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京剧团演出

京剧团演出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勇猛武生”李少楼_春华秋实“勇猛武生”李少楼杨 旸在天津市京剧团建团初期,中国大戏院的舞台出现了一位英姿飒爽的武生——李少楼。早年的李少楼在舞台上可以连续拧七十多个“旋子”,被大家公认为京剧界的“勇猛武生”。“文革”期间,李少楼曾一度受到迫害,不许他上台演出,挨批斗,蹲牛棚,忍辱负重,每天在中国大戏院刷扫楼梯。1979年,李少楼得以彻底平反,终于重返舞台。

“勇猛武生”李少楼_春华秋实

“勇猛武生”李少楼

杨 旸

在天津市京剧团建团初期,中国大戏院的舞台出现了一位英姿飒爽的武生——李少楼。他在表演中扮相英俊,工架稳重扎实,动作干净利落,拥有大将的气魄。用行话形容是“漂”、“率”、“脆”,看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漂亮,不拖泥带水,他的精彩表演常常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1927年李少楼出生于河北省涞水县,自幼随父学戏(其父李顺楼系著名京剧武生,晚年曾在天津戏校任教),7岁登台演出,以长靠、短打武生见长。李顺楼对他这个唯一的儿子并没有从小娇生惯养,在学戏方面对李少楼要求十分严格,这种教戏方法在旧时称为“打戏”(意思是:棍棒下出好角儿)。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李少楼每天都要在凌晨四点起床,伴随着棍棒开始练功。这个贯例一直延续到李少楼自己几个儿子身上,特别是长子李英杰(现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少楼家中就是练功房、排练场。走进他家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从屋顶、门框、墙壁到地板,到处悬挂、摆放的都是练功的设施与道具。李少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是在这种环境下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

自李少楼7岁登台一炮而红后,他便随父亲“李顺楼”而取名“李少楼”。1931年他拜闻子芳先生为师学戏,闻先生掌握的戏目非常多,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在表演之余更擅长于教戏。长年的实践让他还积累和收藏了大量的京剧本子,李少楼在闻先生的指教下,刻苦学戏,从不间断。(www.guayunfan.com)李少楼的演艺生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中度过的。他在1946年参加了革命(李少楼虽为京剧演员,但参加革命较早。194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区司令部文工团担任主演。在此期间,他一直在哈尔滨、佳木斯等地为部队演出,多次受到表彰并荣获“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1948年根据革命需要转入地方,加入哈尔滨京剧团并担任主要演员。后来,李少楼同焦麟昆、高少亭、金碧玉等演员被派到沈阳京剧院担任主演。1950年他加入北京实验京剧团并拜侯永奎为师。1956年,天津成立京剧团,李少楼应邀加盟并担任主演。1957年抗美援朝期间,他随天津市京剧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时,演出条件十分恶劣,临时用木板搭起舞台或由几辆汽车拼凑起临时演出场地。这对于曲艺演员影响不大,但对戏曲演员尤其是武生演员来说,却是无“用武之地”。尽管条件艰苦,李少楼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中去,争取每一场戏都拿出他全部的看家本领。这个不怕舞台塌陷的“拼命三郎”的忘我表演,使志愿军战士受到极大鼓舞。每次演出,装台人员都为他捏着一把汗,但“状况”还是发生了。一次演出《雁荡山》时,由于汽车拼凑的舞台凹凸不平,使李少楼在表演时无意中被硬物戳伤了肩膀,从此落下了终身的伤痛。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也从未影响过李少楼的演出,并为金日成主席演出《三岔口》、《闹天宫》等戏,受到朝鲜最高统帅的高度赞誉。同年夏天,我国一些地区发生水灾,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支援灾区。天津的“扶新”、“建新”等几个京剧团联合正在津演出的济南京剧团和太原京剧团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赈灾义演。天津的武戏素有传统,再加上各剧团的当家武生、武旦、武丑、武花都来参加,以献爱心,强强联合,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次“武生大会演”,一时轰动津门。头一出戏是李少楼、刘少泉的《三岔口》。李少楼在戏中扮相英武,开打勇猛,演出异常精彩,彩声迭起,高潮不断,台上台下产生强烈共鸣,观众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1958年,李少楼被评为“天津市先进工作者”。1961年曾两次受到国务院的邀请,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周恩来、宋庆龄彭德怀、邓小平等中央首长演出《乾元山》、《三岔口》。

李少楼为人忠厚,处世低调。他在舞台上只有一门心思,就是不断地追求艺术的完美和技能的提高。早在1948年他就同徐菊华等人共同创作演出了新编历史剧《天国男儿》,并在剧中担任主演。多年来,他坚持演出前充分准备,演出后认真总结,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李少楼还不断向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学习,他除了拜侯永奎、张云溪为师以外,还向高盛麟、李少春、曹艺斌等名家学习,求得更深的舞台造诣。李少楼演出过的城市遍布大江南北,北京、上海、天津、山东、东北、河北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曾先后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张云溪、赵燕侠、唐韵笙、侯永奎、白玉昆、曹艺斌、管少华、张德发、厉慧良等同台演出。李少楼擅长的剧目有《龙潭鲍洛》、《乾元山》、《挑滑车》、《八大锤》、《武松》、《闹天宫》、《斗悟空》、《劈山救母》、《武文华》、《马超》、《三岔口》、《金雁桥》、《盘肠战》、《天国男儿》、《水泊梁山》、《红色卫星闹天宫》等百余出,并以其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表演技巧而闻名全国。早年的李少楼在舞台上可以连续拧七十多个“旋子”,被大家公认为京剧界的“勇猛武生”。

文革”期间,李少楼曾一度受到迫害,不许他上台演出,挨批斗,蹲牛棚,忍辱负重,每天在中国大戏院刷扫楼梯。1979年,李少楼得以彻底平反,终于重返舞台。李少楼复出后,天津京剧团在中国大戏院贴出了李少楼主演《五鼠闹东京》的演出预告,不少观众闻讯,在中国大戏院售票口排起五十多米长的队伍。这种壮观的场面只有当年梅兰芳先生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时曾经出现过。当时,李少楼已经十多年没有登台,五十多岁的他,居然在《五鼠闹东京》中,连拧了三十五个旋子。观众席中不断传来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可见他的功底真是非比寻常。后来,李少楼以他主演的《孙悟空大闹乾坤》一剧,为天津京剧团争取到第一次出国赴美演出的机会。就在这时,主管部门考虑到厉慧良、张世麟都没出国演出过,李少楼出去也许会影响演员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让他的儿子李英杰代替他出国。李少楼很重视这次出国演出的机会,但对上级部门的安排,他能够理解。为了帮助儿子加紧练功,他起早贪黑,严格训练。加之李英杰个人的努力,最终圆满完成这次赴美国演出的任务,为天津京剧团走出国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李少楼的家中充满着浓重的艺术氛围。他的家庭成员是这样一个组合:其父李顺楼负责“基本功”训练,其母负责后勤工作。爱人杨少林(杨派女老生,杨宝森的亲传弟子)为支持李少楼工作,甘愿放弃舞台为李少楼做台下、幕后的服务并负责给孩子们说文戏,教授他们京剧演唱技巧。长子李英杰通过他多年认真的教授,最终成为他的接班人。他的女婿宋殿元在天津京剧院也曾红极一时,如今宋殿元的许多徒弟都已成京剧界的栋梁之材。李少楼培养接班人倾心尽力,无论是他的徒弟还是一般朋友或学生,只要是来向他求教,他总会认真、耐心、毫无保留地为其传授技艺。人们经常看到他的生活就是教室、排练场、家三位一体。

李少楼不善言表,与人无争、与事无争,他很少参与演艺界争名夺利的事情,很多人说他是“净练不说的傻把势”,错过了很多升迁的机会。然而,他一直保持“沉默是金”,以其艺术人生中的实际表现,展示出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无限忠诚和献身于文艺事业而无怨无悔的崇高境界。

(发稿编辑 靳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