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农业的历史贡献与弱质性

传统农业的历史贡献与弱质性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农业的弱质性表现在:一是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是典型的小生产,只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只有少量剩余,不能大幅度增加财富。四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分散性,农民缺乏组织,无法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三、传统农业的历史贡献与弱质性

传统农业从原始人类野蛮时代农业革命的萌发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推动了人类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直至封建社会经济社会变革,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其农业自身的发展而言,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农业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广泛交流。传统农业阶段,由各大农业起源中心驯化并经原始农业传播的各种生物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农业生物资源,从而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第二,形成了完备的农业耕作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选种育种技术、施肥技术、土壤耕作技术、农田灌溉技术和轮作制等。第三,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无论是东亚还是西欧的传统农业,都是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在欧洲是以牧为主,在中国是以农为主。人类在农牧结合中,对于无法充分利用的农副产品和不能垦殖的土地,通过发展畜牧业而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蛋、奶等畜产品,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第四,形成了农业管理思想和体系。我国在传统农业阶段的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一整套农业管理思想和农业经营思想,如“天、地、人”三才理论,“时宜、地宜、物宜”三宜原则,多种经营、量力而行的经济思想等。人类的先民在创造农耕文明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人类对自然的无奈形成了对神的信仰,以及风水学、占卜术、农历历法、二十四节气、天象气候观测等,都成为传统农业的文化表现。这一切都为传统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统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同时,它自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弱质性,不能适应人类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工业社会的跨越。传统农业的弱质性表现在:一是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是典型的小生产,只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只有少量剩余,不能大幅度增加财富。二是传统农业由于实行分散经营,无法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商品经济的发育十分困难。三是传统农业的技术和劳动技能十分简单,仅靠个体劳动者的经验传授,因此很少应用先进的科学和技术,限制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四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分散性,农民缺乏组织,无法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五是传统农业劳动工具落后,产品单一,无力进行初级产品的加工增值,农民靠传统农业只能谋生,难以谋利,生产效益低下,经济发展缓慢,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六是随着人、地矛盾的突出,持续的、大面积的垦荒拓耕,引发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阻碍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存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