看,兰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仍显不足,缺乏自主品牌,从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上看,均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此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弱,工业的开放性和外向度远远落后于东部以至于中部地区。

(四)经营管理人员少,技术工人紧缺

一方面,由于经济欠发达,发展工业所需要的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存量不多且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科技教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实际需要相比还相差很远,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都很不足,应用型人才较为缺乏,企业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作支撑,较低的人口素质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的需求。目前,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现有技术人才多集中在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非常缺乏,生产第一线人才严重不足。同时,整体上看,高级技术人员还比较短缺,在工业企业中就业的技能型工人稀缺,大多数工人只会从事单一的初级技术劳动,特别是在能源、原材料产业就业的劳动者,从事的劳动多为重复性简单劳动,这必然会大大影响新型工业化的推进。

(五)资源环境约束强,节能减排压力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物质资源,特别是像石油、煤、电力、水等重要战略资源。兰州市资源消耗大,一方面是因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高能耗产业发展较快而且比重大,另一方面是这些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手段落后,能源使用效率普遍偏低。此外,由于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导,缺乏深加工工业,工业生产的产业链条短、层次低,大量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循环经济建设不足,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而如果将因开采技术水平低或无序开发中的资源浪费计算在内,资源消耗与无谓的浪费就更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及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六)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区域贡献率不足

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兰州新型工业化进程,导致工业对区域(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兰州的现代工业的主体是以国家计划这种手段,以“嵌入”的方式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中发展而来的,它游离于落后的农业经济和原始的地方工业以外,长期以来,先进的生产要素无法与本地区的技术环境相融合,也就不能对地区工业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双轨二元模式使企业不仅长期背负“办社会”的重担,也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抑制,企业与地方关系链断裂,企业无法通过集聚扩散效应完成“极化”。双轨制二元模式严重制约了兰州工业化的进程。

四、2010年兰州市新型工业化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工业企稳回升态势逐渐明朗,整体运行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从全球来看,金融危机仍在持续蔓延和深化,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多重阻力,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工业平稳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

就兰州而言,在全省经济企稳回暖的大背景下,工业经济整体运行企稳向好,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上升,工业经济正逐步走出最困难时期。但与此同时,由于出口低迷与内需不足双重叠加、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互相交织等负面因素影响,全市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其中,尤需高度关注的是:部分行业经营困难,有色、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经营形势依然低迷,对全市工业保增长影响较大;需求不足依然突出,机械、轻工、铁合金等主要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均大幅下降,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与市场需求相关的铁路货运、工业用电等指标没有明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没有根本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分析2009年下半年以后一个时期兰州工业增长面临的形势,应该注意:一是关注国家政策的转向。综合各种信息表明,中央很有可能将宏观政策的着眼点由“保增长”调整为“调结构”。能否有效把握机遇,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近期,随着国际大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通胀压力隐隐显现,前两年曾十分突出的企业成本压力可能再次加大。三是应对产能过剩的压力。国内方面,上半年保增长措施出台后,进一步形成了大量生产能力,加之各地纷纷出台以保护本地产品为目的的政策,兰州工业在趋于饱和的市场上保持甚至扩大市场份额的压力更大。外需方面,世界银行最近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速预测,预示着下半年出口市场难以很快回暖,全球范围内产能过剩的形势依然对我市工业形成较大压力。

为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政府出台了总额为4万亿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阻止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稳定就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扩大投资、扩大内需以保经济增长。根据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必然会有一个滞后期,政府4万亿投资的效果在2009年第二季度才开始逐渐显现。而我市处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以重工业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关联度低的支撑型产业、上游产业比重高,经济运行周期与全国相比又要滞后一些。因此,在国家扩大投资的初期,资源型产业的政策效应不明显,只有扩大投资政策作用下沿海地区制造业生产恢复和原材料库存消化后,才能形成对资源型地区的产品需求,拉动资源型地区的资源型工业恢复生产,资源型经济开始回暖,形成国家扩大投资政策对重工业结构为主地区经济的政策效应。因此我们认为,总体来讲下一个阶段兰州工业经济总体形势会好过09年上半年的状况。综合各方面因素,预期兰州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将保持在9%左右。2010年增速有望达到两位数。

五、推进兰州市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与对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意味着兰州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必将贯穿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十一五”后两年及“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保增长、保稳定的急迫任务,面对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兰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

(一)思路——形成加强开发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

兰州市工业自身特点导致其缺乏较强的内驱力。一是国有经济战线过长,比重过大,粗放经营,企业改革进程缓慢,深层次的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因而工业化所要付出的发展成本要远远大于预期。同时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活力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低。二是结构性问题突出。兰州市产业结构表现在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而新兴产业比重太小;“三高一低”的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优势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集群效应,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优势尚未形成。我们知道,开发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前者由于拥有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优势而能为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带来好的发展环境,后者能够通过产业链延伸辐射带动广大的中小企业,提高产业发展的精加工、深加工和协作配套能力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可以说,开发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两个强有力的驱动力量,是实现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引擎。兰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实行加强开发区发展和努力形成产业集群的“双轮驱动模式”。兰州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在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较好的产业和产品基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大的发展潜能,目前由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很多企业都是原材料和市场两头朝外独立发展,兰州只是一个加工地,与地方其他企业缺乏关联和对接,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不利于我市产业优势的发挥,对于地方税收、就业等都缺乏带动力。因此,必须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的有效裂变,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我市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兰州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开发区近几年都有大的发展,不仅制定了较为详尽的产业发展规划、园区发展规划等,而且在为入区企业打造中介超市等方面采取了新的举措,而入区企业也能享受国家和省市政府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近些年,两个开发区都努力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着结构趋同现象,同时,由于兰州市还没有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所以,开发区产业发展不能与全市产业发展相衔接,这就会大大影响到兰州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在同加强园区发展相结合。

(二)保障措施——实施信息化带动、自主创新、人才工程、循环经济、优化环境“五大工程”

1.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过程同时也就是科技日渐进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兰州市是一个相对欠发达的省会城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研发领域,促进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信息化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也为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因此,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发挥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的优势,在企业内推行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营销过程的信息化,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来推动新型工业化。要在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积极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以生产性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为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提高信息在经济中的比重,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形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工业产业新格局,来积极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其次,坚持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目前兰州市工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低,生产装备的科技含量低,因此工业生产效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因此,今后必须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大力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与装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装备工业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自主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工业经济竞争能力,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当前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快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器为主体,以产学研用为纽带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创新服务平台。按照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在产业集聚区建设集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风险投资公司等参与平台投资建设。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形成项目阶段、创业阶段、产业阶段的三级孵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官产学研联合,拓展联合领域,提升联合层次。充分利用兰州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多的特点,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行产学研项目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以企业为中心,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产学研开发新格局。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创新。加大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扶持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重点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力争在产业延伸、装备制造、节能减排、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新进展。三是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标准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力争重点突破。四是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大投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机制等措施,引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3.人才工程

要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人才是首要的第一资源,因此必须实施好人才工程,形成包括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企业营销人员、企业技术工人在内的优秀的人才队伍,将人力资源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本。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重点发展基础教育,确保基础教育投入;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应用型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培养。二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之不断提高生产技能,不断适应变化了生产技术条件,还要鼓励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投入。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为劳动力自由流动解除后顾之忧,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四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引进、选拔和使用机制,加快人事、劳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用人机制,使优秀科技人才真正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4.循环经济

要统筹整体与局部,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系统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立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一是切实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降低对资源能源的依赖,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倒逼作用,加快推进高耗能产业的整合,加快淘汰落后。二是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资源再利用与消费领域等五大环节全过程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标准与措施,构建以工业为龙头全社会各领域协同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编制全市循环经济规划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三是继续强化节能减排攻坚,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区域能耗与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两高”行业的过快发展,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每年滚动实施50项节能与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突出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推进存量改造。指导企业强化用能管理,开展对标与能源审计,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抓好清洁生产审核。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扩大综合利用领域和综合利用率。四是强化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完善统计、监测、考核与节能监察体系,突出典型,加大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五是通过开发节能降耗的重大技术,注重采用节能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对于资源的消耗;六是增加治污投资,强化环境治理,严格环保管理和执法监督,严惩破坏环境、污染环境行为;七是建立工业园区,鼓励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企业之间生产协作,强化配套协作,减少资源的浪费。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园区内及园区间的循环经济,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5.优化环境

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清理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资、增加资源投入、增加产值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粗放经营的习惯做法,牢固树立经济发展必须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必须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道路的理念。其次,要提高政府效能,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重视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再次,要不断完善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度条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由此来加快对传统体制和规则的突破,有力推动兰州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强化开放意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产业发展与产品创新等方面以更加适宜的政策引进外来投资,以开放促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商品、资本、人才市场,制定向特定产业倾斜的投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寿正.新型工业化——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3,1.

2.吴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2008年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兰州市经济委员会,巨洪程.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1.

4.姚国庆.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1.

执笔人:邓生菊 刘旭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