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的行动领域

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的行动领域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要确保德国的科研人员在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中获得最好地位。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是成员国科研经费投入与欧盟研发政策相互协调的桥梁。研究框架计划将与欧盟委员会确定和支持的未来研究重点保持一致。德国将通过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积极参与和支持共同体知识与创新项目的实施。为此,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地球系统与地质技术研究作为关键行动领域。
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的行动领域_析德国可持续发展

(一)全球责任与国际网络化

德国政府重视履行在欧盟和全球范国内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所担负的义务与责任。2008年2月,德国政府发布了《科研国际化战略》,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中国际合作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表11-1 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分领域项目经费一览表

一是欧盟范围内,在欧盟研究框架计划的基础上开展环境和气候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利用欧盟研究框架计划,在欧盟范围内构建可持续发展研发领域的有效合作和协调机制,与欧盟委员会政策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争取成为欧盟研究框架计划优先主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实施。

二是全球范围内,全球竞争特别是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给德国科研创新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为欧盟范围外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该研究计划还包括了生态基础研究、环境适用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对话项目。

此外,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内还包括了部分区域研究项目。

1.可持续发展研究作为欧洲政策制定的核心要素 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FP7)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在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发经费投入为18亿欧元,在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的投入为6100万欧元,在其他优先主题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给予高度优先。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要确保德国的科研人员在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中获得最好地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欧洲共同学习。协调成员国与欧盟的行动,为编制研究计划项目招标书做准备。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是成员国科研经费投入与欧盟研发政策相互协调的桥梁。特别是要鼓励学科间和跨学科研究,为欧洲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作出贡献。上述措施同样适用于其他行动领域优先主题的经费投入和支持政策。

(2)利用欧洲机遇。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有针对性的利用欧盟的支持工具和措施确保德国的研发工作与欧盟保持协调一致。研究框架计划将与欧盟委员会确定和支持的未来研究重点保持一致。规划建设的国家联络网络将成为重要基础。此外,还要在欧盟范围内强化发展双边合作伙伴关系。

(3)建设欧洲。在欧盟范围内,德国将与其他合作伙伴国家分享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长期经验,加强欧盟委员会协调欧盟国家和区域科研计划“欧洲区域研究网络”建设工作。第一阶段,支持德国17个网络合作伙伴国家开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第二阶段,联邦教研部将与合作伙伴国家一起为欧盟委员会规划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重组整合欧洲区域研究网络。

欧洲技术平台(ETP)是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的重要主题之一。该平台为经济、科学、管理和最终应用等研究领域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明确研发需求。欧洲技术与创新研究所(EIT)为增强欧洲竞争力,将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选定为共同体知识与创新项目的主题。德国将通过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积极参与和支持共同体知识与创新项目的实施。

(4)中东欧合作资助计划。2008年,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德国联邦教研部作为欧盟科学研究委员会代表与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的代表共同签署了里斯本到莱比锡宣言。该宣言的目标是与中欧和东欧各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中将把中东欧各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列入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面向应用和跨学科研究。

2.应对全球挑战 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国际性责任,只有合理解决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全球性问题才能最终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在政策制定、研究项目规划和经费资助方面构建可靠的研究合作网络,协同完成当前和未来的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包括:

(1)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德国研究人员今后将更密切地与发达国家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同时,要将德国建设成为吸引世界一流研究人员、青年学者和学生开展环境技术、生态创新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第一选择。为此,将通过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资助青年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支持德国科学家参与其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大科学装置建设等工作。

(2)积极与新兴市场国家合作。在可持续发展对话项目框架下将与新兴市场国家举办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合作研究的主题。通过对话的形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研究建议。德国相关领域的公立和私营机构将与合作伙伴国家机构建立研究联盟。德国联邦教研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对话项目在欧盟范围内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未来的合作伙伴国家还将包括: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埃及、孟加拉、伊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土耳其和越南等。

(3)开拓国际创新潜力。德国企业必须成为吸引合作伙伴的全球高技术研发高地和中心。为此,就要鼓励它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创新能力。环境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将成为技术研发创新的关键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提升德国企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国际竞争力作为其内容之一,通过改善研发创新环境吸引国际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多边合作。

(4)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研究和发展领域的合作。通过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更好地协调科技与发展合作,与非洲、拉美和亚洲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科研创新体制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2008年,联邦教研部、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联邦卫生部针对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签署了联合协议。

(二)地球系统与地质技术

目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由先前对海洋、地质、气象和气候单个组成部分研究转变为对地球系统整体,及其内部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为此,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地球系统与地质技术研究作为关键行动领域。研究框架计划将支持开展对地壳、海洋、冰原、雪原、大气、生物圈以及地球轨道变化等复杂关系的认知和研究。

1.优先主题 从研究和观测地球与环境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是认识地球系统的基础,也将被用于开展有效的地球系统管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人类必须了解自身活动对这些过程的产生影响。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在选定的重点区域作为自然环境实验室开展系统综合研究。

(1)沿海大陆架地区。人类在沿海大陆架地区的活动非常密集,同时大陆架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发生严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也较高。严重地质灾害对沿海地区居民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为了实现沿海大陆架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应对地质灾害风险,将支持开展以下研究:沿海大陆架地区地震和火山活动构造过程以及影响;沿海大陆架地区生物地球化学成分,特别是甲烷、碳和氮;沿海大陆架地区复杂水文过程研究;沿海大陆架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沿海区经济和自然环境综合管理。

(2)海洋环流和气候动力学。海洋环流是控制影响全球性气候的发动机,西欧地区气候直接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变化将对北海和波罗的海沿海居民经济生活环境产生决定性影响。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气候变化。气候动力学研究将分析积累大气海洋系统的区域变化信息,推进海洋监控工作,研究极端气候事件成因,进一步完善相关数据储备和应用。

(3)极地地区冰川地区(冰冻圈)。冰冻圈主要包括雪原、冰原和冻土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和海洋面积的6.5%。北极和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兆地区。根据30年来卫星观测发现,冰冻圈地区的冰雪覆盖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目前,对冰冻圈地区气候变化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认识只是初步,还需要进一步对冰川覆盖地区的冰盖动力学和热力学,及在西伯利亚和北亚洲地区的永冻层土壤解冻过程的热力学和化学过程开展深入研究。

(4)地球系统物质循环。地球系统元素分布主要由生态系统循环系统等物质循环系统控制。需要加强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未来几年,该研究领域中心任务将是如何应对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而带来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变化,以及其将如何反作用于全球气候变化。其中一个关系到特殊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问题就是碳循环问题。该方面研究目标就是要量化自然物质系统循环的变化情况,确定循环关键过程,计量在水循环和自然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碳循环量。

(5)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大量实验表明,由于过量二氧化碳溶解导致了海水酸化和影响了海洋生物钙化层的形成,这对冷水珊瑚和浮游生物产生的影响最大,影响到了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将针对该问题开展更为详细的研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模型分析。

(6)地球系统的动态建模。地球系统研究一个重要基础是构建系统模型。利用地球系统模型可以定量描述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地质过程,预测未来环境变迁。研究目标是明确地球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预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研究不同地质情况下保持全球气候系统稳定的应对方法。

(7)地球系统管理。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系统很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建立一种高效的全球化地球系统管理机制。“地质技术研究计划”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的一部分将为管理机制建设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研究重点是深化对地球系统各部分运行过程和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全球化地球系统管理机制。地球系统管理研究第一阶段是建立地质灾害和极端气象事件的预防与早期预警系统。

2.相关政策措施 该关键行动领域研究项目的导向是:对地球系统复杂机制的认知研究、跨学科合作研究与研究合作网络建设。大型科研实验装置是联接研究机构和合作伙伴的重要研究平台。德国政府、地方州政府以及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将资助开展如船舶、飞机、观测站等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联邦教研部将强化对跨学科和跨领域合作研究的支持,资助虚拟研究团队、创新集群和战略联盟,为科研团队提供科研支撑服务。此外,还将继续鼓励实施跨学科联合研究项目。加强热点领域示范区和优先主题的合作研究,如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先进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积极为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提供参与研究创新的机会。

3.参与研究机构 马普学会、莱布尼兹学会、弗朗霍夫学会和海姆霍茨大研究中心联合会等。

4.第一阶段任务

(1)德国沿海地区。联邦教研部组织研究人员为德国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制定研究项目主题和议程,并将于2010年秋季启动。

(2)中亚地区。联邦教研部支持开展中亚地区(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以及邻近山脉和沉积盆地)季风系统研究,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当地地球系统的影响。

(3)南部非洲地区。南部非洲是气候变化预测的关键地区。一个研究小组将在该地区开展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

(4)北极地区。联邦教研部将强化对欧洲共同利用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包括北极光号科学观测船、欧洲海洋海床观测站(EMSO)、斯瓦尔巴德综合观测系统处(SIOS)等项目建设。

(5)地质技术。联邦教研部将拨款900万欧元,启动“地下断层利用—实时监控”项目;拨款900万欧元,启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管理”项目。联邦教研部与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将共同发布该领域未来研究优先事项。

(三)气候与能源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开展气候保护研究一方面可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带动德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确保德国未来在气候变化领域竞争力和市场领先地位。目前,联邦教研部正在实施能源气候综合计划(IEKP)。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对其创新政策体系进行完善,并在气候变化与能源开发综合环境技术研究方面相互结合。

1.优先主题

(1)气候系统过程及交互作用。气候系统研究与建立模型模拟仿真是制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整体措施的基础,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可以实现对气候变化进行小范围预测和极端情况概率估计的模型;构建更好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气候系统相互作用模型,为国家、各联邦州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深入研究气候系统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如海洋、冰原、雪原、大陆架、海洋生物圈和大气上层等);测量、分析和预测二氧化碳、水以及和气候变化相关的气体和微粒变化趋势;利用通过卫星和其他观测技术获取数据监测气候变化。自然景观和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产生源或者吸收源。为此,还将开展气候变化对自然景观和土壤的作用影响研究,综合认识气候变化与自然景观与上地资源利用的相互关系。

(2)适应气候变化不确定后果。制定合理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以适应其带来的不确定影响。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气候变化影响将降低其经济社会风险抗御能力。适应战略包括应对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影响,确保经济繁荣和牛活质量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这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主要有:确定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和产业部门;加强对欠缺知识的研究;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技术解决方案。以上这些都有赖于未来是否能够准确预测气候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因此,本研究主题还需要与提高天气预测水平及其生态与经济部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相结合,包括有效的天气预警系统、灾害应对机制和危机监控机制的建设。

(3)能源基础研究'2020+。“能源基础研究2020+”研究计划是德国政府实施的第五能源研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技术研发创新减少能源生产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它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研究内容包括:加强能源基础研究,重视能源系统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将能源基础研究与社会、经济研究相结合,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速度;提高能源研究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能源研究技术成果产业化,带动能源产业研发投入;促进跨领域研究,以能源生产、转换与储存为重点,开展材料、光学、信息、系统分析以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研究;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能转换、氢能新科技,提高能源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将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作为提高煤炭未来利用率的研究重点;开展核聚变研究,确保国家长期能源安全,实现2050年利用核聚变技术零排放安全供电的目标等。

(4)应对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与社会影响因素。为了协调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社会和不同产业部门的战略,就要对气候变化后果(成本、风险、结构)进行评估。一是支持开展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以及产业界如何通过政策和市场工具应对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分析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措施。研究吸引金融行业支持研发创新活动的方式方法,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目标实现。三是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后果的社会管理机制研究。在政府、公民和消费者共同参与下,开展政策、经济和社会管理创新,组织社会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技术进行研讨评估。

(5)应对气候变化决策信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就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清楚认识到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投资和市场发展。而政府也需要提供可靠的气候变化预测信息,以及个球变暖对社会发展具体影响的数据。该研究主题的中心任务就是优化信息和咨询服务,普及推广气候变化相关知识,为各行业部门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2.政策措施 该关键行动领域所涉及研究内容主要通过科研立项的方式给予支持。为了实现联邦政府设定的研究政策目标还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和支持政策措施。这其中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集成各主要利益相关方(产业部门、研究部门和政策部门)需求,构建如创新联盟、创新集群等形式合作研究模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以及研究、发展与示范相结合。另一个重要基础是建设气候服务中心(CSC),提供有关气候变化领域的服务;该中心将成为全新的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气候变化信息服务咨询的网络平台。

3.参与研究机构 该关键行动领域参与研究单位非常多,包括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的大学高校和各类非大学研究机构,如马普学会、海姆霍茨大研究中心联合会、莱布尼兹协会、德国气候计算中心等。

4.第一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研究任务包括:2010年初,启动实施气候变化经济学重点主题研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改进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治、经济和金融政策措施。2010年底,启动实施经济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经济产业领域适应策略研究。2010年,启动实施中期气候预测研究;构建一个10年时间尺度下,考虑人类活动对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的,预测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情况模型系统。此外,在该行动领域将继续加强与欧洲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根据第一阶段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将继续设计和补充新的研究项目。

(四)可持续经济与资源利用

自然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这包括生物原料、矿石和化石燃料,还包括相关环境要素(水、上壤、空气、阳光)和各类自然生物。全球不断增长的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加剧了生态和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也对其产生了直接影响。这就需要通过研发创新改进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资源二次循环利用,规范资源开采和加工环境标准,确保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优先主题 该关键行动领域研究目标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其研究方向侧重以下方面:一是物流与生产价值链已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交织在一起,可持续经济研究必须考虑全球化问题。二是可持续经济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要素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长期协调发展。三是技术创新应当与服务创新、组织创新以及与各利益相关方合作等非技术要素紧密结合,创新服务理念对于价值链增值和减少原料消耗有着关键作用。四是要开展未来技术展望和创新技术分析等创新方法研究,提高创新政策的有效性,使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在时间上实现最优结合。五是要支持相关领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跨学科研究。

(1)自然资源。上地与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上地管理和气候变化横向研究主题联系密切。作为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生态服务系统可持续利用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研究已经被集成到土地综合管理横向研究主题中。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发展模式和解决方案,是仿生学研究的基本目标。联邦教研部将继续支持可持续仿牛学在服务经济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

(2)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受总体人口增长、水体污染和人均消费增长等因素影响,确保全球洁净饮水供应是未来重要挑战。气候变化将对全球水资源循环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并将会引起水资源中长期供应紧张问题。为了应对来自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要综合考虑和研究水资源问题,水资源必须实现有效综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就需要从不同尺度认识了解不同国家和国际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在农业领域可参照土地可持续管理横向研究主题。德国政府将大力推进水资源可持续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系统创新,向世界各国展示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为该优先主题内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研究活动提供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3)高效与可持续生产价值链。提高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效率将有助于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优先主题的研究将综合考虑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在生产价值链中加强价值链管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构建高效可持续价值链,通过原料可持续供给、原料替代战略、生产过程循环再造等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措施实现自然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另一方面,支持发展生态设计(仿生设计、轻量化设计等),通过与环境技术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减少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此外,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仿生学和纳米技术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联邦教研部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中为该优先主题设置了相关示范项目,鼓励德国中小企业创新,促进研发创新与技术成果市场转化。

(4)生物原料。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将是矿物质原料和化石原料的重要替代品,并将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贡献。目前,生物质原料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是因为能源产业内部存在竞争,传统化石能源与生物质原料间存在竞争;另一方面是因为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与传统农业原料和粮食作物种植之间存在竞争。大规模开发和种植生物原料势必会对周边环境、土壤资源、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的影响。为此,就要在充分考虑潜在市场竞争和气候影响的前提下,研究制定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这包括通过支持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物流和生产价值链,提高生物质原料的使用效率;优化生物质原料种植和加工的生物技术方法等。上述研究内容已经列入了“生物产业2021”研究计划,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在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研究项目下对森林木材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问题研究进行支持。此外,联邦教研部还将通过联邦农业部的可再生资源研究计划对该优先主题的系统导向性项目提供支持。

2.相关政策措施 大力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合作研究,生产价值链创新研究,以及跨领域和跨学科合作研究。通过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推进该领域技术成果市场转化。推动各部门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创建良好的宏观创新政策环境,例如各联邦部联合实施的“向可持续资源经济前进”行动倡议。

3.第一阶段任务 2010年底,启动“可持续水管理”项目,促进企业界与学术界合作,为存在水资源短缺、饮用水卫生等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启动“环境和气候保护技术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第一阶段的重点合作对象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启动“化工产业中二氧化碳利用”项目,支持创新技术工艺,致力于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同比减少40%的目标。在未来5年,通过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投资5亿欧元,支持德国中小企业开展“资源和能源效率”方面的创新活动。在欧洲研究区域网络框架下,与欧洲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长期研究计划。

(五)社会发展

对自然资源保护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经济和法律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为此,就需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与后果,形成系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自2004年起,联邦教研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就把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从社会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个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研究制定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发展可持续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研究,涉及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各领域,需要学术界、企业界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将在社会发展可持续研究战略的技术转移、技术评估、文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未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社会基础、凝结社会共识。

1.优先主题

(1)可持续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中将社会生态研究作为优先研究主题,目标是实现企业、科研单位、家庭、社区、协会、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各利益相关方将联合在环境保护、农业、营养健康、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风险评估等方面联合开展50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其后将在对社会牛态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建议方案,开展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阶段研究工作,加强对非大学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础设施建设、跨学科研究、跨部门合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支持有能力的研究团队积极参与欧盟和全球范围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本优先主题还将推动跨学科知识交流及社会生态学示范网络建设,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问题将是其重点,社会层面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将与气候和能源关键行动领域研究相互结合,研究社会活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与全球气候变化间的相互影响,其研究成果将为各社会利益相关方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战略方法。

(2)可持续发展经济。联邦教研部从2005年就开始支持可持续经济研究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将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研究可持续发展政治和经济政策措施问的相互关系,在全社会普及和规范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目前一项研究重点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问题,并在考虑政治和市场影响因素基础上对优化可持续发展治理结构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2.国际合作与机构建设 联邦教研部将与相关部门合作将“环境研究”和“社会、经济与人文科学”研究整合到可持续发展跨学科研究框架下。这样由德国主导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将更具竞争力,进而获取更多的欧盟研究经费支持。联邦政府将在波茨坦新建气候、地球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LASS),吸引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此开展研究工作,为其提供优质的科研条件和开放自由的研究空间。该研究所将与大学、国内和国际科研机构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该研究所还将积极加强与经济界、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互动联系,探索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