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原第一村”

“中原第一村”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原第一村”——桑坡桑坡是河南焦作市辖内的一个回民村。到目前桑坡村56户企业中已有41家上网,10多家建立了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电脑、互联网已进入了一户户回族家庭,改变了桑坡人的生活。

三、“中原第一村”——桑坡

桑坡是河南焦作市辖内的一个回民村。它位于黄河北岸,南跨莽河,东邻南庄,西邻王沟,北邻驸马庄,东西总长5华里,南北3华里,距孟县城东10华里。山西《洪洞县志》和《中国回族大辞典》记载:桑坡回族大约是明初燕王扫进中原时就有了,到现在已有600多年历史。桑坡的“坡”字,左边一个“土”,右边一个“皮”,合起来就是土地加皮子,虽然这样的解释有些俏皮,但千百年来桑坡的兴与衰却证明了这一点。历史上桑坡人多地少,平均每四人还分不到二亩耕地,勤劳的桑坡人民并不气馁,发挥所长,开始加工和经营他们擅长的皮毛业,把西北的皮毛运到中原,经过鞣染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久而久之,桑坡村成了中原远近闻名的皮毛集散地。据说郑和下西洋时,桑坡村的皮毛就跟着漂洋过海,远销异邦。由于黄河泛滥及日寇侵华战争等原因,桑坡人口大量外流,皮毛生意一度中止,全村1943年只剩下700多人,原有的繁荣已荡然无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桑坡人看到机遇,抢抓商机,利用先辈祖传的民族皮毛加工工艺成功打开致富之门。他们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集体、个体一齐上,使桑坡的皮毛加工业如滚雪球般地发展壮大起来。当万元户还刚刚风光中华大地上的时候,不少桑坡人已悄悄地变成了10万甚至百万元大户。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3万、5万不算富,10万、8万刚起步,百万富有不少户。”到了1991年底,桑坡彻彻底底地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落后村变成了农工商、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村镇。传统的皮毛加工技艺加上现代化的工艺设备,为桑坡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桑坡村瞄准国际市场开发生产产品,先后推出了高档裘皮汽车坐垫、沙发垫、地毯、裘皮服装等系列产品。出口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桑坡村已有56家皮毛企业、1026个皮毛加工户,实现年利税7500万元,年创汇1500万美元。桑坡村年加工羊皮500万张,其中200万张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羊皮总数中,桑坡村就占了80%,也就是说桑坡村可以影响我国进口澳大利亚皮毛的价格。有人说,桑坡人要是打个喷嚏,澳大利亚的羊皮商也会感冒的。现在桑坡已有百余户购买了小轿车,800余户用摩托车代替了自行车,500余户装上了空调,全村拥有电话1200余部,手机近400部,传真机100多台。有80%的农户通上了有线电视,村里还先后投资450万元改造了村内的道路,并投资230万元配备了村内电力设施,1995年还建成2000门的程控电话大楼。到目前桑坡村56户企业中已有41家上网,10多家建立了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电脑、互联网已进入了一户户回族家庭,改变了桑坡人的生活。1998年10月,一个叫丁九的皮毛老板利用互联网与一家奥地利公司做成了一笔52.6万美元的生意。“信息就是金钱”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上网热”骤然在桑坡村掀起,企业、家族竞相购机上网。桑坡人建网站,制网页,宣传桑坡,宣传自己的企业,年轻人上网冲浪,寻找信息,炒股票,发订单,网上做起了生意,现在每6个人中就有1人是网民。另外,三分之二的村民正在如饥似渴地学习英文,学习业务知识。

桑坡经济发展兴盛繁荣闻名国内外,先后被国家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全国民族进步选进集体”,被河南省委授予“民族团结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国务院编纂的《中国经济年鉴》,被誉为“中原第一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