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美文化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中美文化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美文化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与对策浅析闫玉刚摘 要 中国与作为世界文化产业“巨无霸”的美国之间,在文化贸易领域势必会形成更多的直接竞争,贸易纠纷与摩擦不断增加在所难免。2 中美文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原因

中美文化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闫玉刚

摘 要 中国与作为世界文化产业“巨无霸”的美国之间,在文化贸易领域势必会形成更多的直接竞争,贸易纠纷与摩擦不断增加在所难免。因此,研究探讨中美文化贸易摩擦的原因,有的放矢,尽早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应对策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近两年美国针对中国文化贸易问题的指责与措施,提出了着眼于未来的应对策略探讨。

关键词 文化贸易;文化贸易摩擦;中美文化贸易;贸易战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美国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自1979年正式建交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快速成长。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2 627亿美元,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中美经贸关系也是最动荡、最难以把握的双边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伴随着无数的坎坷和波折,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始终动荡不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

近年来,美国一直将文化贸易作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美之间的文化贸易摩擦也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美国不断通过单边威胁、双边对话、多边向WTO提起诉讼等方式,就文化贸易问题向中国施压。针对美国的压力,中国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我们的应对仍处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临时应对阶段,面向未来的、系统的应对策略尚未形成。而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作为世界文化产业“巨无霸”的美国之间,在文化贸易领域势必会形成更多的直接竞争,贸易纠纷与摩擦不断增多在所难免。因此,研究探讨中美文化贸易摩擦的原因,有的放矢,尽早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应对策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1 近两年美国针对中国文化贸易问题的指责与措施

继WTO谈判过程中的逼迫之后,近年来美国一直持续不断地针对文化产品贸易问题制造争端。2007年、2008年,这种趋势日渐加剧,其指责和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成为近年来美国指责中国文化贸易问题的焦点所在

“最近10年来,华盛顿开展了一场针对中国盗版行为的真正的游击战,控告该国不遵守贸易游戏的规则。”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所在。过去,中美之间也曾发生过多次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对于文化产品而言,知识产权甚至可以成为制约其市场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对此,约翰·霍金斯、埃尔·李伯曼等人早已有过详细的论述。因而,文化贸易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争端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指责并未停止,并且这种指责更多地集中于文化、创意等相关产品。在2007和2008年度的《特殊301报告》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仍将中国继续列在重点观察名单内,并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6条款进行监控。在继续寻求与中国就强化知识产权机制方面进行合作的同时,美国还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国知识产权机制上的不足。

2007年4月9日,美国政府就知识产权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提起两起诉讼。其中一起诉讼针对的是中国对国内盗版行为的打击不力,另一起则针对的是中国音像制品和图书出版行业的市场准入。

2007年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2007年中国履行入世承诺情况报告》中,将知识产权列为其关注的六大领域之一。该报告指出:尽管中国在入世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国内和国外产权拥有者的知识产权,但美国行业代表表示2007年中国的知识产权违法情况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假冒和盗版水平仍很高、损害了美国商业界的利益。

1.2 指责中国对美国电影、图书等文化产品进口方面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并将盗版问题与保护主义贸易政策进行关联

最近两年,美国针对中国关于文化产品进口保护主义政策的指责不断出现。这种指责既出现在美国的有关报告中,也出现在美国政府、协会等有关人士的公开谈话中。

2006年11月,美国原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在访问中国期间表示,中国应进一步开放市场,尤其是对美国的文化娱乐公司。他认为中国对进口外国电影数量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盗版产品在中国拥有广泛市场。

2007年,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仍然保留每年只进口20部美国电影的限额,这是导致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出现紧张的原因之一。她说:“中国公民想看美国电影但又不能去电影院看的话,他们就会走私,买DVD,这就是我们向世贸组织提到的市场开放问题。”她表示如果中国当局真的下令在未来几个月内禁止进口美国电影,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美国有关人士的指责之后,继而是美国有关部门针对中国的各种调查、限制乃至向WTO提起诉讼。

2007年10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美国已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专家小组,就中国在出版物(包括电影、DVD、音乐光盘、书籍和杂志)进口和营销方面的限制进行调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Sean Spicer指出:“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就美国电影、音乐、出版等产品在华遭遇进口和发行限制问题努力与中国方面沟通。不幸的是,这些谈判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2007年12月5日,美国娱乐业杂志《剧艺报》在一篇没引述消息来源的报道中透露,中国从2007年12月1日起的3个月内将禁止好莱坞电影放映,这一禁令有可能延长至2008年5月。随后,美联社、《国际先驱论坛报》和《纽约时报》都刊登了相关报道,其中提到,目前提交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核的好莱坞电影都被搁置了起来。“他们不说不批准,只是不给我们任何回音。”美国媒体文章说,“中国如果暂停引进好莱坞电影,这将是自中国恢复进口外国电影以来实施的最严厉措施。”《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的文章都猜测,中国此举和2007年4月美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的两项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投诉有关,投诉指责中国没有尽力保障知识产权,导致美国公司无法打入中国市场。

2 中美文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原因分析

在其他产品领域,中美贸易摩擦一直未曾间断,究其原因,有着人民币汇率、贸易结构失衡等因素。与其他产品贸易相同的是,中美文化产品贸易摩擦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作为一种特殊产品,中美文化贸易摩擦的形成也有着自身的特殊原因。在此,我们将其分为宏观国家战略、中观贸易政策和微观统计数据三个方面。

2.1 在以文化出口推进美国“软实力”提升过程中,中国是其未来的主要对手,通过各种压力逼迫中国开放文化市场,符合其一贯的国家战略

美国化、文化帝国主义等问题早已引起有关研究者的关注。对于美国的软实力或文化帝国主义战略而言,主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在经济上,要通过文化产品出口占领全球文化市场,攫取巨额经济利润;在政治上,要通过文化产品出口和消费,产生意识形态说服功能,建立除经济、军事、科技之外的文化霸权。

在美国提升软实力、建立全球霸权的整体战略中,中国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意识形态冷战时期,还是近年来的“文化热战”时期,美国一直将中国崛起视为其主要的威胁所在。改革开放之初,时任美国电影协会(MPAA)主席的杰克·瓦伦蒂便匆匆赶到中国,就好莱坞电影进口问题同中国有关部门进行接洽。近年来,在中国崛起难以阻挡的情况下,美国又将眼光放在了日益扩大的中国市场,力图通过各种方式打开中国文化市场。

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明确意识到文化贸易所产生的巨大后续作用,纷纷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或者通过有关保护主义文化贸易政策的制定,使美国的如意算盘难以轻易获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直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制造贸易争端,以为其文化产品顺利打开目标国市场提供帮助。在WTO乌拉圭回合谈判、美加期刊争端、美韩电影配额争端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其一贯策略和手法。通过制造各种贸易摩擦和争端,逼迫中国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是今后一段时期美国的主要目标所在。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的一点是:除长远战略外,由于近年来中国崛起和美国经济发展的压力,中国也成为近年来美国在遭遇经济困境时的“替罪羊”,“成了美国经济所有毛病的责任者和可以随意使用的借口”。在长远战略目标和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我们也可以断定:今后几年,美国仍会不断发起针对中国的文化贸易摩擦和争端。

2.2 中美文化贸易摩擦增多受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整体影响

尽管美国在今天不断鼓吹并推动所谓的“自由贸易”,但如果从贸易政策发展的角度看,美国有着多年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和不断通货膨胀,美国“新重商主义”在国际贸易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新重商主义”在经济上鼓吹政府干预贸易以追求贸易逆差的削减,在政治上利用贸易逆差作为借口和贸易政策作为武器,打压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一种思潮。与美国贸易逆差的变动轨迹一致,美国的“新重商主义”也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矛头指向当时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日本,主要动作包括逼迫日元升值,制造贸易摩擦,施压日本对美国开放市场,要求日本增加政府支出刺激国内需求,而“广场协议”是它的顶峰。此后还有一系列活动,但随着日本经济在90年代进入衰退而慢慢收敛。第二次高潮始于20世纪的最后两年,进入21世纪后逐步升级,一浪高过一浪,至今尚未平息,主要矛头指向与美国贸易顺差增长较快的中国,以施压人民币升值和滥用反倾销武器为突出表现。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是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稍作留意我们便不难发现,宣称“自由贸易”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挑起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中美文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也受到了美国整体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和政策的影响。但是,文化产品贸易之所以成为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除整体贸易政策影响外,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一,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其二,文化产品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而知识产权问题又是中美历来摩擦不断的焦点所在。

2.3 有关文化贸易统计数据难以真正反映中美文化贸易真实情况,为美国提出有关压力提供了口实

除了其一贯的国家战略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外,文化贸易统计数据不完善,难以客观反映中美文化贸易真实状况,这也为美国文化贸易争端提供了口实。在中美文化贸易过程中,反映在有关数据中的统计数据都显示:中国的文化出口远远大于文化进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统计,2003年,美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对象中,中国(包括香港地区)仅占美国文化出口总量的3.3%,而当年美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口总量中,中国却占了美国总量的30.8%。根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发布的报告,美国2007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达267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171亿美元。尽管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为美国电影的贡献较2006年增长了37.6%,但总量却只有1.58亿美元,占美国海外电影票房总额的10%不到。在将中国电影市场看作“钻石矿”的美国人看来,这个数据无疑是极少的。

尽管很多统计结果或者不能反映文化贸易的真实情况,或者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市场规模及存在的问题,但类似数据却难免成为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种种报复性措施的口实所在。

3 着眼于未来的应对策略探讨

3.1 确立长远对美文化贸易战略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表明,党中央已经将增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并指明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的过程中,尽管依靠政府主导、政府补贴的传统“文化交流”模式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文化贸易的意义变得更为重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流”电视剧,等等,都是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依靠的恰恰是文化出口的方式,它们能够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其中当然有着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背后推动,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品本身的强大竞争力,是各种出口渠道顺畅的保证。因此,我们应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高度,确定长远的对外文化贸易战略。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消费国,在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中,它也是我们最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市场也是如此,不过,美国更早地看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相关措施。从输出的目标市场看,美国是中国电影、图书版权、商业演出等文化产品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张艺谋的《英雄》海外票房超过11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为4.2亿元,占到其票房总数的38.2%;2006年美国是中国图书版权出口的第三大目标市场(第一、第二分别为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同属儒家文化圈)。鉴于美国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确立长远的对美文化贸易战略势在必行

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确定对美长远文化贸易战略时,美国的很多做法也颇值得我们借鉴。由于篇幅原因,具体措施很难在本文中加以详细论述,我们认为其大致原则应有以下几点。

(1)将美国作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加以对待。

(2)正确认识美国挑起文化贸易争端的长远目标与心态。在其畅销书《当中国改变世界》中,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说道:“最近10年来,华盛顿开展了一场针对中国盗版行为的真正的游击战,控告该国不遵守贸易游戏的规则。但连续几届政府,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政府,却一直小心翼翼,竭力避免使这场游击战扩大为真正的正规贸易战。一方面,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反击的武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两国的利益联系如此紧密,以致一损俱损。”作为旁观者,伊兹拉莱维奇敏锐而准确地看到了美国挑起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借口的各种贸易争端时的真实心态。我们也应以此为基础,在文化贸易“真正的游击战”的过程中,着手研究制定对美文化贸易的长期战略。

(3)将文化贸易纳入中美贸易的整体。具体来说,这一原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将文化贸易与其他产品贸易进行“捆绑式结合”,注重文化贸易的整体带动性功能;其二,在具体贸易纠纷过程中将文化贸易与其他产品贸易进行综合考虑,这也是美国在美加期刊争端过程中成功逼迫加拿大就范时所采取的策略。

3.2 减少显性文化贸易壁垒,增加隐性壁垒

如上所述,尽管美国在今天不断推动所谓的自由贸易,但在1790—1950年长达150~160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不管是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还是对自由贸易的推动,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这种政策是否对美国经济发展有利。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措施只有单一性标准,即美国要把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贸易政策强加于人,贸易限制、报复、制裁不过是实施美国单一性标准的一种手段而已。纵观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发现,各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引出的贸易政策理论也有明显的差异。“对外贸易政策的本质特征是,各国从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对外贸易政策。”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和政策选择,也必须以有利于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基础。

具体到文化产品贸易领域。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文化企业主体还难以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集团进行直接竞争。与此同时,以美国大片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已经在中国本土大肆扩张。因此,从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出发,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对美国的文化贸易的政策选择,必须以两个前提为基础:第一,政策选择必须以中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为基础;第二,相关政策必须更多地采用隐性而非显性贸易壁垒。前者符合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相关主张,而后者则切合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

随着国际约束日趋严格化,关税等显性贸易壁垒的实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因此,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新的隐性贸易壁垒——如环境、技术、卫生等,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皮鞋等传统产品出口过程中已经遭遇很多相关壁垒,针对中国鞋业出口的“西班牙烧鞋”、“欧盟反倾销”、“俄罗斯封鞋”、“意大利港口扣鞋”等事件,便大多源自隐性贸易壁垒。

在对美文化贸易方面,相比较而言,显性贸易壁垒更容易遭受美国的攻击。“文化例外”、“加拿大内容”等政策性显性文化贸易壁垒,都曾遭受美国的攻击,甚至,在加拿大期刊争端、韩国电影配额争端中,由于美国的强大实力而使得加拿大、韩国的显性文化贸易壁垒形同虚设,甚至不得不对有关政策进行修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加隐性文化贸易壁垒,成为我们在今后中美文化贸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3 研究制定能够客观反映文化贸易真实情况的有关统计指标,在“数据对话”中争取自己的发言权

就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就某一国家而言还是就WT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而言,都没有制定出能够切实反映文化贸易真实情况的有关统计框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框架为例。在2005年颁布的《部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通(1994—2003)》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内容包括“核心文化产品”、“核心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品”、“相关文化服务”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所包含的产品大多为可见的“文化硬件”,无形的“文化软件”产品难以被包括其中。相比而言,后者对于相关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对于思想观念的影响力更为强大。

比如,美国2007年的海外电影票房高达171亿美元,但由于其“无形”的特点,很难被相关统计数据反映出来,更不用说由美国电影所带动的后续产品及价值观念。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会主席赖斯·扎贝尔曾经说道:“娱乐业完全可以帮助政府传达明确的信息,告诉世界美国人是什么样的人,告诉全世界美国人信仰什么。”在美国人通过电影“告诉全世界美国人信仰什么”的过程中,能有多少是可以被列入统计框架的呢?再如,美国劳工协会在2005年曾发布报告,指责迪斯尼的“血汗工厂”问题。该报告中的“血汗工厂”是指我国东莞地区的迪斯尼相关授权产品的生产企业。这种依靠我国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厂”,在被美国人拿走大部分利润的同时,其出口数量又被计入我国的出口顺差,成为美国指责我国的口实所在。由此看来,建立相对完善的文化贸易统计框架,在“数据对话”中获取主动权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认为,要相对客观地反映文化贸易情况,应按照文化贸易的三重功能,将实体文化产品贸易数据、后续产品带动情况、思想观念影响情况都列入统计框架之中,形成综合性评价指数。实体文化产品贸易数据可通过海关数据获得,而后续产品带动和思想观念影响情况则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在权重方面,后两者应该占据更大的比例,以准确地反映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当中国改变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2007Report to Congress on China’s WTO Compliance,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方网站(http://www.ustr.gov).

[3]马修·佛雷译.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13.

[4]张文斌.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原因.企业家天地,2008.

[5]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UNESCO Sector for Culture,International Flows of Selected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1994—2003,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Montreal,2005,P29-30.

[6]吴娟.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与实质浅析.科协论坛,200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