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真金白银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真金白银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新要求,统筹兼顾,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白银城市发展利用亚行贷款二期项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原则同意列入中国政府利用亚行贷款2012—2014年滚动规划,并上报国务院。

白银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新要求,统筹兼顾,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5.79亿元,同比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4亿元,增长18.57%;大口径财政收入45.47亿元,增长34.51%;一般预算收入17.12亿元,增长44.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0元,增长12.29%;农民人均纯收入3813元,增长12.6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1%。

(一)“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52.51万亩,粮食总产量71.33万吨。蔬菜产量122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3万吨,水果产量14.36万吨。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兴修梯田17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02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0237户、大型沼气工程7处,解决了1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工农渠泵站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二)工业经济稳健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184.87亿元,同比增长1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52亿元,增长17.2%。白银公司年处理140万吨铜冶炼渣高效磨浮生产线及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进展顺利,刘化集团25万吨硝基复合肥、统一集团9万吨饮料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备案,引进鞍山荣信节能服务公司、甘肃省节能总公司等省内外节能服务机构来白银市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三)投资规模逐步扩大,项目建设继续加快。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37亿元,同比增长25.91%。实施项目593个,新开工353个,完成投资206亿元。市委、市政府确定的53个市领导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投资87.3亿元。白银公司锌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焙烧系统、中石油白银销售分公司成品油库改造提升等项目建成投运。华电马昌山一期、中电投黄河上游公司上沙沃1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进展顺利。靖远双永供水工程、西北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白银市热电联产、白银至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了《白银市重大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和《白银市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市级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164项,总投资2815.6亿元。同时,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项目稽察,共查出问题36个,下发整改通知8份。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四)生态建设强力推进,污染治理成效突出。全面实施都市生态屏障“八大工程”和中心城区绿化“六大工程”。全年完成各类造林绿化32万亩。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断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白银公司铜业公司含砷废水治理和西北铅锌冶炼厂电收尘改造项目建成投运。继续强化减排设施的运行监管力度,及时跟踪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招生。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幼儿园13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农家书屋”30个;市体育中心和5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建成投用。成功举办了省第六届农运会和市三运会;“黄河石林、甘肃白银”旅游形象广告亮相中央电视台,寿鹿山森林公园通过3A级旅游景区评审。新增“农家乐”示范村7个,改造、新开“农家乐”105户。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49所标准村卫生室开工建设;新改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30家;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893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6万户。

(六)调控监管措施得力,价格水平趋于稳定。出台了8条价格调控措施,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积极落实蔬菜生产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价格优惠政策,开展农超、农贸、农校对接试点。着力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坚持市场价格巡查制度,努力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认真开展涉农价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和电力、成品油价格重点检查。审慎出台政府性调价项目,实行价格限时审批制度。认真落实国家降价清费政策,整顿规范收费行为。全面落实学前教育收费标准调整政策。积极开展供热企业成本监审试点工作。

(七)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利用外资初见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颁证、合同签订等工作。白银公司完成对长通集团生产性有效资产收购,原企业职工已重新安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审慎推进价格改革,积极探索水价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白银城市发展利用亚行贷款项目通过中期检查。白银城市发展利用亚行贷款二期项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原则同意列入中国政府利用亚行贷款2012—2014年滚动规划,并上报国务院。黄河石林世行贷款项目基本完成。小城镇利用世行贷款建设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全市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制订了《白银市促进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优惠政策及其实施办法》,全年签约项目180项、资金270亿元。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3.5%,工业增加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上下达指标内。主要任务:

(一)贯彻“中心带动”战略,夯实联动发展基础。一是积极争取支持。抢抓国家和省上各项政策机遇,组织实施好《兰州—白银经济区发展规划》,搞好政策对接,争取更大支持。二是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按照总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一区六园”的工业集中区空间格局,以着力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为契机,全面开展白银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省市协调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对接兰州新区开发,规划建设景泰正路工业区,推进兰州至景泰经济长廊建设。三是融入中心联动发展。按照面向兰州、依托兰州、服务兰州的发展思路,充分借助兰州交通、物流、科技、金融、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融入,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借力发展。充分发挥白银市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兰州能源建材供应基地、鲜活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共建共赢,实现联动发展。主动搞好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对接,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融合联动发展。四是加快建设特色城镇。立足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三县县城为纽带、以重点城镇为平台,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二)创新招商融资方式,推动项目开工建设。一是抓好项目前期谋划。加快推进景泰至中川机场、景泰至礼县高速公路、白银至景泰黄河石林高等级公路、兰白沿黄快速通道、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扩能改造工程(白银段)、红会支线铁路改扩建及延伸工程、干塘至武威增建二线景泰段、白银至平凉铁路、西部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示范基地、黄河黑山峡梯级开发、黄河靖南峡水电站、甘宁两省中北部扶贫暨生态移民(兴电二期)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前期协调、论证规划、立项争取工作。二是做好项目规划编制。按照“发展抓项目,根本抓规划”的要求,配合做好《兰西格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上游经济带建设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白银市生产力布局规划》、《白银市开发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发展总体规划》和《白银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组织开展各类规划修编工作,为推进规划实施和促进投资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好602项基本建设项目,年度投资338.1亿元。确保白银公司铜冶炼、锌冶炼、广泰、宏达10万吨铝型材、白银供电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中电国际新能源白银2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年内建成。力争白银市热电联产、靖远、景泰25万千瓦风电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白银至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等项目立项建设。四是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依托全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行点对点招商。继续做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五是拓展投资融资渠道。加快推进白银公司、聚银公司上市,扶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民间投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及担保体系建设,建立灵活务实高效的融资平台。创新担保方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在白银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发展地方银行和村镇银行。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六是加快财政支付进度。财政支付进度要保持与年度项目建设进度同步,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一是全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保证群众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供需平衡。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农贸、农校对接。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规范和降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的进场费、集贸市场的摊位费及卫生费,从源头上降低成本。三是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零时收储制度,启动实施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市场的调控能力。四是创新中低价位商品的供应方式,建立适合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市场,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对日常消费品的需求。五是加强价格预警监控和市场监测监督检查,重点整顿粮油、蔬菜、农资流通、教育、医疗、商品房销售等领域价格秩序。充分发挥价格调控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成本监审和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繁荣和物价的基本稳定。

(四)发挥农业特色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125万亩,实施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景泰示范项目,加快建设会宁、靖远、景泰产粮大县。二是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瓜菜、草畜、林果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蔬菜产品。加快牛羊产业大县和奶产业建设,积极推广农牧复合型生态循环农业。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四是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工农渠泵站改造进度,抓好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靖远双永供水工程建设,争取靖会、兴电、刘川大型泵站改造列入国家计划。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拓宽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0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60户2194人。

(五)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预警监测,搞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供应。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水平。二是建立重点企业定期会谈协商机制,助推重点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三是不断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重大技术攻关,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建成高新区管委会技术研发及孵化器。四进一步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优化政策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形成产业集聚。鼓励大企业把非核心的生产制造外包给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持之以恒开展造林绿化,全年完成造林绿化32万亩。二是继续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和循环利用,推进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支持清洁能源建设,淘汰落后工艺设施。全面完成历史遗留铬渣的无害化处置,搞好煤矿塌陷区治理工作。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积极组织编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引进实行节能新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

(七)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扩大城乡消费需求。一是加快发展物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逐步完善仓储、配送、信息等服务平台,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农副产品仓储等物流业。谋划建设白银仓储物流园区。二是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改造农家店200家,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和市区菜农直销暨蔬菜综合批发市场。三是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白银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一院三馆”,抓好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对全市所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继续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大会师圣地红色游、黄河石林风光游、铜城工业游、“农家乐”休闲游等特色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八)落实民生保障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5所,新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学校30所,改造农村寄宿制初中30所、寄宿制小学15所。二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建设市级重点医院、县(区)标准化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三是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建成全民健身示范村15个,“一村一场”体育设施30个。四是促进全民就业创业。完成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85万人,输转劳动力30万人次。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五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六是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建设保障性住房3410套。完成省上下达的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

(九)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切实增强发展活力。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城区建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资源环境等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投资创业者提供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环境最佳,服务最优的发展平台。继续规范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间,方便办事群众。深化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打造充满活力的内陆开放型城市。大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方式转变。鼓励引导更多具有潜力的企业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王禄邦 何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