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生“中庸”思想的特殊文化心理_中国儒学导论

产生“中庸”思想的特殊文化心理_中国儒学导论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生“中庸”思想的特殊文化心理_中国儒学导论我们怎样内在地思索?词语是“意义”的形式。而这一“此在”,就是孔子唯一的关注对象。对“此在”的无比关注,是无宗教文化氛围中的文化要求。中国文化存在于中国字中,而且是发生、发展在中国字中。“此在”就是孔子的“时间”,因此也是《论语》中的“时间”,更是中国文化所拥有的“时间”。

产生“中庸”思想的特殊文化心理_中国儒学导论

我们怎样内在地思索?怎样外在地交流?怎样与世界在一起?这都是因词语而产生的问题。不同的词语,说出了不同的文化。词语是“意义”的形式。《汉书·景十三王传》载:

河间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中国文化存在于中国字中,而且是发生、发展在中国字中。中国字在形式上的特征最鲜明、独立性能最好,是以象形、象事、象意的孤立单音节存在为基础的,它是“在”之“实”与“有”的符号。“是”,于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判断词,是一个“肯定”,因此而成为一个系词。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于古汉语中,它就是一个“真”、一个“绝对”。《说文解字》云:“是,直也。(段注:直部曰,正见也。)从日、正。(段注:十日烛隐则曰直,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汉字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词语。“语言中的单词为事物命名——句子是这种名称的结合。在这幅语言的图画中,我们发现了以下想法的根源:每个字词(word)都有一个意义(meaning)。这个意义同这个字词是相联系的。它是字词所代表的东西(object)”在这里表现得极为充分,而“‘一个字词的意义是由意义的解释所解释的东西。’例如:如果你想理解‘意义’这个字词的用法,就去查查被称为‘意义的解释’的东西”[3]。

决定了这一形式的原因又在于全部《论语》的基点是“此在”,用一句儒学语境中的话来说,这一“此在”即所谓“当下即是”。如《子罕》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在”就是孔子的“时间”,因此也是《论语》中的“时间”,更是中国文化所拥有的“时间”。因此,如《述而》中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先进》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必然的了。所有“人”、一切“人”之“生”,对于具体存在的“个人”,都是一种没有天堂也没有炼狱,既无前生更无来世的“此在”。而这一“此在”,就是孔子唯一的关注对象。(www.guayunfan.com)而所谓“此在”的意义,就如《宪问》中载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必须以经验自我个体而承载一切。朱熹于《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曾经这样说过:“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对“此在”的无比关注,是无宗教文化氛围中的文化要求。那么,作为文化要求的就只能是向古典的学习和在古典规定下的言行,在这一言行中锤炼出的对古典的真诚与承诺。于是,“人”与其“生”,就不能不是全部关注的焦点所在。“对于形上学的思辨和‘神学’的可能性,孔子缺乏感受。然而他深深地关怀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命。”[4]那么,所谓“人生”就不是一场“救赎”、一种“炼狱”,而是一个“自我确认、证明和自我实现”的完整过程。

这一“自我确认、证明和自我实现”过程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礼乐”环境、一个“礼乐”平台、一种“礼乐”氛围,于是,“文化中国”中“礼坏乐崩”的忧患,于历史中就是随时存在的、不绝如缕的。在“礼乐”规范中的生活,是一种“应然的生活”,而已不是一种“实然的生活”;原始存在的、实然的生活,对于“礼乐”来说是应予批判和否定的。因此,生活就以“至善”为其价值指向,而不以“真实”为其价值指向。所谓“儒生”“儒将”“儒医”乃至“儒僧”“儒商”等等,无非是指其以“儒教”规范业务的程度如何或在其业务中相应于这一“儒术”的表现如何而已。因为这一教育制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管理系统提供人才资源,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的普遍提高并非其关注的重点。在此,这一所谓“人文主义”又不能不说是“儒教”的,但真正能够结束“百家争鸣”的“哲学与宗教的整合”毕竟完成了。因此“儒教”就获得了一种宗教意义上的根据。因此,不如说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对“半宗教半哲学”形式的“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因为这本来是不能成就的工作。产生“中庸”思想的特殊文化心理_中国儒学导论

我们怎样内在地思索?怎样外在地交流?怎样与世界在一起?这都是因词语而产生的问题。不同的词语,说出了不同的文化。词语是“意义”的形式。《汉书·景十三王传》载:

河间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中国文化存在于中国字中,而且是发生、发展在中国字中。中国字在形式上的特征最鲜明、独立性能最好,是以象形、象事、象意的孤立单音节存在为基础的,它是“在”之“实”与“有”的符号。“是”,于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判断词,是一个“肯定”,因此而成为一个系词。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于古汉语中,它就是一个“真”、一个“绝对”。《说文解字》云:“是,直也。(段注:直部曰,正见也。)从日、正。(段注:十日烛隐则曰直,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汉字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词语。“语言中的单词为事物命名——句子是这种名称的结合。在这幅语言的图画中,我们发现了以下想法的根源:每个字词(word)都有一个意义(meaning)。这个意义同这个字词是相联系的。它是字词所代表的东西(object)”在这里表现得极为充分,而“‘一个字词的意义是由意义的解释所解释的东西。’例如:如果你想理解‘意义’这个字词的用法,就去查查被称为‘意义的解释’的东西”[3]。

决定了这一形式的原因又在于全部《论语》的基点是“此在”,用一句儒学语境中的话来说,这一“此在”即所谓“当下即是”。如《子罕》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在”就是孔子的“时间”,因此也是《论语》中的“时间”,更是中国文化所拥有的“时间”。因此,如《述而》中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先进》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必然的了。所有“人”、一切“人”之“生”,对于具体存在的“个人”,都是一种没有天堂也没有炼狱,既无前生更无来世的“此在”。而这一“此在”,就是孔子唯一的关注对象。(www.guayunfan.com)而所谓“此在”的意义,就如《宪问》中载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必须以经验自我个体而承载一切。朱熹于《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曾经这样说过:“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对“此在”的无比关注,是无宗教文化氛围中的文化要求。那么,作为文化要求的就只能是向古典的学习和在古典规定下的言行,在这一言行中锤炼出的对古典的真诚与承诺。于是,“人”与其“生”,就不能不是全部关注的焦点所在。“对于形上学的思辨和‘神学’的可能性,孔子缺乏感受。然而他深深地关怀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命。”[4]那么,所谓“人生”就不是一场“救赎”、一种“炼狱”,而是一个“自我确认、证明和自我实现”的完整过程。

这一“自我确认、证明和自我实现”过程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礼乐”环境、一个“礼乐”平台、一种“礼乐”氛围,于是,“文化中国”中“礼坏乐崩”的忧患,于历史中就是随时存在的、不绝如缕的。在“礼乐”规范中的生活,是一种“应然的生活”,而已不是一种“实然的生活”;原始存在的、实然的生活,对于“礼乐”来说是应予批判和否定的。因此,生活就以“至善”为其价值指向,而不以“真实”为其价值指向。所谓“儒生”“儒将”“儒医”乃至“儒僧”“儒商”等等,无非是指其以“儒教”规范业务的程度如何或在其业务中相应于这一“儒术”的表现如何而已。因为这一教育制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管理系统提供人才资源,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的普遍提高并非其关注的重点。在此,这一所谓“人文主义”又不能不说是“儒教”的,但真正能够结束“百家争鸣”的“哲学与宗教的整合”毕竟完成了。因此“儒教”就获得了一种宗教意义上的根据。因此,不如说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对“半宗教半哲学”形式的“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因为这本来是不能成就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