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略谈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略谈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略谈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王继训 在当代文化产业这个全新的命题中,文化产业之花也在齐鲁大地上竞相开放。而山东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山东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和概况,以及2007年山东省文化发展产业的预测及其对策与建议则成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山东省把发展文化

略谈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王继训(1)

【摘 要】 在当代文化产业这个全新的命题中,文化产业之花也在齐鲁大地上竞相开放。而山东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山东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和概况,以及2007年山东省文化发展产业的预测及其对策与建议则成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本文只是对这几方面浅略探讨,未尽之处尚请有关专家不吝指正。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体制改革 发展 资源

一、文化产业分类

文化产业是个全新的命题,新就新在文化产品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进入研究领域,促使书斋式的文化研究面向市场,对传统的研究格局是一大冲击,文化产业是21世纪大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在韩国叫文化产业,美国人叫娱乐产业,而英国人称之为创意产业。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范围界定尚无统一的划分,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分为三类:①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②外围层。包括网络、娱乐、旅游、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③相关服务层。包括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业务的行业,主要指可以负载文化内容的硬件产品制作业和服务业。但在文化产业应主要包括的范围,大家是达成共识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书报刊出版、印刷和发行业;②文化艺术业;③文物保护业;④广播电影、电视业;⑤文化娱乐业;⑥体育;⑦摄影及扩印业;⑧园林业(包括公园、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⑨广告业。有些部门或省市将旅游业也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旅游业不仅涉及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等诸多服务行业,而且与上述文化产业中各行业交叉较多,很难准确进行行业核算,因此,文化产业中是否包括旅游业尚待有关部门和专家讨论。那么什么是文化产业呢?简而言之,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与一般物质生产产业不同之处在于:①文化产业的产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一般说来,人们的消费能力越强,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就越多。而其他产业的产品,则主要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②文化产业产品的生产者必须是文化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劳动者必须是具有创作才能的个人。生产文化产品中劳动的支付,完全是脑力的支付;而生产物质产品的产业,既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有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有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一些产业中,三者兼而有之。③文化产业是通过创造供给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在文化产品未被生产出来之前,市场对此的需求是难以判断的,投资文化产品是要承担市场高风险的。而物质生产产业,则可以有明确的消费对象,有明确的消费数量,有明确的消费质量要求,完全可以按订单进行生产。④文化产业的生产极具创造性和个性。每一件文化产品之间都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而物质生产的产业,产品大多具有同一性、标准性、可替代性,产品大都有明显的生命周期。⑤文化产业的产品创造的是无形资产,积累的是品牌效应。而物质生产产业,一方面要生产有形物质,创造有形资产,另一方面要积累无形资产,不可能创造出脱离物质生产过程的无形资产。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共生性和融合性。任何一个产业形态,都融入不同的文化内涵。其次,它与一般的文化艺术活动不同:①文化产业把文化艺术成果产业化。文化艺术成果一旦符合了市场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则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否则只是一般的文艺活动或者是文化事业。②从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看,很多文化资源都不能产业化,如文物保护、特定的史迹维护以及社会文化艺术管理相关的文化艺术资源都不能产业化,如果强制性进行产业化,则会带来很大的破坏性。在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来发展文化产业时,一定要考虑到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要将保护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二者协调好。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要优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③公益性的文化艺术与文化产业之间是有界限的。公益性的文化艺术主要是指民族共有的,具有非常强烈的保护需求,能满足公共义务教育或者是能够满足生存需求的大投资、低回报的资源。而公益性事业外的文化艺术,以及可以再生、可创新的文化艺术都属于文化产业化经营范畴,当然应合乎国家对上层建筑的政策规定。

二、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山东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换句话说什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1)高层声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温家宝: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2)李长春: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一批大型文化集团。早改革早主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文化市场中发挥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方面。”(3)“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没出路。”“加强公益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扩大中华文化‘走出去’对外交流、管好文化市场创造良好文化环境。”(4)陈至立:谈“人才兴文”战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引、凝聚到文化事业中来,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5)。孙家正:人才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本。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贯彻人才兴文的战略。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都要有利于稳定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优秀人才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

(2)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山东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工作来抓。2006年召开的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对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和部署。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成功召开,就是典型的个案。

(3)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可低估。五年前,国际上就有一种共识,文化不但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更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力量之一。文化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据统计,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就业100万人。美国文化产业作为其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占GDP的比重达20%以上,已取代航空航天业成为第一大出口行业。日本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赶上汽车行业。作为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强国的美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日本的文化产业仅次于美国,其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日本的动漫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领域则占世界市场的1/3。在中国,“文化强省”、“文化立省”、“文化立市”的措施纷纷出台……我国各省市纷纷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2004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7.4%;2003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7%。机会不等人,时间不等人,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鲁”字号文化产业航船,只有乘风破浪,奋起直追,才有出路。

(4)山东省发展文化产业有自己的优势和条件,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具有良好的基础。传统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发展文化产业所独具的优势。当然,这里还有入海的黄河、南连江南北上京华的大运河,还有孟子、孙子、管仲、鲁班、王羲之、诸葛亮等在历史的天空熠熠闪烁的文化之星……山东还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全省有6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又具有现代科技、体育等诸多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全省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影视创作,影响全国的佳作不断出现;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创作,不断获得全国大奖;体育,早已是全国前三甲,奥运名星星光灿烂;还有被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文化产业集团……山东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传统产业优势明显,新兴数字内容产业蓄势待发,已初步形成门类较全、功能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山东省发展文化产业也不是停滞不前的。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不少措施,比如:实施集团发展战略,打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品牌,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山东省文化产业档次。加快区域协调发展。齐鲁大地纵横千里,齐鲁文化流传千载,区域文化独具特色,各有优势。发展山东文化产业,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各地资源,形成异彩纷呈的文化产业特色区块,彰显齐鲁文化魅力。做强做大品牌,培养山东省文化产业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山东文化土壤肥沃,人杰地灵,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完全有理由重塑辉煌,打造山东文化品牌。组织好产业项目,通过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实施,可以聚集资本、整合资源、创新文化,培养具有山东省特色的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拉长文化产业链,产业链越长,利润越大,越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三、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2006年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概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7):①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省时提出的“三个紧密结合”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步伐。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繁荣服务业、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将其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多次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情况汇报,专题研究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八项重点工作和六项政策措施。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实现新突破。省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成立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逐步增强,许多地方确立了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的目标思路。②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及运河文化、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各地突出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曲阜为例,从最初的“孔子故里游”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大大促进了曲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如,临沂的王羲之书圣节、蒙山旅游节、沂南诸葛亮文化节等,青岛的啤酒文化、海洋文化产业,东营、滨州的黄河文化产业、泰安的泰山文化产业、淄博以齐文化为轴心的文化产业等等,都为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③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经过两年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六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了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④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认真贯彻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两个全国试点单位和27个省试点单位,以省直文化单位的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全国试点单位,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大众报业集团宣传与经营“两分开”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加快推进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电视建设,已完成五个市的整合工作,青岛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推广。省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出版行业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经营性文艺院团改制、电影发行院线制改革等都取得实质性进展。⑤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25项具体措施,每年至少拿出1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实施文化名牌工程,推出了大型现代吕剧《补天》、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电影《上学路上》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治理行动,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全省有31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总数列全国首位。以项目建设促进改革发展,提出省城重点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方案,齐鲁文博中心、山东演艺中心、泉城文化娱乐园和山东书城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进行山东广电中心等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和大众报业文化产业园、出版总社编辑业务大楼以及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工程的规划立项。这些文化设施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山东省及省会济南的文化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推动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⑥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推动社会承办公益文化项目,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省直六大文艺院团与六家国有企业实行“文企联姻”,创新文化投资途径。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涌现出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山东爱书人音像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公司,全省5700多家发行单位中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⑦加强宣传文化单位改革经营管理。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强化管理,把改革与管理有机统一起来,强化宣传文化单位的改革经营管理工作,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2006年10月,召开山东省直宣传文化系统改革经营管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宣传文化系统推进改革、改善经营管理的任务,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推动文化单位在解放思想、集团发展、机制转换、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⑧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当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完善改革涉及的劳动人事、社会保障、财政税收、投资融资、土地出让、资产处置、工商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编制《山东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允许和限制、禁止投资的文化产业领域的门类,放宽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⑨以文化产业博览会带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馆藏文物79万件,一级藏品3860多件,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山东省有10项考古发掘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占全国的1/10。山东省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也重视对文化产业博览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力地拉动了山东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⑩加大了文化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推动各类文化载体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促进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数字电视、创意设计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业等数字内容产业。设计制作一套完整的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山东省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利用这一载体向全省征集文化产业项目,搭建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平台。扶持建立工艺品研发机构,挖掘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名品新品,形成畅销品牌,加快产业化运作步伐。以文化产业博览会打造“山东大嫚”为契机,山东省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打造动漫产业研发基地、创意园区,加大项目推介、招商工作,加强动漫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山东大嫚”这一卡通形象,多渠道创作开发系列动漫剧和系列工艺产品。目前山东省已在济南、青岛、泰安、济宁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动漫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下一步要做大做强这些基地,拉长动漫产业链,发展儿童玩具、电子出版物、小说等动漫衍生产品,创造最大的利润空间。〇11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多渠道培养、引进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以优势产业积聚文化人才,以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人才,以良好机制激励文化人才。发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等高等院校文化产业、艺术专业的作用,加快大众报业集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山东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在山东省出版技工学校基础上,筹建山东省出版高级技工学校。加强宣传文化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培养一批既熟悉宣传文化业务,又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山东省文化厅的内部资料(8),我们初步对200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如下几点预测:

(1)文化产业呈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山东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全省文化产业单位3.5万多个,从业人员达90多万人。各地文化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为100.63亿元,占全市GDP的5%,从业人员2万人;济南市文化产业总收入将为189.4亿元,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GDP的3.6%,从业人员4.84万人。

(2)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文化产业领域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中外合作等所有制形式并存发展的格局,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3)发展总量呈现规模化趋势,运作模式呈市场化取向。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山东省积极探索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发展文化产业。在剧目创作、演员聘用、资金募集等方面实行市场运作,促进演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今后还要组建山东演艺集团,政府通过项目委托、招标采购、奖励补助等方式重点扶持其发展壮大。

(4)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优化山东省文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数字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剧创作业、发行分销业、文艺演出业、动漫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广告会展业、古玩书画与工艺品产业等十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出版、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

(5)未来前景不断看好。山东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区域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优势。各产业集聚区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已经释放出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就是将文化产业打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山东文化产业的前景被不断看好。

四、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山东省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总的来说,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2)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总量偏少,水平偏低,综合竞争力不强。就国内来说,湖南广电集团一家的资产总额就达44亿元,而大众报业集团和山东广播电视总台两大集团的资产总和才达到38亿元。同时,山东省文化产业经营方式比较单一,没有依托主业形成文化产业链,未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3)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的资金,财政投资仍是主渠道,没有或缺少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而且,山东省文化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也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山东省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总体上看,山东省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而且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这已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陈旧,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疲于应付。现行的文化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资和融资渠道严重不畅。文化要素和区域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主体不成熟等。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抓住机会,迎头赶上,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对山东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对策与建议(9):①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近些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实现山东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改革对文化领域的管理方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职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对文化领域的不同行业和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积极扶持和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稳妥地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制,使其真正成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实力。应以政府规划为指导,以市场调控为基础,促进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升级。③推进文化立法,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规范化。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④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的文化投入机制。⑤促进区域性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应充分利用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全省乃至全国和国外的文化资源,与省内外以及国内外联手举办文化艺术节庆等活动,把本土文化产品推向省外以及国外市场,通过资源共享联手开发文化产品和激活文化要素市场,形成文化节庆的发展机制。⑥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根据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东省的人才重点应该是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引进和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

【注释】

(1)王继训,山东经济学院副教授。

(2)温家宝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3)2004年10月0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庆节期间到辽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4)新华社北京2004年11月5日电李长春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调研时的讲话。

(5)陈至立在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的谈话.人民日报,2005-01-14:第2版

(6)孙家正.以繁荣和发展为中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人民论坛,2005(5)

(7)2006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内部参阅材料。

(8)2006年山东省文化厅内部参阅材料。

(9)山东大学文化产业基地内部参考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