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扶贫措施

科技扶贫措施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科技扶贫措施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选择了一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单产为主的集约化农业技术发展道路。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

二、科技扶贫措施

贫困地区农业发展选择了一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单产为主的集约化农业技术发展道路。品种选育技术、先进耕作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先进农业科技的宣传与推广,为贫困地区农村粮食产量大幅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但解决了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同时也为调整贫困地区农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贫困地区多处于黄土高原区、高寒阴湿区、干旱半干旱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基础各异,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业科技,有组织地进行攻关。

(一)良种推广示范

一项新技术或一个新品种被引进后,将导致贫困地区某一产业质的飞跃,促成一个全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其迅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49—2008年间,中国共培育出60多种农作物、近6000多个高产、优质、抗寒旱性强的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6~7次,每更新一次,一般增产10%~30%,在这些新品种中有1/4适合偏远贫困地区农村种植,这些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成为贫困地区农村粮食增加的重要支撑。

地处甘肃中部的安定区(原定西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雨养农业区,区内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雨热相对充足的特点正好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因此最适宜于种植马铃薯。近年来,安定区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来实施。从2003年开始不断引进马铃薯良种进行示范种植,2006年马铃薯良种投入已达8.6万吨,同时全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结构种植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以使其产量达到最大化。2008年,全区已经形成了西南部内官、符川、高峰、香泉、团结等乡镇以陇薯3号、5号、6号等陇薯系列为主栽品种,北部鲁家沟、新集、葛家岔、称钩、白碌、石峡湾、西巩、巉口等乡镇以新大坪为主栽品种,南部李家堡、宁远、杏园、石泉、青岚、凤翔等乡镇以新大坪、陇薯系列等为主栽品种的交汇区域,中部水川区乡镇部分村社种植大西洋、夏波蒂等休闲食品专用品种的马铃薯区域布局。为提高马铃薯良种化程度,定西市不但建立了良种的引进、繁育、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同时还建立了优势品种的脱毒、快繁、提纯复壮体系。2008年末,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98万亩,总产量102万吨,销售鲜薯40万吨,人均薯业收入17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马铃薯产业总产值11.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8%。

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中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中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二)基础设施改进

由于很多贫困地区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例如贵州、广西的喀斯特地区,西藏、青海的高海拔阴湿地区,甘肃、宁夏的干旱地区等。这些贫困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而且水质也极为恶劣,在这些地区开展扶贫开发,一方面要进行适度的生态移民,另一方面就是在改进现有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发展农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集雨水窖的修建不但改善了贫困地区人畜饮水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群众的取水困难。另外,部分群众由于修建水窖,调整了养殖结构,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收入。截至目前,中国有1.53%的农村居民使用集水雨窖。

沼气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解决农村用能问题的同时,沼气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根据测算,一口沼气池至少可以满足农民80%的生活用能,节约柴草4000公斤左右,按30元/公斤计算,可以节约资金1200元。加上沼气池对当地对化肥使用量的减少,劳动力的节约方面的作用,一口沼气池每年可以为农户增收节支约1500元。建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相当于封山育林4亩,年可产沼液15吨,大量地减少了农民对化肥的依赖,土壤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田间灌溉技术

对于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的贫困地区来说,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路径。以甘肃省为例。静宁县以半干旱地区集雨节灌技术集成项目为平台,采用日光温室渗灌技术+高垄覆膜栽培,比漫灌节约用水50%,水分利用率提高50%;果园滴、渗灌技术比漫灌节约用水47%;移动式喷灌技术对于解决山区地形抗干旱的实际困难发挥了显著作用;双垄沟集流增摘地膜玉米技术、地膜两年覆盖少免耕技术、小麦微垄覆膜集雨技术、果树覆膜套袋栽培技术以及抗旱保水剂、土壤改良剂、抗旱种衣剂等技术的示范推广,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21”雨水集流工程

“121”雨水集流工程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受到定西、白银等地群众历史上就用土窖集雨水的办法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的启示,而摸索出的一项应急救命工程。

甘肃省中东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及南部山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降水量在250~550毫米之间,涉及10个市(州)的65个县(市、区),人口1800万,该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匮乏,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790立方米,比全省人均1150立方米少360立方米,致使居住在这一区域的广大农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缺水成为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多年来,在国家和省委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部干旱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筑涝坝、修水窖、建集流场,想方设法在开发利用雨水资源上做文章,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截至2004年底,全省用于集雨节灌工程的总投资达到18.07亿元,共建成集雨水窖(池、塘)258.53万眼(处),蓄水能力8760万立方米。集雨工程除了在既无地表水,又无地下水的地区解决人畜饮水外,各地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退耕还林紧密结合,抓点促面,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逐步走出了一条以集雨节灌工程为基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新路子。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有效缓解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即便在最干旱缺水的定西市,从1995年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以来也没有发生大面积的严重吃水困难;在解决人畜饮水的基础上,通过集蓄雨水发展集雨补灌农业,逐步走出了一条“梯田+水窖+科技+结构调整”的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不仅实现了多项农业现代技术组装配套对水的要求,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而且使种植结构的调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从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向粮、经、果、菜、花等综合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促进了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典型试验表明,实施雨水补充灌溉后,大田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可增加20%~30%,发展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蔬菜种植可达到亩收入1万元(亩用水量一般在250m3左右);通过多年水窖工程建设,结束了部分山区群众长期饮用苦咸水、高氟水以及远距离挑水、拉水的历史,减轻了群众劳动强度和开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了氟斑牙、佝偻病、肠胃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雨水集蓄利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而且真正实现了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齐抓的水利建设新局面,特别是采取小型水源工程加水窖的模式,大力发展梯田灌溉,拓宽了水利建设的路子;使农民用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普遍提高,农户庭院整洁,居舍干净,促进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

(四)先进耕作技术

农业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成为贫困地区粮食产量增加的有力保障。例如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是中国近年来在马铃薯生产上迅速兴起的一项突破性抗旱技术。它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能使自然降水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地面蒸发降到最低,可满足干旱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同时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加快有机质分解,加速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该项技术示范种植的增产率在30%以上。

新式农机具的引进与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地区的传统耕作方式。近几年来,一批简易新式的农机具出现在贫困地区农村市场,颇受当地农民的欢迎,新式农机具不但缩短了农民的农耕时间,同时也节省了农村劳动力,这为贫困地区农村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了机会,但从整体来看,贫困农户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还是较少。2008年末,贫困农户购置农机具支出人均40.2元,新式生产农具数量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2008年底,贫困农户每百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8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8.8%;拥有小型和手扶拖拉机12.1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8%;拥有动力三轮车4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5%;拥有机动脱粒机8.3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3%;拥有农用动力机械10.4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2%。

多种农业技术的使用,使中国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扶贫重点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053千公顷,比2000年增加了591千公顷,增长2.4%;粮食总产量为10814.1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2691.2万吨,增长24.9%;棉花总产量81.9万吨,比2000年增加39.2万吨,增长47.9%。截至2008年,中国扶贫重点县人均粮食产量为427.7公斤。

img59

图11-1 2000—2008年扶贫重点县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年

img60

图11-2 2002—2008年扶贫重点县农业技术使用情况(单位:%)

(五)养殖业技术

养殖业技术迅速进步不但增加贫困地区农村人们的收入,同时也从根本上转变了当地的饮食结构。近年来,中国在养殖业方面的畜禽繁育技术、饲养技术、饲料及防疫技术、规模化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饲料添加剂技术及配合饲料的大力开发和推广,使得养殖业成为贫困地区农村一大支柱产业,其中科技在养殖业产量中的贡献率已经接近50%。在国家重点扶贫县中,农牧业新技术示范户的村的比重由2002年的23.1%上升到2008年的27.1%,接受过养殖专业技术培训的村的比重由2002的34.9%上升至2008年的41.1%;平均每村扶贫项目成果的养殖业户数由比2002增加了1.6户,接受技术培训增加了5.5人;2008年国家重点扶贫县的肉类产量为1418.3万吨,是1993年的两倍多;人均肉类消费量由2001年的15.52公斤/人上升至2008年18.3公斤/人,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7公斤;2008年国家重点扶贫县人均蛋类消费量达2.7公斤/人,比2001年增加了0.75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公斤/人。总体来看,养殖业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与使用,整体上推动贫困地区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地区饮食差的局面。

表11-2 国家重点扶贫县农民人均肉、蛋、奶消费情况  单位:公斤/人

img61

img62

图11-3 国家重点扶贫县农民人均肉、蛋、奶消费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