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部松花江上_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事迹

第一部松花江上_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事迹

时间:2022-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部 松花江上_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事迹第一部 松花江上松花江上[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张寒晖,河北定县人。1922年,离乡赴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受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通缉而被迫回乡。但一直以“佚名”流传。张寒晖离开二中后,任教于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竞存中学,任教务主任。

第一部 松花江上_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事迹

第一部 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1]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www.guayunfan.com)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注释】

[1]张寒晖词曲。作于1937年。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1922年,离乡赴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受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通缉而被迫回乡。1928年,再次入北平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与校方的艺术思想不和而被革职,在河北定县和西安民众教育馆,从事民众教育、大众艺术等活动。1935年二次入陕,1936年应聘于西安二中,亲眼目睹被调至陕甘地区的十余万东北军拖家带口的悲惨生活,通过与东北军官兵及其家属、子弟的朝夕相处,深刻体会到亡国之恨和丧家之痛,谱写出了《松花江上》,不久便唱遍全国。但一直以“佚名”流传。张寒晖离开二中后,任教于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竞存中学,任教务主任。后来到了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