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秋》的文化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春秋》的文化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的文化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春秋》的文化意义,是孟子首先提出的问题。但在中国古史上,这一记事却是以生命殉之的记事。孔子就是以对存在负责任的神圣感为基础,而修订《春秋》的。司马迁认为,《春秋》就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源头所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诠释《春秋》这一著作,史不绝书。汉代出现的《公羊传》与《梁传》是其中著名的两种。

《春秋》的文化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春秋》的文化意义,是孟子首先提出的问题。《孟子·离娄下》有载: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孔子所独得的“义”是什么呢?《汉书·司马迁传》载:

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曰: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潜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垢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就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www.guayunfan.com)中国文化自始就是充满“忧患”的。远在公元前2世纪的司马迁《报任安书》以后,直至20世纪初叶的刘鹗于《老残游记·自叙》中仍说道:“《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相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忧患”,成了中国文化史的总结和缩影。具有悠久历史和巨大世界意义的“中国文化”所“忧”、所“患”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一般意义上说,所谓“史”是什么呢?其原义为记事。但在中国古史上,这一记事却是以生命殉之的记事。如《左传·宣公二年》中载,晋灵公无道,因赵盾屡谏而反欲杀盾,赵盾出奔后族人赵穿杀灵公,史官董狐书“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而对有夙怨者则没其善,宗亲姻戚多被收录且饰以美言的魏收《魏史》,则被称为“秽史”。这是因为在上古人类文明的初期,所谓“文字符号”是文明的基本标志,文字符号中似乎蕴涵着人类与存在的某种神秘的、不可思议的联系。人文社会中的“史”,就如同宗教社会中的祭司、教士一样,其身上寄托着人们对于符号的崇拜,表现着人们对于自己行为中的责任的恐惧。

孔子就是以对存在负责任的神圣感为基础,而修订《春秋》的。所谓“历史”——过去生活历程的文化记忆,其中最可宝贵的就是对“善”的追求。这就是孔子所独得的“义”。

因此,从“儒教文明”的特殊意义上说,自司马迁开始认为,《春秋》就是中国政治的教科书,“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疑,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2]。司马迁认为,《春秋》就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源头所在。

因此,就有了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载的文化现象——“昔仲尼没而微言(师古曰:精微要妙之言也。)绝,七十子丧而大义(大义,正道也。)乖。故《春秋》分为五(师古引韦昭曰:谓‘左氏’、‘公羊’、‘梁’、‘邹氏’、‘夹氏’也。)。《诗》分为四(师古引韦昭曰:谓‘毛氏’、‘齐’、‘鲁’、‘韩’也。)。《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横,直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

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诠释《春秋》这一著作,史不绝书。汉代出现的《公羊传》与《梁传》是其中著名的两种。《公羊传》十一卷,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初仅口头流传,汉景帝时公羊高之玄孙公羊寿及其弟子胡母生(子都)始写定成书。《梁传》十一卷,旧题战国时鲁人梁赤撰,也是在口头流传之后于西汉时写定成书。而《左传》则与此不同,它是先秦的一部独立的、内容丰富的编年体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现行之《左传》计六十六卷、十八万字,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悼公三年(公元前464年),不仅记载了鲁国的历史,而且还系统地叙述了当时几个主要诸侯国的历史;不但记载了春秋时代的许多历史事件,而且也保留了春秋以前的一些史事和传说。文辞优美,生动形象,结构严谨,更是其光前裕后之处。此后,自司马迁编撰《史记》纪传体通史、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的所谓“正史”传统,就是这样导源的。《春秋》的文化意义_中国儒学导论

《春秋》的文化意义,是孟子首先提出的问题。《孟子·离娄下》有载: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孔子所独得的“义”是什么呢?《汉书·司马迁传》载:

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曰: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潜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垢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就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www.guayunfan.com)中国文化自始就是充满“忧患”的。远在公元前2世纪的司马迁《报任安书》以后,直至20世纪初叶的刘鹗于《老残游记·自叙》中仍说道:“《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相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忧患”,成了中国文化史的总结和缩影。具有悠久历史和巨大世界意义的“中国文化”所“忧”、所“患”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一般意义上说,所谓“史”是什么呢?其原义为记事。但在中国古史上,这一记事却是以生命殉之的记事。如《左传·宣公二年》中载,晋灵公无道,因赵盾屡谏而反欲杀盾,赵盾出奔后族人赵穿杀灵公,史官董狐书“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而对有夙怨者则没其善,宗亲姻戚多被收录且饰以美言的魏收《魏史》,则被称为“秽史”。这是因为在上古人类文明的初期,所谓“文字符号”是文明的基本标志,文字符号中似乎蕴涵着人类与存在的某种神秘的、不可思议的联系。人文社会中的“史”,就如同宗教社会中的祭司、教士一样,其身上寄托着人们对于符号的崇拜,表现着人们对于自己行为中的责任的恐惧。

孔子就是以对存在负责任的神圣感为基础,而修订《春秋》的。所谓“历史”——过去生活历程的文化记忆,其中最可宝贵的就是对“善”的追求。这就是孔子所独得的“义”。

因此,从“儒教文明”的特殊意义上说,自司马迁开始认为,《春秋》就是中国政治的教科书,“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疑,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2]。司马迁认为,《春秋》就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源头所在。

因此,就有了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载的文化现象——“昔仲尼没而微言(师古曰:精微要妙之言也。)绝,七十子丧而大义(大义,正道也。)乖。故《春秋》分为五(师古引韦昭曰:谓‘左氏’、‘公羊’、‘梁’、‘邹氏’、‘夹氏’也。)。《诗》分为四(师古引韦昭曰:谓‘毛氏’、‘齐’、‘鲁’、‘韩’也。)。《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横,直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

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诠释《春秋》这一著作,史不绝书。汉代出现的《公羊传》与《梁传》是其中著名的两种。《公羊传》十一卷,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初仅口头流传,汉景帝时公羊高之玄孙公羊寿及其弟子胡母生(子都)始写定成书。《梁传》十一卷,旧题战国时鲁人梁赤撰,也是在口头流传之后于西汉时写定成书。而《左传》则与此不同,它是先秦的一部独立的、内容丰富的编年体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现行之《左传》计六十六卷、十八万字,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悼公三年(公元前464年),不仅记载了鲁国的历史,而且还系统地叙述了当时几个主要诸侯国的历史;不但记载了春秋时代的许多历史事件,而且也保留了春秋以前的一些史事和传说。文辞优美,生动形象,结构严谨,更是其光前裕后之处。此后,自司马迁编撰《史记》纪传体通史、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的所谓“正史”传统,就是这样导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