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估案例

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估案例

时间:2022-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街区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休闲产业,是上城区的“五主”之一,也是杭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与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契合。街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完全符合杭州市与上城区的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各项规划的要求。杭州市政府还于2000年12月专门制定颁布了《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办法》。(五)综合得分计算按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从发展
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估案例_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研究

案例一:上城区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认定评估

一、集聚区概况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上城区,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兴于宋盛于清,历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带仍然是杭城商业繁华地段。

街区除保留区内著名的老字号外,以招租、联营等形式,引入商家经营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杭州及各地名土特产等符合街区历史文化氛围的项目,形成以街引商、以街带商、以商兴旅、以旅促荣的良性循环。历史街区已成为集“游、观、住、吃、购、娱”为一体的,具有杭城特色,环境古朴、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步行街区和杭城新的商贸旅游热点

街区现有商家391家(其中旅游工艺品46家、丝绸服饰21家、医药滋补保健品11家、字画收藏34家、玉器珍珠7家、食品茶叶30家、餐饮45家、其他9家、工艺亭98个)。整个街区形成以胡庆余堂、方回春堂、朱养心药店、保和堂为代表的中医中药文化,以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万隆火腿为代表的百年老店文化,以高银美食街为主、光复路小吃街为辅的餐饮小吃文化,以民间艺人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整个街区体现了国际旅游综合体的功能。

二、评估意见

(一)发展潜力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的发展潜力得分是19,属于“良好”。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与产业发展重点的契合度。街区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休闲产业,是上城区的“五主”之一,也是杭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与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契合。(2)与当地发展特色的关联度。街区毗邻西湖风景名胜区,而且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比较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3)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所在区、县(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市区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低于淳安县和桐庐县。(4)主导产业景气度。2010年杭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25.7亿元,同比增长27.7%。(5)集聚区可拓展空间。街区属于城市中心区的老街区,物理拓展空间几乎不存在。(6)集聚区品牌影响力。街区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街、中国著名商业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老字号第一街”等诸多荣誉称号,街区内又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一批老字号,品牌影响力较大。

(二)集聚效应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的集聚效应得分是24,属于“优秀”。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主导产业企业入驻情况。街区现已入驻购物、旅游、娱乐、休闲、餐饮等各类商家391家,远超过认定标准所要求的企业数量。(2)主导产业企业数量占集聚区企业总数比例。街区内企业均属于旅游休闲产业。(3)集聚区营业总收入增长率。2010年,街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60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3%,接待外来参观考察团队132批,总营业收入达到14亿元,比去年增长125%。(4)在同类集聚区中的地位。街区在全国同类街区中也具有较高的地位。(5)配套产业体系完整度。街区内配套产业体系完整。

(三)硬件环境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硬件环境得分是19,属于“优秀”。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价情况如下:

(1)符合规划情况。街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完全符合杭州市与上城区的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各项规划的要求。(2)集聚区规模。街区占地面积13.66万平方米,旅游休闲及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街区的土地面积低于认定标准要求的规模,但是考虑到街区的建筑面积符合认定标准,以及认定标准对城市中心区集聚区的土地要求过于苛刻,评估仍认为该街区的规模基本符合认定标准的要求。(3)地理界限。街区东临中河路,西至华光巷,南靠吴山及鼓楼,北抵高银巷,同时向东延伸到元宝街、胡雪岩故居,向北延伸至祠堂巷于谦故居的区域,地理界限清晰。(4)交通条件。街区周边有西湖大道、中河高架等主干道,距离城站火车站不到2千米,附近有地铁出口,多条公交线路可以直达街区,西湖一日游的A线、B线均到达街区华光巷口。街区均为步行街区,为了方便游客,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街区华光巷口有电瓶车和人力黄包车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交通十分便利。(5)其他基础设施。街区内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6)商务配套设施。街区有完善的商务配套设施。

(四)软件环境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的软件环境得分是21,属于“良好”。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管理机构。2000年杭州市政府将河坊街、大井巷一带确定为清河坊历史街区以后,上城区就成立了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街区的修缮保护、业态功能定位、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管委会下设“一办五部”,人员配备齐全。(2)管理规章制度。街区各项管理制度较为健全。杭州市政府还于2000年12月专门制定颁布了《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办法》。(3)综合服务体系。街区各项服务较为完善。街区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设有信用监管平台,按照政府牵头、工商推动、经营户全面参与的原则,全面实行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成立了清河坊历史街区商会,商会下又成立了民间艺人协会、餐饮行业协会、艺术品行业协会、中医药行业协会、老字号行业协会五个协会。(4)产业发展导向。街区的主导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属于鼓励类产业项目,而且街区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符合《杭州市2011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5)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上城区有《发展“五主多副”促进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等扶持旅游休闲产业的政策文件。(6)集聚区扶持政策。街区为商户提供了租金优惠、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评级等扶持政策。(7)集聚区建设发展规划。街区已委托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编制了《中山路城市有机更新与综合保护工程旅游发展规划》,对街区进行了详细的现状分析和业态布局定位。

(五)综合得分计算

按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从发展潜力、集聚效应、硬件环境、软件环境4个方面的24个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综合得分是83分,详见表7-6。

表7-6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认定评估得分表

续 表

三、评估结论与建议

按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综合评价标准,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综合评价为“良好”,且没有出现关键指标不得分的情况。其中发展潜力、软件环境两项指标“良好”,集聚效应、硬件环境两项指标“优秀”。因此,建议将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列入重点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候选名单。

案例二: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认定评估

一、集聚区概况

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费家塘路588号,处在东新园小区北部,总面积5.07万平方米,四至范围为:北临原杭州重型机械厂(规划中的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南侧重工路以南为东新园小区,西邻费家塘路浙四监现代化住宅小区,东面为城市规划公共绿地,周边为科技研发区块。

该园区是在原浙江星火集团工业园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调整升级建立的,主要涉及四类产业:信息与软件业、电子商务业、高新科技业与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知识型中介服务业、流通业。截至2010年底,园区共入驻企业157家,注册资金达39452万元,其中科技孵化企业64家,科研型、高科技和电子商务型企业53家,引进、培育14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企业及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园区共获得授权3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项,参与国家标准编制审核1个,有19家初创型科技企业获得杭州市2010年第一批“雏鹰计划”企业认定。2010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6981.93万元,同比增长16.3%,税收2118.61万元,同比增长50.7%,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2%。

经过成立以来三年多的努力,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先后被评为区级、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杭州市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产学研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拓展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获2009年度杭州市优秀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多项荣誉。

二、评估意见

(一)发展潜力

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潜力得分是21,属于“优秀”。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与产业发展重点的契合度。园区的主导产业是信息软件业、电子商务业、高新科技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属于下城区“两轮驱动”发展战略之一,是杭州市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渗透于杭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中,与全市产业发展重点较为契合。(2)与当地发展特色的关联度。园区是在原浙江星火集团工业园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调整升级建立起来的,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资源条件。(3)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所在区、县(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杭州各区、县(市)中仅低于西湖区。(4)主导产业景气度。2010年,下城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8.08亿元,同比增长25.95%。(5)集聚区可拓展空间。园区占地面积5.07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二期建筑面积约4.2平方米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未开发土地较少,可拓展空间小。(6)集聚区品牌影响力。园区先后获得区级、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杭州市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产学研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拓展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称号,品牌影响力较大。

(二)集聚效应

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得分是21,属于“良好”。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主导产业企业入驻情况。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57家,其中科技孵化企业64家,科研型、高科技和电子商务型企业53家,引进、培育14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企业及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2%。达到认定标准所要求的企业数量。(2)主导产业企业数量占集聚区企业总数比例。园区内绝大多数为高新技术企业。(3)集聚区营业总收入增长率。2010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6981.93万元,同比增长16.3%,税收2118.61万元,同比增长50.7%。(4)在同类集聚区中的地位。园区是杭州市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杭州市市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产学研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拓展区,在全国同类集聚区中也具有较高的地位。(5)配套产业体系完整度。园区内配套产业体系较为完整。

(三)硬件环境

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硬件环境得分是14,属于“合格”。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价情况如下:

(1)符合规划情况。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本符合杭州市与下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及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2)集聚区规模。园区占地面积5.07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二期建筑面积约4.2平方米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土地面积达到认定标准要求的规模,建筑面积低于认定标准。(3)地理界限。园区北临原杭州重型机械厂(规划中的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南侧重工路以南为东新园小区,西邻费家塘路浙四监现代化住宅小区,东面为城市规划公共绿地,地理界限清晰。(4)交通条件。园区内外交通日趋改善,紧邻铁路,距北部的留石快速路和东部的秋石快速路均约1千米,园区外的费家塘路现已改造完成,公交站点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已投入使用,交通较为便利。(5)其他基础设施。园区内给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要求。(6)商务配套设施。园区内商务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四)软件环境

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软件环境得分为18,属于“合格”。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管理机构。2009年,下城区成立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规划工程科、综合管理科、招商科,有固定专职管理人员。(2)管理规章制度。园区内建设管理、招商引资、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较为健全。(3)综合服务体系。园区设有综合服务中心、电子技术公共测试平台、天眼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物联网体验中心等综合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园区企业生产、技术、信息、营销、供应、科研、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的需要。(4)产业发展导向。按照《杭州市2011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园区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属于鼓励类产业项目。(5)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下城区对园区建设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有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如《下城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城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等。(6)集聚区扶持政策。园区对入驻企业有多项一般性扶持政策。(7)集聚区建设发展规划。园区已经编制了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园区的未来发展有较为合理的功能定位,明确的近期建设发展目标与任务。

(五)综合得分计算

按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从发展潜力、集聚效应、硬件环境、软件环境4个方面的24个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综合评估得分是74分,详见表7-7。

表7-7 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认定评估得分表

续 表

三、评估结论与建议

按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综合评价标准,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对应综合评价结论为“合格”,即没有出现关键指标不得分的情况,园区在发展潜力方面得到好评,达到优秀标准,集聚效应达到良好标准,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方面为合格。

鉴于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具备强劲的发展潜力,集聚效应良好,园区的二期工程即将竣工,软件、硬件环境方面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建议将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列入培育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候选名单。

案例三: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认定评估

一、集聚区概况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三级共建的重大科技平台。2009年11月,创新基地顺利奠基并授牌,基地位于临安市内,东至临安与余杭区交界处,南至杭徽高速青山湖体育公园一线,西至环城东路、大学路,北至潘山、泉口及东苕溪以北部分围合区域,规划面积115平方千米,实际可用面积34平方千米,其研发核心区位于临安经济开发区环青山湖区域的胜联区块。距杭州市区约30千米,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小时车程,距上海市约2小时车程,处在浙江省“两小时交通、经济、生活圈”内,区位优势显著。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特色鲜明、品质一流、作用突出”的目标要求,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技术示范区和体制改革实验区”。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截至2012年末,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已批复,正在编制创新基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研发区、综合配套区、产业区、生态休闲区等四大板块建设日益推进,已经签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浙江大学青山湖科技研发园等单位(项目)17个,拟签约通用电气公司创新基地、中化浙江研究院等单位(项目)10个。

二、评估意见

(一)发展潜力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发展潜力得分是19,属于“良好”。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与产业发展重点的契合度。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是临安市“十二五”期间建设“杭州西郊现代服务业高地”的优先发展领域,渗透于杭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中,与全市产业发展重点较为契合。(2)与当地发展特色的关联度。基地内有浙江农林大学等三所高校;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杭州几十所高校,将为基地提供人才、科技等资源;临安市现有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04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源条件、产业特色关联紧密。(3)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所在区、县(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临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低于主城区,居全市的县、市、区中游水平。(4)主导产业景气度。2010年,临安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223.4亿元,同比增长53.8%。(5)集聚区可拓展空间。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规划面积115平方千米,实际可用面积34平方千米,研发核心区区块2.07平方千米,可拓展空间巨大。(6)集聚区品牌影响力。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三级共建的重大项目,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二)集聚效应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集聚效应得分是15,属于“不合格”。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主导产业企业入驻情况。基地已经签约单位(项目)17个,拟签约单位(项目)10个,不满足“入驻科技型企业20家以上,或入驻科技型企业5家以上且总销售(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集聚区认定标准。(2)主导产业企业数量占集聚区企业总数比例。基地内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均属主导产业。(3)集聚区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基地内区入驻研发企业不断增多,正逐步开始产生效益。(4)在同类集聚区中的地位。基地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重点扶持建设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5)配套产业体系完整度。基地的硬件正在建设中,相关配套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三)硬件环境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硬件环境得分是12,属于“不合格”。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符合规划情况。基地建设基本符合临安市的土地、交通、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等相关规划。(2)集聚区规模。基地面积115平方千米,实际可用面积34平方千米,基地内建设正在启动,建筑面积不详,初定符合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的要求。(3)地理界限。基地有大致的地理界限。(4)交通条件。基地紧邻杭徽高速、02省道,东距杭州市绕城高速仅19千米,规划的杭州轻轨5号线从基地南侧穿过,青山航道与京杭运河相通,交通通达性较好。(5)其他基础设施。基地内水、电、通信、燃气等设施正在不断配套完善当中。(6)商务配套设施。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自身有一定的提供商务服务的能力,还可依托杭州市中心城区开展相关商务活动。

(四)软件环境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软件环境得分是18,属于“合格”。各个指标的详细得分见“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认定评估得分表”。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管理机构。基地的管理机构设在临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管理规章制度。基地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能有效开展建设管理、招商引资、统计等各项工作。(3)综合服务体系。基地内规划有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截至认定评估当年末尚未建设。(4)产业发展导向。按照《杭州市2011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基地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属于鼓励类产业项目,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内,完全符合最新公布的产业导向目录和空间布局指引。(5)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近年出台了多项扶持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6)集聚区优惠政策。基地内陆续出台了促进区内企业、项目推进的相关优惠政策。(7)集聚区建设发展规划。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已批复,正在编制创新基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五)综合得分计算

按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从发展潜力、集聚效应、硬件环境、软件环境4个方面的24个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最后综合得分是64分,详见表7-8。

表7-8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认定评估得分表

续 表

三、评估结论与建议

按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综合评价标准,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对应综合评价为“不合格”,出现了综合服务体系等关键指标不得分的情况,集聚区在发展潜力方面良好,集聚效应、硬件环境方面不合格,软件环境合格。

建议暂不对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认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