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分类指导,选择详细规划海绵城市技术

分类指导,选择详细规划海绵城市技术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约束条件,细化落实低影响开发指标。根据规划地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低影响设施类型,通过绿地、景观、道路、排水等各专业的相互配合,细化海绵城市设计方案,保证低影响设施的有效运行。分析规划地块的建设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规划时可将海绵城市建设落实到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道路等具体的建设项目中,选择适宜各个单项的海绵技术及其组合系统进行设计落实。
分类指导,选择详细规划海绵城市技术_江苏建设 第13辑 海绵城市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约束条件,细化落实低影响开发指标。根据规划地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低影响设施类型,通过绿地、景观、道路、排水等各专业的相互配合,细化海绵城市设计方案,保证低影响设施的有效运行。

分析规划地块的建设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主要包括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等,按功能分类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技术的运用必须结合具体用地,进行适宜选择或再创造。在规划中,合理地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其组合系统,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控制目标。

对不同用地的地块建设进行分类指导,例如,在工业用地和停车场重点考虑雨水资源化利用,建议采用蓄水池等措施;在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建议采用雨水花园形式,与用地功能和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绿地率受限的商业用地等区域可采用下凹深度较大的雨水花坛或小规模的雨水湿地,打造亲水平台;在公园用地等绿地率较高的区域,可开展海绵公园建设,适当提高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使之具备接纳上游或周边用地径流雨水的条件,缓解低影响开发受限区域的径流总量控制压力

规划时可将海绵城市建设落实到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道路等具体的建设项目中,选择适宜各个单项的海绵技术及其组合系统进行设计落实。建筑与小区结合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在满足人的活动休憩需求和相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形成源头消纳、雨水回用、终端调蓄等控制方式,推荐以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调蓄池等措施为主;绿地与广场在满足景观、疏散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针对性地设计低影响开发方案,应重点考虑统筹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承担接纳客水的功能,推荐采用下凹式蓄滞空间、湿地、湿塘和透水铺装等方式;道路设计应注意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路面雨水可通过路缘石开口将雨水引入分隔带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的方式,两侧绿带可考虑设置转输型植草沟,从而实现雨水的渗透和转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