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轼:杭州三年

苏轼:杭州三年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杭州三年,苏轼本着一名正直的封建官员的良心和他所独具的广博深厚的仁爱之情,尽心尽力,为民造福_遍历寺院,流连僧舍,访求超然名利之外的高僧大德,苏轼从中受益良多,他性格中的某些方面也恰与这方外世界的氛围有几分天然的契合,他甚至觉得自己前生就是杭州的一名僧人。然而,杭州这片温暖明秀的土地,却一度给予这个万里漂泊的游子以真正的家的感觉。

杭州三年,苏轼本着一名正直的封建官员的良心和他所独具的广博深厚的仁爱之情,尽心尽力,为民造福_

遍历寺院,流连僧舍,访求超然名利之外的高僧大德,苏轼从中受益良多,他性格中的某些方面也恰与这方外世界的氛围有几分天然的契合,他甚至觉得自己前生就是杭州的一名僧人。据说,有一次,他和朋友一同到西湖寿星寺游玩。尽管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所庙宇,可是刚一进门就发现一切都那样熟悉,似乎是曾经生活过多少年的地方,一时惊诧莫名。他对朋友说:

“从院门到经堂应当有九十二级台阶。”

当即派人去数,果然一级不差。他又描述寺庙后院亭台假山的设置,也全都吻合。这件离奇的事情,当时就传开来,并且又被加入了一些内容,渲染得更加绘声绘色。苏轼在几年之后写的《答陈师仲主簿书》中也曾提及,他还在诗中写道: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www.guayunfan.com)——《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我们无法考证或解释这个故事的可能性,但是可以从中看出,敏感而多情的诗人对于杭州倾注了怎样的一份深情!深刻的乡土之恋使他对于故乡眉山永远怀着热烈的思慕,成为他心中难解的情结。然而,杭州这片温暖明秀的土地,却一度给予这个万里漂泊的游子以真正的家的感觉。尽管有时候,思乡之情仍会在不经意间浮上心头:

已泛平湖思濯锦(江名,即岷江),更见横翠忆峨眉。

——《法惠寺横翠阁》

但更多的时候,苏轼陶然自适在青山绿水与淳朴美好的民情风俗之中。杭州三年,成为他一生最幸福、最写意的时期,他甚至情不自禁地唱道: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一

他深深地热爱这一片土地,也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劳作着的人民群众,并且本着一名正直的封建官员的良心和他所独具的广博深厚的仁爱之情,尽心尽力,为民造福,给杭州百姓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杭州本为钱塘江潮水冲击而成的一块陆地,因此水质苦涩,难以下咽。唐朝名相李泌在杭州任刺史时,曾建造六口大井,分布在城区的各处,引西湖淡水,供全城饮用。后来著名诗人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更进一步治理西湖,疏浚六井,解决杭州人民的饮水问题。但是天长日久,六井又渐渐淤塞废置。

熙宁五年秋,苏轼与知州陈襄专门召集一批德高望重的父老,询问民间疾苦,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

“六井不治,百姓饮水困难。”

性格爽直的陈知州当场慨然表示:

“只要我在此地一天,就决不会让百姓求水而不得!”

退堂之后,二人立即着手,找来两位精通水利的僧人主持修复六井的工作。经过实地考察,他们很快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于是挖沟换砖,修补罅漏,六口大井重又焕发出生机,清流满溢,瞬息万斛。杭州百姓奔走相告,欢喜异常。

第二年,一场大旱灾席卷了江淮大片土地,水贵如油,许多地方的人都以小瓦罐贮水,作为极珍贵的礼物馈赠亲友。然而,杭州人民依靠这六口重新整治过的水井,不仅饮水不愁,而且还有足够的甘泉用于洗澡和喂养牲畜。“饮水不忘掘井人”,当时,杭州百姓无不从心底里感激这两位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好官长。苏轼曾写了《钱塘六井记》一文,记叙六井的历史由来和整治六井的全过程,文章最后指出: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也,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有备方能无患,正是苏轼从这件事情中所得到的亲身体会,也是他对执政者发出的谆谆告诫。

三年通判任内,苏轼常常外出巡视,杭州府的各个属县如新城、富阳、临安、于潜等地,处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二月的一天,苏轼前往新城县执行公务。久雨初晴,东风拂面,五彩的朝霞环绕着山岭,树枝上高挂着一轮红日,沿途农家竹篱茅舍之前,野桃含笑,溪水潺潺,杨柳的嫩枝在风中轻轻摇漾,炊烟袅袅,那是西山脚下的人家在煮芹烧笋,为春耕的人们准备饭菜。苏轼心情十分愉快,不禁诗兴大发,倚马而立,写道: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钲:zhēng,一种似锣的乐器)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离开新城,又来到于潜,这也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田间泽畔,农妇村姑风风火火往来劳作,她们古朴独特的装束尤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黑裙白衫,蓬松的双鬓向上翘起,一把长约尺许的银栉横插额前,把乌亮的头发轻轻绾住,就像织机上穿过梭子的缕缕丝线。尽管还是早春天气,轻寒袭人,她们却赤着白细的双脚,在斜风细雨中行走,显得健康而充满活力。苏轼猜想:这大概还是五代时吴越王时代流传下来的宫妆吧?在这个古风犹存的地方,山中遗老一定还常常提起那时的沧桑往事。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抬头眺望远处青山,只见山下苕溪静静流淌,溪边垂柳依依,一个美丽的村姑正在顾影梳妆,她轻整云鬟,细画蛾眉,然后撑着一叶小舟,渡溪而去。对岸青山之下,她的情郎刚刚打柴归来,两人相见,无限浓情蜜意的眼波流转中,姑娘显得更加风情万种,楚楚动人,那幸福的砍樵少年完完全全地陶醉了!此时此刻,如果有人要跟他说起那些风华绝代的姬姜美女,他才不会相信呢。眼前纯朴美好的一幕,令苏轼产生了一种很深的感动,这就是生活的至美,这就是永恒不变的人生最高境界!他写道:

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

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

老濞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

(老濞: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这里指五代的吴越王。)

苕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

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于潜女》

在这里,纯朴健康的人物,自然真率的爱情,恬淡安适的生活,表现了苏轼全新的美学理想

作为一位爱民如子的地方官,最大的心愿莫过于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然而,尽管宋代社会一般来说是较为富庶繁华的,但那富庶属于上层而不是下层,那繁华属于城市而不是农村。因此,当时农村的景象并不总是赏心悦目,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断地困扰着这片多难的土地,水灾之后继之以旱灾,旱灾之后继之以蝗灾,而种种灾害过后,一场大饥荒便不可避免地发生。苏轼几乎席不暇暖,奔走于四乡八县,时而防涝,时而抗旱,时而捕蝗,时而赈济灾民。劳碌奔波固然在所不辞,竭尽全力却不能减轻百姓的苦难才是苏轼心中难以自遣的痛苦。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地接触到民众的生活,更深地了解民众的疾苦,从而也更深地同情他们不幸的遭遇。他痛恨那些深居高堂,对百姓的死活不闻不问的官僚贵族: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这首作于熙宁五年暮春的诗歌,似谚似谣,名为讽刺观音菩萨尸位素餐,实际借题发挥,指责当政者不恤民情。蚕老、麦黄的关键时刻,偏遭连绵淫雨,农桑之事都不得不停顿下来,农民忧心如焚,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对这一切却熟视无睹,漠不关心。这是仁慈而富有责任心的苏轼无论如何也不能置之度外的。他多么希望能有某种非凡的力量来解除大自然的种种严酷的威胁啊!有一次,他路过无锡看到当时一种新式农具——龙骨车,农民用来车水抗旱,功效远胜于单纯的人力,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可以大为推广使用。他热情地写诗赞美道: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

(鼍:tuó,脊椎类爬虫,相传天旱时在窟中鸣叫,声如击鼓。)

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无锡道中赋水车

五月的洞庭山下,天神正在大发淫威,要将广阔的太湖平原旱成一片枯土,任飞沙满天,任鼍虫在石窟中发出击鼓般的号鸣,那时人间的哀乞之声将声达云霄,天神发出得意的狞笑。然而,烈焰不断喷吐,时间一天天过去,老农的悲泣却迟迟没有传来。暴虐的天神忍不住好奇,站在云头俯视大地,他看到田间有一种奇怪的装置,那一节节漆成黑色的车斗轱辘辘地转动,就像乌鸦衔尾联翩飞舞,又像蜕皮剩骨的龙蛇矫健地盘旋。清清的河水泛起欢乐的浪花,汩汩地流入干涸的田野,碧绿的稻芽像纤细的针尖,穿过水面在暖日和风中轻轻摇曳……天神万般疑惑,莫不是那专管行云布雨、推动雷车的阿香偷偷地溜到了人间?全诗构思奇特,笔力矫健,前人称叹为“触处灵通,别成奇光异彩”,歌颂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高度关注,像这样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史上可说是凤毛麟角,十分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