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少数民族箸文化概说_木芹学术文选

中国少数民族箸文化概说_木芹学术文选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箸文化概说_木芹学术文选箸,中国人每天与它为伴。它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活动和文化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从而形成独特的“箸文化”。在此,笔者拟对中国少数民族箸文化做一勾勒。那么,中国少数民族又在什么时候开始进食使用筷子?下面从一些民族风俗和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中做些初步的追踪。毫无疑问,用筷进食显然与占卜相连。长筷吃面条以示长大成人。

中国少数民族箸文化概说_木芹学术文选

箸,中国人每天与它为伴。箸,以饮食功能为主,还有其他社会功能。它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活动和文化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从而形成独特的“箸文化”。在此,笔者拟对中国少数民族箸文化做一勾勒。

一、用箸时代的追踪

《韩非子·喻老》载:“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其实华夏先民用箸进食的时间远比这更为久远。

那么,中国少数民族又在什么时候开始进食使用筷子?这是一个难以明确回答的问题,唯有一点似乎是明晰的,即用筷同巫师们的占卜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华民族祖先跨过文明门槛同步,与一夫一妻制家庭孪生,与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过渡并进。下面从一些民族风俗和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中做些初步的追踪。(www.guayunfan.com)(一)从纳西族象形文字说起

箸的出现,在纳西族象形文字中可以找到线索,箸,“筷也。筷篮也。从筷盛篮”[1]。

按:纳西族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9至11世纪之间,也就是说纳西族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已经用箸进食了。

(二)从筷卜说起

巫师们“通鬼神”“知吉凶”“决疑难”,靠的是巫术,占卜就是其中之一。卜具非常多,如龟板、鸡骨、蛋……其中最方便、最易得到的就是筷子,因此筷卜比较常见。诸如信仰萨满教锡伯族有巫婆,叫做“相童”,其主要活动是治疯病、傻病及遇邪和受惊所致之病,看病方法之一就是筷卜:

用清水一碗、筷子一根,念咒后搅动水,观水貌判定病因。

用竹筷四根,以水浸透后合在一起呈四方体形状。然后边念鬼名,边在桌面上竖立筷子。若筷子倒下,再念另一鬼名,并继续立筷。若是念到某一鬼时,筷子立而不倒,便认定是该鬼作祟。实际上是一种筷卜。[2]

又如达斡尔族的巫师亦用筷卜,碗中盛水,水中立筷子占卜[3]。又如赫哲族筷卜:

筷卜——用三根筷子,一碗水。占卜时,先由占卜者问:“外出的可以回来吗?”然后将三根筷子并立于碗水中。如果筷子立起来了,外出的可以回来。如筷子没有立起来,外出的人就不能回归。这时占卜的人再问:“应该向东南方向寻找吗?”再立筷子。如果筷子立起来了,证明说对了;如果没有立起来,证明还未说中。以此类推,多做几遍,便知吉凶。[4]

凡巫师摆弄过的筷子具有一种“魔力”,会给人们带来安康。众所周知,一个生命的诞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喜悦,希望其健康成长。如毛南族初生婴儿满月之后,得有“先生”算命,假若金、木、水、火、土五行不足的话,必择五行过剩者拜寄为寄爹(妈),寄爹(妈)给寄儿(女)送一只碗、一双筷条,还有一件上衣。碗和筷都染红色,这只碗由“卡博”(寄爹)用楠竹亲手修制而成。上衣的背上缝上一条小布片,布片上写:“谷旦拜寄某(“金、木、水、火、土”中的一个字)命取名曰:快长大吉。”碗和筷条带回家,是给寄儿(女)专用的[5]。又如侗家婴儿经常三病两痛,或者夜啼不易带养,则要认一个寄爹或寄妈才能免灾脱难。求寄时,孩子的父母要在堂屋的神龛上摆一碗水,纸上写下小孩的生辰八字,烧化在碗水里,碗口上平放一双红筷子,筷子上放一顶童帽,象征着孩子有衣禄。拜寄仪式结束,这双红筷子和碗就由寄爹或寄妈带走。而寄爹、寄妈要买一个有“长命富贵”字样的金边红花碗和一双刻了“易养成人”字样的镂花红筷子,并盛一碗饭一起送给寄儿(女),这双红筷子一直伴随着孩子长大,直至终身以志纪念。

又如壮族当婴儿满月时,必须用一双长长的筷条夹长长的面条给婴儿吃,以祝孩子快(筷)长(长面条)长大[6]。婴儿满月或稍长之后,经过巫师(或算命“先生”)的卜卦或算命之后,一双红筷子就伴其成长终老,象征一生衣食无缺。毫无疑问,用筷进食显然与占卜相连。长筷吃面条以示长大成人。

又如传说在双柏哀牢山下有个苦命的女人,村里人都叫她“苦妹”。一天晚上,一只大青猴把她背上了山,苦妹与猴过了三年,被上山采药的医生发现。村里的年轻人一起上山来救苦妹,等到猴子出洞后,他们就用梯子把苦妹从高高的悬崖上救下来。苦妹逃走心切,先准备了一些猪油和筷子,“苦妹带上事先准备好的猪油和筷子,每走几步,就用一支筷子挑点油往路上丢去。猴子回洞不见苦妹,就尾追而来,当它看到自己家的筷子和猪油掉在路上时,就拾起筷子送回去。每看到一支筷子就拾起来送回去一转,这样猴子再也追不上他们了”[7]。

关于筷子“魔力”在神话传说中也有所反映。如白族中流传着《狗头人身姐夫》的神话:说在很久以前,有两姐妹,姐姐嫁给了一个狗头人身称为狗头官的。一天,妹妹去看望姐姐,姐姐对妹妹说:“你姐夫的头是狗头,吃的是洗碗水,你见了千万笑不得,不然他会咬死你的。”又说:“实在忍不住要笑,就拿一把筷子往外跑,快被追上时,你就丢给他一支筷子,他就会捡起筷子往回跑。”吃晚饭时,姐姐给姐夫端来一木盆洗碗水,姐夫就低下头津津有味地舔起洗碗水来。妹妹看着看着,“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姐夫一看,气得直咬牙,跳起身来就去咬她。妹妹吓得东躲西藏,姐姐急喊道:“筷子,快拿筷子!”妹妹猛然大悟,抓了一把筷子急忙跑出门去。狗头官追了出来。妹妹跑了一段路,就赶紧丢给姐夫一支筷子,姐夫捡起筷子跑回家去了。姐夫放好筷子又追了上来,她又丢给一支筷子,姐夫又捡起回家去了。就这样跑啊跑,丢啊丢。后来妹妹手里的筷子丢完了,也跑不动了,眼看姐夫就要赶上她了。这时她见面前山坡上有几个老大妈打荞子,就赶紧去求救,老大妈们很同情她,就用竹箩把她罩起来。刚把姑娘藏好,狗头官就追到了。他问老大妈,是否看见一个姑娘从这里经过,老大妈回答说没有看见,狗头官就转身返回。回到家里,越想越气,就把卜卦的书拿出来,卜了一卦,翻开一看,卜书中写着:“(她)在天下面,地上面。”狗头官不看则可,一看更是火冒三丈,说:“真是在放屁,天底下哪有这回事!”说完把卜卦书丢进火塘里烧了[8]。

还有在师宗汉族中有一个《三媳妇与毛野人》的故事。说的是三媳妇为毛野人掠进山洞。有一天晚上,三媳妇趁毛野人出去觅食之机,拿着很多筷子和一缸人油逃出山洞,边走边用筷子沾些人油丢在路旁。毛野人回来,知三媳妇逃跑了,而一出洞,就闻到油香味,一路上捡到很多油筷子。毛野人边追边咂油筷子,等油筷子捡完,三媳妇早已回到自己的家了[9]。

以上三个传说,一个说人与狗,一个说人与猴,一个说人与毛野人,异曲同工,都显示筷子使人同狗、同猴、同毛野人隔开,免遭其害。筷子不仅用来吃饭,而且成为人所独占的用来防害去邪的工具。《仪礼·士冠礼》:“巫人执抽上,兼执之;进受命于主人。”又《礼记·曲礼上》:“龟为卜,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就是箸,即筷子,可见筷同卜巫联系密切。以上所述及的筷卜、民俗和神话中可以寻找到用筷进食时代的踪迹,即与文明同步。

(三)从彝族起源的史诗《阿细的先基》说起

彝族阿细人史诗《阿细的先基·开天辟地》中说,没有天地的时候,也没有人,云彩有两层,一层下沉变成了地,一层上浮变成了天,日月星辰、植物依次而生,男神阿惹用红土造出了男人,女神阿灭用黄土造出了女人。后来:

下了三天三夜的雨,

大漩塘小漩塘都满了;

大雨下了七日七夜,

雨水淹没高山;

下了十三天一轮,

水连天了。

蟋蟀竖眼睛这朝人,

这一好朝代的人,

一齐淹死了。

…………

小儿子坐在木柜里,

小那个姑媳也坐的木柜里

…………

洞边野竹嘛,

根子把洞门遮住了。

聪明的兄妹俩说:

“我们的命得救了。”

筷子横眼睛的朝代,

这个好朝代,

…………

兄妹两个嘛,

要做一家嘛。

兄妹成亲后,标志着从洪水滔天之前的“蟋蟀竖眼睛”时代进入了“筷子横眼睛”时代。兄妹二人种了瓜,瓜长大摘回家,听见瓜里嗡嗡叫,把瓜剖开,里面有很多人,他(她)们的“眼睛像使筷子一横”。大儿子大姑娘去石山,二儿子二姑娘上了土山,三儿子三姑娘在坝子边,小儿子小姑娘到了坝子。人们向蜜蜂学,学会了盘庄稼,有做活的路子。此后的生活是这样过的:

爹爹挑来生水,

妈妈扯来山顶上的糙叶子,

拿来做黑饭。

…………

埂子上的黑蒿枝,

蒿枝做筷子。

可是儿子没有媳妇而伤心,眼泪都淌了;

饭也不想吃嘛,

汤也不想喝了;

饭碗歇在地上,筷子放在碗口上。

儿子找到对象,领着姑娘见父母亲,姑娘抬着小碗喊阿爹,抬着碗筷喊阿妈。他们结了婚,建立了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

男:

坝子有荒山,

山上有松子;

松子满口香,

女人你咋个想?

我们两个嘛!

蒿枝做筷子,

一双一个样。

女:

我走到男人家,

走进男人家去。

…………

陆良的小白碗,

圭山的竹筷子;

山上水冬瓜,

冬瓜树做勺。

碗筷摆好了,

一家人吃饭了。

女:

山上有树叶,

叶子做小碗;

埂上有蒿枝,

蒿枝做筷子。

筷子做两双,

一人用一双

午饭吃饱了,

太阳偏西了。

…………

女:

我们两口子,

男人吃了五碗,

女人吃了五碗。

男人吃饱了,

尼朱(地名)的瓦盆,

拿过来洗碗。

墙上有碗篓,

碗放在里头;

筷子洗过了,

也放在里头。[10]

从以上所引史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人类从“蟋蟀竖眼睛”时代进入“筷子横眼睛”时代,并与一夫一妻个体家庭的建立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从傈僳族猎歌里看箸的来历

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狩猎是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般约伙狩猎,出猎前祭猎神,还有各种禁忌,捕猎时猎手们有分工。猎到野兽后,将猎获物的肚肠喂猎狗,而其头、心、脚及胸脯肉归射中野兽的猎手,其余带回村寨分给所有居民。《打猎调》将傈僳族撵山狩猎中的技能、猎物分配、猎手素养等古老的习俗生动地反映出来,而傈僳族的箸文化同狩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将《打猎调》中有关箸的段落摘录如下:

乙:

打猎的两兄弟就没有名声,

捕蜂的两兄弟就没有名气。

依靠打猎伴的指点,

依赖捕蜂伴的指教,

有了煮肉的锅桩,

有了搅蜜的锅架,

兽肉虽然煮在铁锅里了,

蜂蜜虽已搅在铜锅里了,

但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用什么来夹肉呀?

拿哪样来盛蜜呀?

…………

甲:

捕蜜的同伴你呀你别焦,

…………

山梁上有大竹林,

雪山谷有箭竹蓬,

独儿去哪里,

老儿到哪里,

挑竹尖鸟没有啄过的箭竹,

选竹根鼠没有咬过的大竹,

长的截成两节,

粗的破成两半,

削来夹肉的箭竹筷子,

挖成盛蜜的大竹根碗,

把箭竹筷子递给你,

把大竹根碗交给你,

煮熟的肉呀可以夹了,

搅好的蜂蜜呀能够盛了。

乙:

依靠了打猎的伙伴,

依赖了捕蜂的同伴,

削来了夹肉的筷子,

挖成了盛蜜的竹碗。

煮出的兽肉啊,

搅好的蜂蜜啊,

一排排地摆好了,

一行行地放好了,

…………

摆好的肉怎么办你再指教,

搅好的蜜咋个办你再指点。

甲:

我俩兄弟呀,

像齐齐的一双筷子,

…………

我们本像一双筷子,

我两就如一对篾弦,

不是不挂念才分开,

不是不思念才离别。[11]

傈僳族以狩猎采集为主,直到19世纪还正处于从原始社会向私有制发展的过渡阶段,夹肉的筷,盛蜜的碗正产生在这个时候。

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箸的产生与巫卜中的筷卜,即和跨入文明门槛联系在一起,同史诗中出现的一夫一妻制同步,与从原始社会向私有制社会的过渡并行,这已见其端倪了。

二、少数民族饮食和用箸的粗略分类

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信仰等诸多因素制约,55个少数民族的饮食和用箸情况千差万别。这里根据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情况做一粗略分类。

(一)山地饮食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住山,靠山,吃山。其饮食带有浓厚的山地色彩,又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山地饮食和高寒山地饮食。

热带亚热带山地饮食。这一类有高山、畲、黎、佤、景颇、阿昌、德昂、布朗、基诺和拉祜等民族,他们虽居山地,但气候比较热,雨量充沛,大地所赐予的条件较为优厚。这些民族的饮食总的说来比较简单,如高山族以谷类和薯类为主食,一般吃法是将粟米和稻米煮成饭或粥,米、芋头、番薯一锅煮,糯米、黍蒸成糕与糍粑,还有于黏小米中掺花生和兽肉用树叶煮蒸的。兽肉、鱼、家畜肉一般在农闲、祭祀或有上客才分享[12]。又如佤族以旱谷米为主食,一日两餐,早干饭,晚稀。菜分汤菜、肉菜、菜泥(“舂菜”)和凉拌四种。又如布朗族也以旱谷米为主食,饮食法有烧吃、烘烤、舂食、剥皮、剁生、生食多种。舂菜(舂食法)几乎是共通的,如景颇族有“舂筒不响,吃饭不香”之说,基诺族则言“汉炒、傣蘸、基诺舂”[13]。

以上各族饮食,以手抓为主,间有以箸为辅的。

高寒山地饮食。有土家、苗、瑶、怒、傈僳、普米、羌、哈尼等民族,另有纳西、白、彝诸族中的一部分。所居山高水深,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差,生活都比较贫困。他们“取山所产,吃山所长,办山风味”,如土家族以玉米为主食,辅以红苕、荞麦、高粱、小米、洋芋、杂豆等。正因为都是杂粮,所以尽力粗粮细做,达到“易食易咽”的效果。如玉米嫩棒或煮或烧,或磨浆做粑粑,或煮成南瓜汤圆;玉米粉煮菜糊糊、烙饼;玉米拌大米、洋芋煮吃。红苕拌荞粉捏成荞粑,煮熟切片晒干炸食,磨浆、榨粉条,红苕油煎做菜,酿酒。高粱小米做粑粑,做甜酒、汤圆。洋芋,可蒸洋芋饭、切片炒或晒干油炸为菜。土家菜肴以酸、辣、香三味为特色。[14]当然也有以大米为主食的,如哈尼族,不过这是少数。

以上各族用餐时,惟箸是用。

(二)渔猎饮食

鄂伦春族和赫哲族属于这一类。鄂伦春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以狩猎为主。他们肉食有手把肉、烤肉、烧肉、炖汤、晒肉干、晒肉条、熟狍心、狍肺、狍里脊肉拌熟狍脑、生狍肝和腰子、烤油、骨髓油、灌血清等,吃鱼则煎、烤、蒸和清炖;米面食有面片、莜面片、疙瘩汤、烙面饼、烧金钢圈、油茶面、肉粥、粘饭等。鄂伦春族善于刀、箸、手并举。[15]

赫哲族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之处,他们靠水吃水,渔猎为主。他们的饮食以鱼为主,“刹生鱼,脆生生;塌拉哈(燎烤鱼片),香喷喷”,有生鱼拌菜、生鱼片、刨花生鱼、蘸燎烤搭连鱼片、晒鱼子、炒鱼毛、烤鱼干、炸鱼块。另外他们还“换来小米当供品,挖来野菜当美味”[16]。赫哲族进食时箸、手、刀并用。

(三)高原草地饮食

藏、门巴、珞巴、蒙古、裕固、土、鄂温克、锡伯、达斡尔等族属这一类,他们以畜牧为主,或半牧半农,其饮食最大的特色就是奶茶。畜牧为主地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农牧兼营之地则以粮食为主食,奶食为辅。藏族以糌粑为主食,酥油茶、奶茶、酸奶、奶渣等为辅。蒙古族牧区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有奶豆腐、奶疙瘩、奶干、奶酪、奶油、酸奶和酥油茶,农村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锡伯族、达斡尔族以粮食为主食,副食以肉、奶茶为多,食法则比前者复杂得多。以上诸民族进食时,牧区以手抓为主,辅以刀、箸。农耕区或亦农亦牧区以箸为主,兼以刀。[17]

(四)伊斯兰型饮食

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均属这一类,有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和保安等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这些民族禁食凶暴、污秽、懒惰和丑陋的禽兽牲畜,禁酒,禁食血液,禁食自死物,禁食猪肉。就回族而言,肉食有牛羊肉冷片、清炖、红烧,鸡鸭鱼等。粮食制品有面食和糯米油香、油茶等。[18]维吾尔族以小麦、玉米和大米等为主食。喝奶茶最有特色的是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大米做成的“抓饭”——甜味饭,以及玉米面或小麦粉与白糖、鸡蛋、奶油(或肉)相和制成的烤饼——馕。

以上各族进食以箸为主,兼用手抓。

(五)坝区农耕饮食

居住坝区(或河谷)的农耕民族的饮食,如朝鲜、壮、侗、布依、仫佬、仡佬、水、京、毛南、傣、彝、白、纳西等民族。这些民族的饮食又可分彝、白、纳西、朝鲜诸族为一类,即生活在比较干燥和寒冷地区,其饮食和汉族大同小异。如白族的食生、炖梅和烤茶有其特色;彝族则尚酒,“有酒便是宴”[19];朝鲜族则以泡菜闻名于世。壮、傣诸族为一类,他们多居气候温湿,雨量充沛的地区。这些民族以大米(饭米、糯米)为主食,副食有猪、牛、羊肉,鸡、鸭和飞禽走兽,水产有鱼虾之类,蔬菜有竹笋、青菜等及野菜,“一碗糯米饭,两条干黄鳝,一个腌鸭蛋”,嗜酸及吃生皮是傣族饮食中两个特色,“遮放米”“八宝米”是傣族、壮族的贡米[20]。

以上各族进食,唯箸是用,兼以手抓。

(六)满族饮食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就了集中国饮食大成的满族饮食(主要是城镇满族)。满族主食与汉族同,唯以酸、黏、酥、凉为特点,用小米、黄米、稗子米、高粱和玉米做成干饭、稀饭、水饭和黏饭。主食制法繁多,要者有酸汤子、满洲饽饽、馓子、打糕、椴叶饽饽、淋浆糕、酒糕、盆糕、萨其马、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驴打滚、牛舌头、水团子、豆擦糕、春饼、艾吉格饽(饺子)、馒头、苞米渣子粥等。副食中肉类有扒、烧、烤、烀、汆诸种制法,诸如晾肉、禽席、坛焖肉、烤鹿肉、烤小油猪、燎毛猪、锅贴肉、炸黄羊脯肉、全羊席、白肉血肠、糊白肉、烤肉、熏肉、酱肉、全猪席、清炖鱼、鱼肉丸子、鱼肉青椒馅水饺、生拌鲫碎、鳇鱼席、生鱼席;汤类则有哈士蟆(田鸡)羹、晃子汤、酸辣疙瘩汤;还有雀火锅、天上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等。最负盛名的当然非“满汉全席”(又名满汉燕翅烧烤全席)莫属,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鹿筋是满族席上珍肴的基调,烧、烤、煮、蒸样样齐全,诸如蒸驼峰、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哈尔巴、小猪子、挂炉走油鸡鹅鸭、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和小羊子、全猪,还有火锅类、涮锅类和沙锅类,另有干、鲜果和蜜饯甜肴、蜜饯果脯类,称得上是世界饮食之最了[21]。由于菜肴繁多名贵,故进膳用箸也十分讲究。

综上所述,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而在进食中有以手抓为主,间或用箸的;有时箸为主,间以手抓的;有箸、刀和手兼用的;有刀、箸并用的,而最多的则以箸为主。

三、箸与尊老待客

(一)饮食礼仪禁忌与箸

“民以食为天”,任何一个民族不论社会发展有怎样的不同,文化上有怎样的差异,都离不开饮食,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各自的饮食礼仪和禁忌。而饮食礼仪和禁忌中,筷子的地位十分突出。换句话讲,就是筷子雄踞第一位。兹将尊老方面以不同民族举例于下。

毛南族一家人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打饭碗。如不小心把碗、杯打碎了,看作是造化不好。掉下来的米饭、肉、菜不能用脚去踩。如果小孩踩了饭粒,大人要捡起来问:“你是怎么长大的?”教育小孩珍惜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2]。

锡伯族吃饭时禁忌一家老小围坐在饭桌旁,即让长辈先入座。长辈未动筷子之前,晚辈不得动筷夹菜。用餐间禁忌用筷子、勺子等敲打食具,筷子不能竖插在饭里。更不能用筷子打猫。也禁小孩把筷子含进嘴里[23]。

达斡尔族凡是以刀、剪、筷子等带尖物指点人,坐或踏于门槛窗台上,站着吃饭,桌上扣放酒杯等等,都被看作是不讲礼貌、不吉利的行为[24]。

鄂伦春族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也要等老人动刀举筷后,晚辈方可吃[25]。

“孝敬父母,是半个依玛尼(信仰)”,这是流行于东乡族的礼节。一日三餐,对老人无论倒茶、递饭都要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中,就餐时,老人先品尝以后,晚辈始可就餐[26]。这里没有直接提筷子,唯老人用箸先尝无疑。

满族平时家中上辈人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年轻媳妇应在公公婆婆旁服侍[27]。

瑶族在吃饭时,要用左手拇指端饭碗边。其余四指必须扣紧碗底,以防掉碗,要直拿筷,不横拿,以免发呆时妨碍同位[28]。

壮族一家吃饭时,全到齐了才开饭,有肉则子女要等老人先夹,之后才跟着夹,或者老人发了话才夹[29]。

德昂族吃新米或用餐时,必让老人先吃两口,小辈才能动筷。筷子、甑子等物不能用刀削[30]。

进餐时,各民族大都很注意卫生,如布朗族每天清晨和饭后都要打扫庭院和居室,碗筷炊具每餐用后,都用井水洗涤干净,餐前必先洗手[31]。

(二)箸与宴客

少数民族好客,对客人热情礼敬,宴客更是盛情,而在宴客中筷子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下面亦举例说明。

龙胜瑶族宴客,有“看肉”之俗。酒宴开席,上来几道菜,除酥肉和鲜生诸菜装碗外,其他的统统“五龙归大海”做一锅,大家围炉而坐,赴宴者拿起碗筷,夹了两三次菜后,就会发现锅内有一块特大的五花肉,至少有八两。一位客人用筷子夹起来往另一位客人面前推,如是客人逐一往下推,互相推让。每夹一闪就说一声“看肉啊”,推来推去,最后还是把它放回锅内,放时也说一声“看肉啊”。一直把菜吃光,那块肉还是在锅内。“看肉”是瑶家办酒席和逢年过节的规矩,许看不许吃,它表示主家富有,吃不光用不尽,也表示对客人尊重,如果哪位客人吃了,就是对主人的藐视,以后就要断交[32]。

回族热情迎客待客。吃饭时要让客人坐在面对大门的上座,右边为陪座,左边为主座。第一口菜先让客人下筷,拈菜、盛饭、舀汤时手不能反转,否则视为不尊重客人。边吃边劝菜加饭,同时主人也为客人拈菜。吃汤菜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筷子捞菜,要用公筷或勺。同桌吃饭时谁先吃完都不宜先离席,要对还在吃饭的说声“慢请”,然后将筷并拢放在碗上,待全桌人都吃完后才可一齐离席[33]。

基诺族吃饭时为了尊敬客人,添的饭只能添大半碗,待客人吃得差不多时给他加上一勺,吃完后再继续加,直到他吃饱为止。一般不给客人夹菜,不然就意味着他吃完这些夹给的菜就不要再吃菜了[34]。

赫哲族“请客敬鱼头,敬神供鱼头”。对着客人,主人用筷子点点鱼头、示意让客人先吃。等客人夹了一筷后,别人才能吃,否则别人不能动筷,这种礼节表示对客人的敬意。

侗族有“一根筷子吃甜酒”之俗。侗家喜用甜酒待客,取其甜蜜之意。客人进屋刚落座,首先招待你的就是一碗甜酒,在碗口上平摆着一根筷子。只放一根筷子是向客人表示歉意——招待不周,还欠着一根筷子呢;也是为了挽留客人——过一会儿吃了正餐再走。主人用双手递上甜酒时,还要讲:“凉水一碗,酿得不甜,筷子一根,贵客莫嫌!”这时客人含笑接过甜酒,用大拇指压在筷子上致词答谢:“主东仁义,凉水必甜;一根筷子,可以撑天!”说完,就拿起那根筷子在碗里频频搅动,让甜酒糟均匀地浮起来,然后一口一口地慢慢品尝。喝完甜酒。主人说:“你才用了一根筷子,一只脚怎么能走路?好事成双嘛,吃了饭再走!”另外,吃油茶也只能用一根筷子吃。

在《哈尼古歌》之《七月的礼》中招待舅舅和舅母时,有如下的对歌:

主人问:

最尊贵的舅舅和舅母,

你们吃饭要什么碗?

你们吃饭要什么筷?

要使金碗有金碗,

要使竹碗有竹碗,

要使金筷有金筷,

要使竹筷有竹筷。

客人说:

我们不是尊贵的人,

我们只是劳苦的人,

吃饭不消金碗,

吃菜不消金筷,

只消竹碗竹筷

我们也喜欢。

——这样说说嘛,

金碗金筷拿出来。

招待岳父岳母时的对歌:

主人问:

你们两个来,

吃饭要使哪样碗?

搛菜要使哪样筷?

两个说:

最高最大的是天地,

最珍贵的岳父岳母,

吃饭要用金碗吃,

搛莱要用金筷搛。

——这样说嘛,

拿出来的是竹碗竹筷。[35]

《腊月的礼》中有一段歌词是:

喝酒要拿大碗,

倒酒要倒满,

吃菜要拿大碗,

夹菜要夹最肥的一片;

喝酒要喝出好音,

喝酒的声音要像溪水流淌一样好听,

夹菜要出好样,

夹菜的筷子要像蝴蝶采花一样好看。[36]

宴会热烈、和谐、亲切,主客融为一体了。

彝族《感谢调》,在客人酒足饭饱后离开主人家前主客对唱,以表谢意。

主人:

小碗用土做,

筷子用竹做;

摆了一场又一场,

我们也吃了。

…………

客人:

吃也吃了,

喝也喝了,

我们要走了,

礼节没做到,

请主人原谅,

不知礼节处,

还请主人教。[37]

壮族有《会客歌》:

主人:

筷子断我们不怪,

筷子裂我们不悔,

早闻客人歌声好,

客人定是好歌手。

客人:

我来唱两首,

不知合不合,

筷子断莫怪,

筷子裂莫悔,

众人面前不敢唱。

老人面前不敢言,

不敢乱在堂上唱,

老人不言不敢唱。[38]

这里主客都以诚相见,吃饭吃菜不客气,任客开怀畅饮,就是把筷子用断、用裂了也无须在意。总之,筷子夹断了不怪,筷子用裂了无悔,衬托出了“真诚”二字。

以上是各民族在宴客场合使用筷子的情况。

当然如果客人不尊重主人或不了解主人规矩,自行其是,那就会造成另一种情景。例如到瑶家做客,你嫌脏而在饭前自洗饭筷,抑或吃饭时挑肥拣瘦,将被视你不够朋友,乃至叫你难堪。[39]

四、爱情、亲情与箸

筷子十分平常,但它寓爱情于其中,寓亲情于其中,平常中见真情,平常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

(一)筷子和爱情

彝族中流传着《彩虹》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撒尼姑娘,许多小伙子都来求婚,姑娘都不中意,有个牧羊小伙子赶着羊群经过这里,也爱上了这位姑娘,只因家境贫寒而不敢贸然提出,于是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有一天,放羊的小伙子听说姑娘要去赶街,就假扮成一个小姑娘也去赶街。小伙子长得很俊秀,因此装扮起来也看不出什么破绽。一到街上,果然遇到他心爱的姑娘,两个人就谈起话来,谈得很投机。等到赶完街子,她们已像“姐妹”一样挽着手转回去了,可是小伙子不愿离开姑娘,就把背来的一袋黄豆故意撒在地上,请姑娘帮他拾。两人一边捡一边谈起自己的身世,不知不觉捡光了一半。小伙子看时候还早,就向姑娘说:“阿妹,我们别把土也捡进口袋,最好用蒿枝筷一粒粒慢慢地捡。”于是两个人都用蒿枝筷捡,等到捡完,太阳已落到山后去了,这时他才向姑娘说明自己是个牧羊的小伙子,因为家贫不敢来求亲,特意扮成姑娘和她接近。姑娘听了很感动,而且她已爱上了这个放羊的小伙子。[40]

蒿枝筷,就是用坡头田埂干了的艾蒿枝所做,方便好用,酷似一次性的卫生筷,唯更经济,许多民族在山里、田里劳作时,往往用这种筷子来进食。这里蒿枝筷促成了这对男女青年的爱情。

男女青年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容易产生爱情,而且真诚、长久,如《找菜调》反映了傈僳族青年男女在采集劳作中产生的纯真的爱情,并以箸来比喻一生一世不分离的企盼。请听:

女:我心上的人,

我腹中的肝,

…………

围好了兽皮篱笆,

摆好了蜂蜡板凳,

…………

姑娘我马上煮菜,

老妹我赶紧烧水,

像筷子成双成对,

像冷鸡成对成双。

…………

姑娘我生在世上,

老妹我活在世间,

盼着筷子一样成双,

心想冷鸡一样成对。

…………

拈菜的筷子还没有呀!

盛水的竹碗还没得呀,

独儿你说想吃菜,

小伙你讲想喝水,

没有筷子怎么吃?

没有竹碗怎样喝?

男:说没有筷子拈菜,

讲没有竹碗盛水,

…………

独儿可以找给你筷子,

小老可以拿给你竹碗,

…………

破开金竹削筷子,

破开龙竹凿竹碗,

…………

金竹筷子交给你,

龙竹碗儿递给你,

…………

女:金竹筷子滑溜溜,

龙竹碗儿黄生生,

…………

一同找来了菜,

一起打来了水,

就像筷子成双成对,

如同冷鸡成对成双,

一支筷子拈不成呀,

独根木头难过桥,

煮菜的姑娘我真高兴,

烧水的老妹我真喜欢,

高兴像竹筷那样一双双,

喜欢像冷鸡那样一对对,

…………

男:一起打来了水,

就像筷子成双成对,

如同冷鸡成对成双,

一支筷子拈不成呀,

…………

我俩一同吃菜菜才香,

我俩一起喝水水才甜,

你拈一箸我拈一箸,

我喝一口你喝一口,

女:一根筷子拈不成,

独根木头难过桥,

我俩是竹筷一双呀,

我俩是冷鸡一对,

失掉一根拈不成,

失去一支难度日。

男:我俩就像一双筷子,

我俩就如一对冷鸡,

…………

今生今世不分开,

一生一世不分离。[41]

这首歌描述了整个采集过程,其基调是爱情,而其中不断地不厌其烦地出现“筷子”,筷子象征着执着的爱情。

在许多民族中,未婚前的青年男女恋爱是自由的,然而在包办买卖婚姻居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他们只有对歌恋爱的“自由”,只好将怨恨之情流露在对歌之中,诸如毛南族中流行《悔恨之歌》,其中就有以箸寓意之句:

倘若早砍竹做筷子,

现在成双摆在桌上了;

倘若早砍木头做椅子,

现在我俩平排坐了。[42]

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县彝族中的《思念歌》,亦以箸来喻爱情:

两支筷子一小双,

失落一支在长江。

郎是一支单独筷,

天天盼妹来成双。[43]

这首歌简单明了,筷子简直成为爱情夫妻的同义语了。

(二)筷子与亲情

傈僳族《送嫁调》中表述的母女情:

舍不得分也要分开了,

舍不得离也得离开了,

好像割了妈妈的心,

就像抽下了妈妈的肝,

淌着眼泪送你,

掉着泪水嫁你,

…………

像一双筷子两分开,

如一对小鸡被隔开。[44]

姑嫂情:我和小妹如同一双竹筷,

我同妹妹就像一对口弦

晚上是找菜的朋友,

早上是打水的伙伴。

还有用箸来比喻、表述兄弟之情的,如傈僳族《串亲调·盼亲人》中唱道:

弟兄们请听好,

兄弟们请听着,

兄弟本是一双竹筷,

弟兄们原是一对篾弦,

同吃一包母乳,

同披一块怀衣(妇女上衣),

同吃一锅饭,

同烤一塘火。[45]

五、婚俗中的箸

各民族的婚礼中,都离不开筷子,定亲、迎亲、出阁、喜宴、洞房花烛……都有筷子在其间,作陪嫁物或喜庆吉祥物,或寓多子多孙,或长命富贵……

诗歌筷条结良缘,这是广西马山、都安瑶族定亲的习俗。当男女青年在自由恋爱感情至深后,双方家长各请一名歌手为代表,以诵诗来商量婚事。女方代表称“嗨把”,男方代表称“布商”。定亲的日子一到,女方在大门外摆上一张八仙桌,桌上放有一个小酒坛,两个酒杯和一个装有筷条(根条不论)的竹筒,“嗨吧”站在桌旁等“布商”到来。当“布商”领着三五个贺婚人来到时,“嗨把”捧起筷条筒摇动起来,按筷条摇动的节奏朗诵定亲词,诵完一段就从筷筒里抽出一根筷条放在“布商”面前,“布商”接着对诵答词,诵完一段对答,即将那根筷条拾起,握在手中。这样一问一答,一诵一和,筷条一放一拾,直到所有的筷条全部从“嗨吧”的竹筒转移到“布商”手中,双方端起酒杯互敬,定亲仪式就在碰杯笑声中圆满结束[46]。

“撒筷子”是土家族的婚礼中突出者。“贺喜鸾凤和鸣”,土家族婚礼十分隆重,一般的程序为“打样”(相亲)、求婚(放口酒)、讨红庚(取八字)、定亲(“插茅香”)、拜年和结婚,男冠礼与婚礼一并举行,婚宴是不可少的,满桌菜肴,糖果美酒,目不暇接,其中箸担当了突出的角色,即“细瓷杯子摆十个,象牙筷子放十双”。冠礼则于出嫁的前一天举行,嫁女的程序是发嫁、安床、拦门、“找摸米”(找新郎代理人)、哭嫁、搬帐子、闹新房、转脚等。而在哭嫁中有这样的情节,“新娘两手各拿—把筷子,一把撒在堂屋里,一把撒在堂门外,边撒边哭,谓之哭撒筷子”。撒筷子的寓意在于万代荣华富贵,其哭词如下:

前撒金,后撒银,

中央撒个晒谷坪;

前面金子跟妹去,

后面银子跟哥留;

前去三天,

要发三千;

前去一天,

要发一千;

丢得快,

发得快;

荣华富贵万万代代。[47]

可见撒筷子象征着婚姻美满幸福,人寿年丰,子孙发达兴旺。筷子中寄托着祝福和希望。

另外在交帐子过程中有交接亲娘撒下的贺礼,交亲娘边撒边歌,歌中有“赐你莲花金碗两对,赠你牙骨玉筷五双”之句,洋溢着祝福之情。

陪嫁碗筷。纳西族操办婚事,男方到女家迎亲时,迎亲人要祭女家家神和祖先,当天宿于女家。第二天早上鸡叫时,迎亲人烧旺正房火塘上方神坛上的香火。女方人迎亲人给新娘梳洗后,生母单独同新娘在火塘边吃离别饭,给新娘一对瓷碗,一双筷子。女方将其嫁妆摆在火塘下方。女方送亲人为一桌,男方迎亲人为一桌,在正房吃过饭,女主送亲人给新娘再次梳洗打扮。送亲人将女家带来的礼物交给男方东巴,东巴便供在神坛上。新娘母亲送的那两个瓷碗和一双筷子由男方送亲人交给男媒人,男媒盛一碗饭、一碗肉放在火塘上方,筷子放两碗之间,新郎和新娘面向神坛同跪在火塘下面的篾席和羊毛毡垫上。新郎拿新娘带来的筷子搛一大块肉让新娘吃一半,自己吃一半。新娘捧起碗中酒让新郎喝一口,自己喝一口。接着两人同端那碗饭同食。末了向诸神、向五位大神、向祖先、向老人礼拜[48]。

陪嫁妆中碗筷不可少,意味着从两家变成一家,新郎新娘共同陪嫁碗筷吃同心饭,喝同心酒,祝愿恩爱天长地久。

筷子揭新娘的面纱。撒拉族的婚庆,新娘入了洞房,面对墙角站立。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挑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巴西阿什”。而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婆家破费一点钱财,一定得收回。餐毕,新郎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49]。

七尺竹筷闹新郎。阿昌族举行婚礼中有“新郎进门”礼,先组成新郎队去迎新娘,要过许多关:一是路上放一桌子,上面有凉水盆,以及刀、碗和筷,新郎到,把守者说:“贵客辛苦了,买碗凉粉解解渴。”示意要会做生意;二是过桥关,用柴块搭成一座拱形桥,考新郎的胆量;三是折荷花碗关,大门中间摆一方桌,搁有竹筷搭成的小桥,用5个盛满水的瓷碗拼成荷花碗,用红纸裹着大葱、竹筷和松明各一对,寓意聪明勤快;还有“闹新郎”,新郎到新娘家的一个程序。新郎向新娘家祖宗牌位站立,脸被彩黑,身披红,背着长刀、筒帕、算盘和杆秤,腰系一串铜铃,肩扛一双用七尺长金竹做成的“花筷子”,坐在一只花篮子上。其意是叫新郎不怕风吹日晒,辛勤耕作,精打细算。新郎面前摆着用碗相扣的八碗菜和红纸封的竹筷。同主方达成烟花礼钱的协议后,揭开碗,启封筷,新郎用自己所扛七尺长的花筷子每碗菜里夹一箸后,才能卸下身上的挂物吃饭。另外,在新娘的陪嫁物中一定要有筷子头手镯一对[50]。

“偷”碗筷。锡伯族婚筵结束后,新娘家来的“尊客”们临走时,还私藏新郎家的碗碟、筷子。等他们坐车出大门后,给新郎出示,并迅速策马驱车。新郎跑去拦车要求还回他们所“偷”的碗筷等,他们便提出要求,让新郎唱歌、跳舞,或行跑礼,他们才肯把碗、碟、筷子还给新郎。走一段路将余下的碗筷出示给新郎看,新郎又跑去要求归还,如此反复几次,最后还是带走一双筷子、一对碗。次日新郎带着酒去看望岳父岳母时才把碗碟、筷子转交给他[51]。

“试新郎”。京族在婚礼欢宴上,由陪席的“主人”以礼相呼,带头以筷夹菜,先鱼后肉,每样菜都先搛一次后,才可以随其所好。在“认亲”的过程中,京族都以歌代言,对歌中女方歌手还一边唱一边使出一预设的麻烦,诸如在饭碗里插入一只竹篾圈圈或送一双一触即断的用纸粘接的假筷子等,以此来试探男方的才学和智慧[52]。

出阁丢筷。侗族新娘头上蒙着“露水帕”,由她的兄弟从堂屋中背出门来,这是新娘出阁的高潮。当新娘被背出堂屋门时,旁边的女宾客立即将新娘搀下背下,撑开迎新伞护住;男宾客则手持两把红筷子(筷子是新买的,中间用一绺红纸缠着以示吉庆,每把筷子都是八双取“八发”之意),当新娘被搀下背时,男宾客很快将手中的一把红筷子丢进堂屋里,并大声念道:“筷子筷子进了屋,早生贵子早享福,明年抱个外孙仔,身强力壮猛加虎。”这时新娘的母亲一边从地上捡起筷子,一边满心喜欢地回家:“多谢贵言!”这把筷子,一直要由母亲保存下来,直到女儿生了孩子,在打三朝的时候再将它送到女儿家使用。接着男宾客又将一把红筷子朝大门外丢去,又高念吉语:“筷子筷子,快生贵子,生个贵子,跳过龙门。骑马又坐轿,福禄满门庭!”这时前来迎亲的官亲客立即从地上捡起这把象征吉祥幸福的红筷子,郑重地放进随身的特制口袋里,到新婚的第三天才交给新娘保存,要等新娘生了小孩后,在打三朝时才拿出来使用。

婚庆时场面都非常热烈。如哈尼族古歌《姑娘出嫁的日子到了》:

火塘边像热闹的街子,

待客的好菜把桌子摆满,

祖传的篾桌上也热闹了;

摆下了三双金竹筷,

摆下了三碗米酒,

摆下了三碗红饭,

摆下了三碗肥肉。[53]

男娶女嫁,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婚礼亦十分严肃,如傈僳族《娶妻调》中唱的那样:

从此你我结伴侣,

今生你我配夫妻,

…………

我俩就像一双筷子,

我俩好似一对篾弦,

…………

活着同吃一锅饭,

死后同埋一口棺。[54]

成婚以后,做媳妇的要遵守仪礼,如傣族《教训妇女做媳妇的礼节》中规定:

丈夫进屋来,连忙摆饭菜,请丈夫来吃饭,端茶倒水侍候在跟前。吃完饭,洗碗,扫地,接着去把猪鸡喂好。……抱柴去煮晚饭,饭好后,先请男人,后请父母,去请一次就要跪下来抬起手;男人直身,自己跟在后,等男人坐下自己才坐,等男人先拈三筷菜自己才拈菜,这样才能把福气沾。[55]

事实上婚姻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许多坎坷,甚至离异。在广西南丹中堡苗族中有“断筷离婚”俗。这里苗族男女从结婚那天起,便做好一双非常独特的筷子,夫妻共同生活一年,就在筷子上刻上一个标记,以记载他们共同生活的历史。记号从筷子中央刻起,向两头延伸,一直刻到死亡为止。夫妻共同生活多少年,筷子上就刻有多少条记号。如果夫妻不合,双方同意离婚,就由本族中比较公道的老人做离婚的证明人,当着双方将筷子切成两断,男女双方各自拿着一段,以作离婚凭证。男女双方各持筷子的一段后,可以再行婚配,无人干涉[56]。

从上可以看到,在相亲、定亲、迎亲、嫁妆、喜宴、洞房、婚后做媳妇,直到离婚都有筷子出现,只因人们饮食离不开它,美好的精神寄托也用得着它,它与人相伴一生。

六、丧祭中的箸

养老送终,各民族皆然,唯各有特点。在大理喜洲镇白族的丧祭中,就有吊丧客拿走碗筷之俗。开祭时间一般是从清晨9点开始至上午12点左右。一边祭吊,一边招待客人酒宴。一般为八碗,贫寒人家招待六碗,有钱人家则大摆宴席,吃喝几天,以表示隆重祭吊。年逾古稀的高寿老人去世,请客得多准备一些碗筷,因为客人多把碗筷带回家去使用,为的是沾沾老人家的福寿。

死是人生的终结,所以丧俗一般来说比较烦琐而肃穆。就纳西族而言,人将断气时,必把米、茶和碎银小包放其口中,洗尸、梳妆打扮(男的要剃头),安置正屋里,脸上盖上白纸,以别阴阳,然后为死者行“野炊”仪式,“野炊”中离不开筷子。在火塘下的地上烧一堆火,用桃树枝杈支起架子,支上土罐,罐内放水(男九勺,女七勺)。放水得用反手,不能用正手,用以区别死人和活人。旁边放有茶酒、筷子和木勺等。人们要说:从现在起,子女和孙子女们不能再为你做饭了,也没有跟你去的,请自己起灶做饭吧!仪式结束后,要把酒菜、土罐、菜罐、木勺、碗筷、杯子等,由一个儿子和一个亲属拿出去,扔在村外家族通常处置送死人用品的地方或岔路口[57]

普米族丧祭过程中,要给死者点长明灯并供上饭菜,供桌上少不了筷子。“供献给死者的饭菜也十分讲究,普米人认为人死后,要好酒好肉祭献,家人吃饭之前必须先给死者食用……一般要有肉、酒、茶、糖、烟、糌粑、果品、鸡蛋等,煮好后一律要用刀割开放在碗或盘中,饭碗上要插一双筷子,每顿都将原来供献的食品换来。”[58]

满族则有给死者送路费的习俗,当然供桌上也少不了筷子。“死后三天,要在十字路口或土地庙举行‘拉搭链’仪式,意思给死者送一些路费。七天是出魂日,有的地方分男九天,女七天,家人在死者生前睡觉的地方,铺上他原来用的被褥,摆上小桌,供上四个小菜一壶酒及酒盅匙箸等物。”[59]

京族在死者棺柩前置香炉灵牌,点长明灯,“(用三根灯草)以小木托供一碗水、一碗饭、一双筷子,即‘供常饭’”[60]。

仫佬族人死后设灵。封棺之后,在棺前设一张小桌子,上面设置灵位牌。灵前供一碗饭,上边有一个熟鸡蛋和一双筷子[61]。

在西双版纳傣族宣慰使丧祭礼仪中有专门的条文规定,其中有供灵和送葬的礼节:

傣历五百四十二年(1180年)叭真规定:

曼鳃寨每天在灵前摆祭饭两次。

曼帕萨寨摆饭。

每天在灵前献饭的碗筷,归曼达岛所得。傣历一千二百八十九年(1927年)宣慰使刀承思丧葬中,其殉葬物并不埋掉,赕给祜巴、佛爷、和尚,其中有“金碗一个,银桌子一张,银碗四个,银碗盒一个,银盆子一个,银汤匙一个,银筷子一双……”[62]。

各民族的丧祭中都有殉葬物,其一般都有碗筷。如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中有人死亡,就认为其魂便离开肉体,变成了鬼,到缥缈的祖先居住的地方,同祖先一道共同生产生活和娱乐。因此,他们送葬时要将死者生前的一切生产生活用品,诸如土罐、碗筷、烟锅、拐杖、蓑衣、篾帽以及筐筐箩箩、镰刀、乐器等物,置于坟边[63]。

达斡尔族中,人死入殓时,必把“死者生前用过的首饰、鼻烟壶、饭勺、筷子、刀、小锅、小木锹、烟袋、火镰、小木舟、船桨、一小袋米面等”随殓[64]。

鄂伦春族也将“死者生前用过的碗筷,小勺等餐具”随殓[65]。

又如锡伯族也把死者生前用品手杖、碗筷、衣物……入棺殉葬[66]。

很多民族的丧礼中还有祭歌,如师宗县壮族《治丧歌》中有《亲戚上祭歌》,歌词中以断筷来比喻老人不幸去世:

女儿问:

两个来整啥?

二人答:

饭后再告诉。

一双筷子断一支,

娘家老仙去了,

到昨天已一旬,

到今日已一月。[67]

七、节日祭礼中的箸

节日意味着纪念什么、祈求什么、寄托什么,于是年老的延续传统,年轻的找友寻亲,小的得吃得玩。各民族的节日五彩缤纷,箸在节日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诸如堂扎军营过“赶年”(汉族之前过年)是土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过年中,以筷拟箭尤为突出。在鄂西长阳地区,凡是明代派过土兵去平息倭患的土家人,过赶年时在堂屋用青布围起围幕,年饭上放腊肉,粑粑上插松枝和梅花,于小竹篓子中装上一大把筷子。青布围幕拟士兵驻扎的军营,松枝梅花表示郊外,筷子表示箭,即为了打仗而提前一天过年之象征。永顺、保靖土家族吃年饭在鸡鸣天未亮的时候,象征三更造饭,五更起程的军旅生活。筷子,不能数,拿一把(不论多少支)撒于地就行了[68]。

土家族还有祭“火神”和始祖神。敬祭女神时“门角里或火塘边,摆个簸箕,簸箕里摆酒肉祭品,中间摆上小米粑粑,粑粑上面插一把有芭茅花的芭茅杆,不许数有多少根,当筷子”[69]。另外祭始祖神时把插上刀并已煮熟的猪奉供于桌上,之后,端来装有猪血并插上一把筷子的木盆献于神坛[70]。

滇东北苗族为了记住战争带来的痛苦而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部落之间的战争中,苗族的部落首领被打败了,于是带着乡亲们逃到高山上,这时正逢过年,唯没有家,没有用具,只有木碗、木筷和一个圆簸箕,只好把年饭摆在圆簸箕里面吃,为了纪念这次战争,后来苗族吃年饭都放在簸箕里面吃,即使有了桌子,也要把装有饭菜的簸箕搁在桌子上[71]。

云南省弥勒市的彝族则为:

一月初一,

念经神的儿子,

拿着一些猪肉,

汤团一碗,

一百炷香,

汤团碗上放一双黄树筷子,

酒一碗,

站在坡头上献老年神。[72]

云南省的拉祜族在年三十晚上要背“新水”时,有的鸣枪请死去的父母亲来一齐过年,有的在太阳落山前,一家人对着日出方向迎祖来过年,还有的则供饭,饭菜碗里插着筷子,香炉里点燃香,一家大小跪拜于祖宗灵前[73]。

过年期间,祭天是纳西族一项重大活动。

在祭天时用筷子来象征多子多孙。祭天设有祭天场,有神台,其下打好许多洞,等待各家来插香。

点香场靠南几步的地方,摆着三大排“糯俄都”,表示这个祭天场里的亲族按亲疏关系,最亲近的族人归入一排,按从东向西的次序,传统称作“猛”客、“旭”客、“搭”客,以表示远古时代的三个亲弟兄繁衍成许多户。某一家男丁旺盛,分居后成了若干家,“糯俄都”也相应地增添若干个。所谓“糯俄都”是从古以来规定的各户要准备的一扇中型竹簸箕,一个撒种的竹箩,一个小升子(约可算为一合)。每户有多少男丁(只要一出生就算),就装多少双大竹筷(长约三尺),箩里也装相应数量的合祭示。三排“糯俄都”按从北至南的方位排列,每排约相隔一米钉一根木桩,簸箕置于木桩侧边,竹箩放在簸箕里,并斜靠在木桩上,用背带缠在木桩上,背带的另外两端跟旁户的连接起来。这似乎是象征兄弟手挽手,互相提携,团结合作。箩里的祭米一部分撒在簸箕里,各户的竹筷分别等距离地放在簸箕里,一头搭在簸箕边上。竹筷子多,表示男子多。竹筷子的增减,以男子的生死而定[74]。

拉祜族苦聪人有祭龙活动,是在正月第一个属牛日进行,祈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在林中头杀鸡煮“鸡肉稀饭”,是时有许多活动,其中有跳龙歌。跳龙歌一般不超过一个时辰。龙歌一结束,参加者把带来的盐巴、姜、辣椒、花椒等作料放进鸡肉稀饭里搅拌均匀,连锅抬开,又用另一口锅炒老鼠干巴,由头舀一碗鸡肉稀饭,夹三块老鼠干巴,倒一碗酒,摆到树前祭礼,并烧香纸[75]。用于夹三块老鼠干巴的当然是筷子。

居住在红河县北部的哈尼族叶车人,过农历五月节,叫做“苦札札”。节日活动从当月第一个属猴日开始,当天吃饭前由家庭主妇主持祭献仪式。在堂屋供桌右端摆上九碗饭、九碗菜(每碗里各样菜都有一点)、九盅酒、九双筷、九盅茶,按从右到左的顺序,祭献人先从右首最头起,取下一碗饭、一碗菜、一盅酒、一盅茶、一双筷,放在簸箕里,端起站立。首先献给保护神“威嘴”,二献给男性祖先,三献给女性祖先,四献给谷神,五献给灶神,六献给畜厩神,七献给寨神树,九献给在外的死者,每一次都要说些祷告神灵保佑和祝愿的话。在“苦札札”节的属猴日上午,在天井里杀的白鸡外人不能吃,吃剩的肉和用过未洗净的碗筷不得带进厨房[76]。

实际上每个月都有节日祭礼活动,如纳西族夏祭祖先,程序是:先扫好地,栽上“栗树”(表示祖先),北向摆供桌,供桌上摆供夏收后新收获的小麦做的馒头(祭几个祖先供几个馒头),摆好筷子(祭几个祖先摆几双筷子),酒、茶、瓜子等[77]。

又如富民县彝族六月六日祭“荞王天地爷”之日,人们进行祷告、烧纸钱、打卦活动。卜出顺卦后就杀鸡,并将鸡血蘸在松枝上,然后将熟全鸡熟饭再祭一次,鸡翅膀上插一双筷子。祭毕,将祭品在地里吃尽,不能带回家[78]。

农历八月上旬,当稻谷泛起一片“杨梅色”的时候,叶车人选定某一个吉利的日子,割回即将成熟的谷穗,倒挂于堂屋右方后山墙上的一块小篱笆边沿,勒下百十粒稻谷放进酒瓶里泡酒,举行喝新谷酒节——“卡奴抽扎”,请邻里长者来做客,席间客人唱起祝酒歌:

像黄牛寻找野火烧山后发出的青草,

我们来喝喷香醉人的米酒,

红红的竹筷搛黄鳝,

花花的杯子盛满酒,

祝丰收的粮食堆成山,

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79]

弥勒市的彝族祭“种神”时,将猪肉切得薄薄的,同米一起煮熟,用水桶装好挑到寨子中间的场地上,于是孩子们围过去舀稀饭喝。每人还能分到一块猪肉,说这是给小羊羔子盐巴。孩子们吃过稀饭后,就一群一群地在寨子里敲打着碗筷,唱着童谣,挨家挨户要白酒水喝[80]。

没有节日祭礼活动期间,也有日常的奉献活动。如以狩猎捕鱼为生的鄂伦春族,凡在捕猎时,“无论吃饭或喝酒,都要先敬山神‘白纳恰’。吃肉时要割下三小块肉向上抛扔,喝酒时要用筷子或手指沾酒向上弹三下,表示先敬山神,这样山神才会赐予更多的猎物或鱼”[81]

又如西双版纳佛寺经常得到信徒的饮食和用具供献,供物多了,祜巴级以上佛爷和尚(阿嘎门里、松领、常卡拉乍、沙弥、祜巴、督以及帕〔大小和尚〕诸级),才能分享。分享物中有:饭碗三个、银调羹三个、银筷子三双。另外,当和尚升到佛爷时,则须制备用具,其中有碗、银筷和银匙[82]。

各民族能歌善舞,每遇节日,山峦间溪流旁,树影下,燃起篝火,青年男女手拉手跳起舞,对起歌,以歌传情,互诉爱恋衷肠,这情歌中,箸作为成双成对的象征不断出现。如普米族对歌中有:

男:

阿妹喂,

我俩就像筷子一双,

相伴在一起。

女:

阿哥喂,

我俩就像糌粑一碗,

粘拢在一起。[83]

八、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箸

在民族民间文学中,箸多有出现,这里分别说之。

(一)传说故事中的箸

例1:银装素裹的玉龙山南麓,翠柏青松掩映之中,有一泓玉镜般清亮晶碧的雪水,这就是玉湖。一到春天,百花开放,各种各样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飞来湖边,对着玉湖这面天然镜子梳妆打扮。不知什么时候,纳西族一对穷夫妻流落到湖边,在松柏丛中搭两间木楞房住下。男的起早贪黑,开荒种荞,上山打猎;女的披星戴月,纺麻织布。两口子虽然很穷,倒也过得和睦安静。只是没有个儿女,心里非常着急。他们吃饭要摆三双筷子三个碗,缝麻布衣裳也要缝三套……做什么都要三样,巴望生个孩子。

这是关于“用筷求子”的传说。

例2:普沙姑娘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嫂嫂。大哥二哥和大嫂二嫂对她很不好,天一亮就叫普沙去放牛砍柴,回来时也不给吃饭;而三哥三嫂疼她,暗中给普沙吃饭,帮她去放牛砍柴。被发现后,大哥大嫂等要害死普沙,三哥三嫂把普沙送走。三哥三嫂很惦念她,于是到处寻找普沙,并在河边找到了她。

普沙高兴地领着他们走进了自己的家。这是多么宽敞结实的一所房子啊!吃饭时普沙问:“三哥三嫂,你们要用什么碗筷吃饭?”三哥三嫂说:“妹妹,我们都是种田人,用土碗竹筷吃饭。”普沙姑娘拿出金碗银筷来给他们用。……普沙送他们两背金子的谷粒。

第二天,大哥和二哥也找到普沙姑娘的家里来了。普沙问他们吃饭要用什么碗筷?他们争着说:“我们要用金碗和银筷。”普沙问他们要睡什么床?他们说:“我们要睡在金床和银床上。”普沙姑娘却让他们用土碗,用竹筷,睡木床[84]。

这是一个以金碗银筷报恩的故事。

例3:青峰高耸入云的云南省双柏县雨龙白竹山上,苍天古木林间,川流不息的山溪清澈明净,这里流传着咪依噜和咪依丽(彝族)的传说。

姐姐叫咪依丽,妹妹叫咪依噜。蛇大哥娶了咪依噜为妻,三年后生了一个男孩,日子过得很富足。咪依丽看见妹妹一身珠光宝气,忌妒心驱使她害死妹妹,自己顶替做了蛇大哥的妻子。而咪依噜变成了一只青鸟,每顿吃饭时,青鸟飞来把蛇郎父子俩碗中的石子谷粒给拣吃掉,对咪依丽却十分厌恨,一次趁她不注意,在她碗里屙上一泡屎。咪依丽一气之下,一筷头把青鸟打死了。经过许多坎坷磨难,咪依噜与蛇大哥又重结为夫妻[85]。

这是一个歹毒的女人用筷作孽的故事。

例4:云南省师宗县彝族中有个绿云秀才的故事,其中有内容与碗筷有关。有一家人叫绿云秀才到家中吃饭,绿云秀才说:“我去你家吃饭要一个对头人,要七十七双筷,要九十九样菜,百十百个碗,千只眼的桌子,万人抬不动的凳子。”到吃饭时,主妇把秀才安在碓边上,并把碓支起来,拿了一双漆过的筷子,用白瓷碗盛了一碗白米饭,用筛子做桌子,炒了一碗韭菜,使秀才无可奈何[86]。这个故事表现了主妇的聪明才智。

又如云南省大姚县彝族中流传着白人岩的故事。赵家店有个美丽的莽花姑娘,不久嫁给了开马店的赵小二。曾经向莽花姑娘求过婚的黑大汉突然来到店里,叫赵小二按他的单子做好酒席,如果不合一样就要砸马店。酒席单上写:百十百张桌,九十九样菜,七十七个碗,六十六双筷。赵小二很着急,莽花姑娘说你照我说的去办就行了。“第二天清早,太阻刚刚冒山顶,黑大汉就来了。他进屋一看,堂中摆一张桌,一张凳,桌凳都是白石雕成的。桌上只摆着两碗菜,一碗韭菜,一碗石花菜。桌上还摆着一个碗,一双筷,碗是用油漆漆过的石碗,筷是刚从路边剪下的两根绿油油的树枝。”黑大汉吃过饭,付了钱,二话没说就走了。原来百十百张桌就是一张白石桌,韭菜和石花菜就是九十九样菜,漆石碗就是七十七个碗,绿色的树枝(湿筷)就是六十六双筷[87]。

另在赫哲族中,有婆婆要先考一考刚过门的新媳妇的传统习惯。据传说,曾有一个婆婆让新媳妇炖兔子鱼,要求是炖熟了,鱼肉不能散花。

中午吃饭的时候,新媳妇给公公、婆婆端上来两大碗。婆婆接过鱼尝了口,鱼汤味道又醇厚又好吃。用筷子一夹,那鱼肉一块是一块,厚实实的,一点也不散花。婆婆脸上露出了笑容[88]。

还有云南省的傈僳族里有走马皇帝的传说,说有一天走马皇帝遇见农夫,告诉他,赶快回去叫嫂子做饭,晚上到他家做客。“要吃九十九样菜,龙须爪菜,要准备七十七张桌,七十七条凳,百十百个碗,七十七双筷。”等走马皇帝到农夫家时,主妇已摆上一张漆桌子,一条漆板凳,桌上摆着两个瓷大碗,一只碗里装着韭菜,另一只碗里装着豌豆尖,还放着一只盛饭的小白瓷碗和一双漆筷子。走马皇帝觉得这女人真不简单[89]。

以上故事流传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情节有所差异,唯通过饭筷、饭桌表现媳妇的聪明智慧是一致的。

(二)其 他

除了传说故事外,其他形式的民族民间文学中亦有表现,如史诗《阿细的先基》中有:

后日他要来,

要吃九十九样菜,

八十八大碗,

摆一百双筷子,

吹吹打打迎他来,

…………

聪明的妻子,

烫了碗韭菜,

炒了碗饵块,

摆上八十八大碗,

摆上一百双筷子。[90]

儿歌有如《打偏片》:

打偏片,打偏片,

豆腐黄黄煎,

师傅不来吃,

徒弟就来搛。

搛不成。

一筷头打在灶门前,

眼泪不干又来搛![91]

谚语有如布依族谚语:

一碗饭养个恩人,

一斗米养个仇人。

筷子拈肉记不得,

筷子打人忘不记。[92]

壮族谚语:

一支筷子搭不起屋架。[93]

谜语有如纳西族谜语:

做活一对对,睡觉一群一群。

谜底即为筷子。

舞蹈有如普米族的《碗筷舞》:

舞者左肩对圆心,围成圆圈,左手持一木碗,右手持一把筷子。第一拍右脚向前迈一步,二三拍双腿屈膝,左脚在右脚旁跺两次后,前踢二十五度,上身前俯,用筷子在左前下方击木碗两次……第十七拍……头偏右方,在左前上方击木碗一次……第二十二至二十三拍……上身前俯,击碗两次——直到第三十拍。

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可据自己的情趣,可在腰身两旁、两耳旁、两腿之间和身前身后诸位置击碗[94]。

蒙古族和哈尼族亦有筷子舞,云南省师宗县壮族亦有碗舞。

九、筷子是座桥

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筷子无处不在,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中也都有它。而在多民族的国家里,筷子是座桥,是内地与边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一座桥。

中原地区的华夏族首先用箸,这似无疑问,当然边疆少数民族中亦当有自创用箸进食的。但从总体来讲,中原华夏族进入文明早,经济发展快,文化发展水平高,政治上又往往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其箸文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逐步扩散到少数民族中,这也在情理之中,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众所周知,西汉建立了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东西南北万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列郡而治”:东北有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以及护乌桓校尉;北方有陇西、北地、上郡、朔方和云中五个属国都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西北有西域都护府,护羌校尉,以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南方有郁林、苍梧、南海、合浦、珠崖、儋耳、交趾、日南、九真等九郡;西南有、越辒、益州、沈黎、武都、汶山、犍为等七郡。这样汉族与少数民族、内地与边疆之间结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其中最突出的是双方政治上的活动,尤其是自西汉以后的各种方式:

一为封册。“加以侯王之号,申之封拜之宠,备物典册以及其名数,持节封建以震乎威灵。至于告终称嗣,抚封世及,必俟告之命,乃定君臣之位。”[95]

二为朝贡。“济以威信,命单于以通绝域,置都护以总北道。”[96]由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珍禽异兽,奇珍异宝,歌舞奇技不绝于庭。

三为降附。边疆少数民族由于“向慕风教,震惧威烈。因其衰弱,相率内附。国家加以抚纳怀柔,而后赏赐设官置吏,锡以衣冠印绶”[97]。

四为和亲。“汉高始纳奉春之计,建和亲之议,岁月絮缯酒食奉之,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长久之策……此乃深识从权济时之略。”[98]出于解兵息民,或远交近攻,或少数民族首领的一再请婚,而有和亲。

五为通好。出于争取一个“边鄙不耸,师徒不勤,荒裔清夷,表里悦穆”的和平环境,自春秋之后,“或列于盛会,或通乎信使。申以金弊之锡,加以冠带之宠。或赐以爵秩,或重其报宴,接以殊礼,或表乎绥怀,待以诚心,用期于纯固”[99]。故通好活动十分频繁。

六为盟誓。为维持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君臣关系,封建中央积弱时维持昆弟关系,或出于缓和紧张局势,故有盟誓之举,即“威力有所不及,德义有所不怀,姑务息民,非可黩武。由是申以诅誓,质于神明,达之以诚心,要之以祸福,然后边鄙不耸,保障以宁,倒载干戈,而阜安生齿。兹亦长辔远御之一术也”[100]。

七为交侵。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发生以强凌弱,以大侵小,互相攻掠,乃至相互兼并之事,而他们均是“保塞内附,参于属国守约”者[101],因此,求援之请不绝于庭。

八为纳质。“四夷称臣,纳子为质,其来久矣。”自汉武帝建元之后,百蛮“或内向,或请吏,或遣子于宿卫……唯质其种裔,习我华风而又降其部落布之”[102]。

九为责让。“威让之命所以惩其不贡,文告之辞所以谴其不庭……若乃象胥是设,言语既通,使者载驰,要领斯得。而乃陆梁负约,桀骛渝盟,首鼠多疑,狼心肆志,或自相残孽,或敢行侵叛。悯其类之所诉,虑我边之有耸,由是布之言令,昭以刑德,示曲直之昔,谕诛赏之意。故有革心改图,厥角谢罪者。”[103]

十为入觐。“《春秋》议,王者无外。所以域四海而宅天下也。若夫被发左衽之君,旃裘胡貉之长,忿鸷怙力,荒忽无尝,正朔所不加,政教所不及。乃能慕恩信,被威德,叩阙而请命,款塞而愿朝,扶服奔走至于阙下,稽颡树领拜于庭。斯盖中国有道,太平之嘉远也。”[104]

十一为请求。边疆少数民族“或告饥馑之灾,追和亲之好,故可示羁縻之义仲,赐与之恩至,于借书籍,请音乐,或假壤土,或希援兵,盖典制之靡存在抚御而斯得俾,夫桀骜以息,奢替不萌,有怀感之心,无过望之意,则可以稽魏绛和戎之利”[105]。

十二为互市。中原汉族以稳定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精巧而发达的手工业产品,极大地吸引着以游牧经济为主、发展不快的边疆少数民族,故有互市。“择走集之地,行关市之法,通彼货贿,敦其信义,历代遵守。”[106]

十三为助国讨伐。由于各种原因,边疆少数民族首领“或出师于经纶之始,或致骑于讨伐之际,或邻壤之乱资之驱除往寇之法,亟往戡定,或奏牍以明诚款,或应募而效忠顺,或馕馈之师旅,或乡道乎国邑。至有席和亲之势,赴中原之难,奋发义勇,廊庙氛禄者焉”[107]。

以上是两千多年中边疆与内地、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上层之间的政治关系,也是汉族文化——包括箸文化不断向边疆少数民族中传播的重要渠道。

政治关系的维持发展,册封、朝贡等每一活动都离不开“经天地,理人伦”的礼,[108]因为“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109]礼分吉、凶、宾、军、嘉五大类,细分则不可胜数,有如“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总之,冠、婚、丧、祭、乡、相见六礼,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教,齐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八政。[110]虽说“礼之教化也微”,但能“止邪于未形”,[111]收潜移默化之功效。

就以唐代宾礼中宴礼为例,《新唐书·礼乐志》载:“其宴蕃国主及其使,皆如见礼。皇帝已即御坐,蕃主入,其有献物陈于前。侍中承制降敕,蕃主升座。蕃主再拜奉贽,曰:‘某国蕃臣某敢献壤奠。’侍中升奏,承旨曰:‘朕受之。’侍中降于蕃主东北,西面,称‘有制’。蕃主再拜,乃宣制。又再拜以贽授侍中,以授有司。有司受其余币,俱以东。舍人承旨降敕就座,蕃国诸官俱再拜。应升殿者自西阶,其不升殿者分别立于廊下席后。典仪曰:‘就坐。’阶下赞者承传,皆就座。太乐令引歌者及琴瑟至阶,脱履,升坐,其笙管者,就阶间北面立。尚食奉御进酒,至阶,典仪曰:‘酒至,兴。’阶下赞者承传,皆俯伏,兴,立。殿中监及阶省酒,尚食奉御进酒,皇帝举酒,良酝令行酒。典仪曰:‘再拜。’阶下赞者承传,皆再拜,受觯。皇帝初举酒,登歌作《昭和》三终。尚食奉御受虚觯,奠于坫。酒三行,尚食奉御进食,典仪曰:‘食至,兴。’阶下赞者承传,皆兴,立。殿中监及阶省桉,尚食奉御品尝食,以次进,太官令行蕃主以下食桉。典仪曰:‘就坐。’阶下赞者承传,皆就坐。皇帝乃饭,蕃主以下皆饭。彻桉,又行酒,遂设庶羞。二舞以次入,作。食毕,蕃主以下复立于县南,皆再拜。若有筐篚,舍人前承旨降宣敕,蕃主以下又再拜,乃出。”[112]可见皇帝宴请边疆少数民族土长的礼仪是非常庄严隆重的。这里所说皇帝吃饭,当然是用箸了,而土长在皇帝面前吃饭,毫无疑问也是用箸。因为这些土长在朝觐之前都有过训练,熟悉了包括饮食礼仪在内的各种仪礼。就说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松赞干布,随公主的物品中,就有熟饪的食物,各种饮料,想来各种饮食用具(包括箸)也在此列。

汉族移民对边疆的影响就更大。秦越五岭,有内地五十万众戍边。西汉进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近百万之众屯田以守。此后延续不断,有明一代,行卫所制,在边疆的卫所数以百计,人数上百万。另外,千百年来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里还有“艺业生理”的工匠,“挟资贸易”的商人,“垦种以资生计”和“佃种佣工”的农民。他们或“依村筑室,自成聚落”,或“砍树烧山,散在僻远”,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汉夷文化互融,箸文化也在其中。

另外,箸是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箸文化完全融入,这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有充分体现。例如侗族的“筷子压梁”就十分突出。每当盖新房上梁时,均用十双红筷子压梁,场面十分热烈。先由掌墨师用四十厘米长的一块红布将八片茶叶、七粒五色米、一块银元或纸币,一支笔和一方墨包在主梁正中,红布的四角各用一枚小铜钱钉稳。然后在红布上用凿子凿四个眼,把一双红筷子的两端并排插在布眼里,再用五色丝线缠几圈。缠好了五色线,掌墨师就大声诵吉语祝福:“筷子压宝梁,宝梁稳当当,吃穿不用愁,主家万世昌!”观众齐声应和,而主人则燃起了鞭炮。“筷子挑大梁”,这在侗族人的思想观念中是很深的。

其实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一家人吃饭,先由老人尝第一箸菜,待客时主人将第一箸菜先请客人品尝,情歌中以筷喻成双成对,挑开新娘面纱的是箸,姑娘出阁带着箸,入新郎家撒筷子,祝福婴儿中有箸,在逝者供桌上离不开箸,殉葬物中往往有箸,丧礼宴中祭者要拿走箸,占卜中有箸,民族民间文学中有箸……箸无处不在,它长盛不衰。

(原载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注释】

[1]方国瑜:《纳西族象形文字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民族文化习俗及萨满教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189页。

[3]巴图宝音编著:《达斡尔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4]黄任远编著:《赫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5]蒙国荣编著:《毛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6]南宁地区文联等编:《壮族风情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双柏民间文学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202页。

[8]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白族神话传说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7-48页。

[9]师宗县文联编:《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师宗县卷》,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202页。

[10]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编:《云南民族文学资料》(内部资料)第18辑,1963年印行,第146-178页。

[11]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保山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小组编:《傈僳族风俗歌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62-83页。

[12]参见许良国、曾思奇编著《高山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1页。

[13]参见杨知勇、李子贺、秦家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14]参见杨昌鑫编著《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5]参见韩有峰编著《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6]参见《赫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7]参见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编《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8]参见《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参见《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20]同上。

[21]参见王宏刚、富有光编著《满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2]见《毛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9页。

[23]见贺灵、佟克力编著《锡伯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见《达斡尔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5]见《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6]见马自祥编著《东乡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7]见《满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28]见姚舜主编《广西民族大全》,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9页。

[29]见覃彩銮编著《壮族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见《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以及《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31]见《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2]见黄钟警、陈善等著《龙胜风情》,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33]见《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同上。

[35]见《赫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6]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哈尼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60-362页。

[37]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哈尼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31页。

[38]见云南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97-198页。

[39]见《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40]李德君、陶学良编:《彝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80-289页。

[41]见《傈僳族风俗歌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42]见《毛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77页。

[43]见《云南彝族歌谣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401页。

[44]见《傈僳族风俗歌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557页、569页。

[45]同上书,第372页-373页。

[46]见金秀瑶族自治县民委、县文联等编《瑶族风情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7]见《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8]和即贵:《古朴的纳西婚礼》,载《丽江文史资料》第10辑,第105-108页。

[49]见马学义、马成俊编著《撒拉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50]见李祖恒《梁河县阿昌族婚俗简介》,《史与志》1995第2期。

[51]见《锡伯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52]见符达升等编著《京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53]见《哈尼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401页。

[54]见《傈僳族风俗歌集成》第672-673页。

[55]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56]见《广西民族大全》,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1页。

[57]见《民族文化习俗及萨满教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2页。

[58]见殷海涛编著《普米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3-84页。

[59]见《满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60]见《京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61]见罗日泽等编著《仫佬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62]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56-57页。

[63]毛佑全:《哈尼族生育、丧葬礼俗的调查》,载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印《云南民俗集刊》第3集,第120页。

[64]见《达斡尔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65]见《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66]见《锡伯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7]《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师宗县卷》,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68]见《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69]同上书,第193页,第200页。

[70]同上。

[71]张绍祥:《滇东北苗语方言区部分苗语节日简介》,载《云南民俗集刊》第3集,第17页。

[72]《阿细的先基》,载《云南民族文学资料》第18辑,第330页。

[73]陈平:《拉祜族舞蹈与民俗》,载《云南民俗集刊》第3集,140页。

[74]和学人:《祭天的回忆》,载《云南民俗集刊》第3集,第86页。

[75]郑显文:《神奇、有趣的甘聪祭龙节》,载《云南民俗集刊》第2集,第71-72页。

[76]郭纯礼:《哈尼族叶车人“苦札札”节调查》,载《云南民俗集刊》第2集,第40页,第44页。

[77]李静生:《东巴在一年的祭祀活动》,载《丽江文史资料》第10辑,第24页。

[78]高立士:《彝族支系密且人习俗调查》,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调查研究》,1987年第4期。

[79]勒黑:《叶车人的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载《云南民俗集刊》第4集,第29页。

[80]曾德奎:《弥勒县阿细祭仪四则》,见《云南民俗集刊》。

[81]见《鄂伦春族民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82]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83]见《普米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84]见《彝族民间故事选》,第301页。

[85]见《双柏民间文学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86]见《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师宗县卷》,第120页。

[87]见大姚县文化局编《大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52-53页。

[88]见《赫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89]见《双柏民间文学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69页。

[90]见《阿细的先基》,载《云南民族文学资料》第18辑,第275页。

[91]见《南涧县民间文学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92]见《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曲靖地区谚语卷》,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93]同上书,第93页。

[94]见《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兰坪民间舞蹈》,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96-97页。

[95]《册府元龟·外臣部·降附》,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11326页。

[96]《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11376页。

[97]同上书《降附》,第11472页。

[98]同上书《和亲》,第11486页。

[99]《册府元龟·外臣部·通好》,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11508页。

[100]同上书《盟誓》,第11524页。

[101]同上书《交侵》,第11680页。

[102]同上书《纳质》,第11692页。

[103]《册府元龟·外臣部·责让》,第11694页。

[104]同上书《入觐》,第11715页。

[105]《册府元龟·外臣部·请求》,第11719页。

[106]同上书《互市》,第11725页。

[107]同上书《助国讨伐》,第11427页。

[108]《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序》。

[109]《十三经注疏·礼记·曲礼上》。

[110]同上书,《礼记·王制》,第1342页。

[111]同上书,《礼记·经解》,第1610页。

[112]《新唐书》卷16《礼乐志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3-3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